春季多雨升温,柑橘病害多发,有一种病害和炭疽病症状很相似,很多人将其认错,用药不当,效果不好。所以在春季就一定要做好相应的认识和预防。 本次讲讲褐斑病的发病症状、感染原因和防治措施。 柑橘褐斑病分布情况:主要感染品种为贡柑、爱媛38、砂糖橘及少量柚类品种,脐橙不易感染该病。主要发病时间为春梢期,秋梢期。而且不论弱树还是壮树,病菌均染病。 发病初期:叶面散生圆形褐色小点,病斑主要沿着叶脉扩散。 病情加重:病斑逐渐扩大,穿透叶片两面,病斑外围有明显的黄色晕环,边缘稍有隆起,深褐色,缘内侧黄褐色至灰褐色或褐色,或有霉点,梢凹陷,无火山裂口。枝条上的病斑呈凹陷状,外围黄晕较淡或无黄晕,中央深褐色。果面的病斑由于扩大可多个相连,褐色,外围淡褐色, (柑橘发病前期) 发病后期:病斑表稍带皱缩,凹陷,木栓化,但无火山裂口。果实不易脱落,但是商品性极低。 叶脉褐变是褐斑病叶典型特征
(褐斑病与炭疽病对比) 褐斑病发病前的话,可以选择保护性杀菌剂,例如代锰等,发病期可以选择內吸治疗性药剂,如苯醚甲环唑、戊唑醇等。建议合理配合使用其中以春梢1-3cm时和落花期,这2次防治最为关键,秋梢期根据发病情况再喷药1~2次。 保护性杀菌剂宜在雨前喷施,每类保护性药物每年使用不宜超过4次且最好能交替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