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要让考生做不完题?这是要考查哪门子语文素养?

 中学生读写 2022-02-09

  

文 | 读写菌

 01

前不久,有位专家的言论在网上疯传,该专家主张用考试倒逼读书,高考试题要增加阅读量,“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

此言一出,舆论大哗。老师惊讶,家长担忧,考生焦虑,只有出售劣质盗版名著的书商大声叫好。尽管这位专家又作出解释,说是大家误解了他的本意,但已经造成影响,据说这理念已经被很多命题人员接受了。

其实,即使像读写菌这样的非著名语文教师都知道,阅读水平的高低,和阅读速度绝对不成正比。对中学生来说,阅读不能一味求快,和速度相比,精读细赏能力更为重要。高考有必要考查阅读速度,但更要考查阅读质量。

再说说试题。字数多不能说明试题好,恰恰相反,如果能用更少的字数考查出学生的语文素养,那才是一套更为科学的试题。

我们翻阅台湾地区的高考试题(学科能力测验试题)就会发现,其字数比大陆地区试题平均要少3000字, 却能多点开花,全面考查语文素养。

今天,我们从三个方面,对台湾地区试题略做分析,探讨更合理的语文试题命制方式:

一是命题材料只选文段,小巧灵动;

二是大量采用选择题型,简明客观;

三是试题设置生活情境,妙趣横生。 

02

命题材料只选文段,小巧灵动

大陆试题的阅读材料,不论是所谓论述类文本, 还是文学类、实用类文本, 基本都在千字以上, 阅读耗时费力。由于多为“千字文”, 难得找到名家大家的相关作品, 只好选择报刊上的豆腐块, 有的仅够发表水平, 不够典范。

台湾地区试题阅读材料,一般只选文段甚至文句, 减少了无谓的卷面浪费, 可以留出空间来考查多种文体。阅读材料或是小短篇,或是大部头里的小段落, 大多200—300字, 很少有超过500字的, 短小精致, 轻灵活泼。题目命制很有智慧, 可谓是“用小文段考出真能力”。

请看台湾地区2014学年度学科能力测验语文考科第4题:

阅读下文, 选出最接近其意旨的选项:

坚信一首诗的沉默

比所有的扩音器加起来更清晰, 

比机枪的口才野炮的雄辩更持久。

坚信文字的冰库

能冷藏最烫的激情最新鲜的想象。

时间, 你带得走歌者带不走歌。 

——余光中《青青边愁》

A.笔落惊风雨, 诗成泣鬼神

B.不惜歌者苦, 但伤知音稀

C.屈平词赋悬日月, 楚王台榭空山丘

D.诗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

本题答案为C。此题第一大妙处, 是所选阅读材料精短而有内涵, 修辞奇美, 格调高远, 情理俱佳, 堪称警句,给考生美的熏陶和智的启迪。

第二大妙处,是设题巧妙, 将现代散文与古典诗文打通,既考查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也考查学生的对古诗文的积累与理解。

第三大妙处,是审题门槛很低,又巧妙灵活。语文素养高的学生如鱼得水,语文素养低的学生望题兴叹。

可以说,这一道题就涉及了大陆的论述类文本阅读、诗歌赏析和理解性默写的内容。

 03

大量采用选择题型,简明客观

大陆地区试题, 阅读题多以主观问答的形式出现。论述类文本用选择题,却把命题角度放在一个个人为设计的陷阱中,如张冠李戴、因果倒置、强加因果、主客颠倒、无中生有、以偏概全、偷换概念、已然未然、偶然必然等逻辑陷阱。

反观台湾地区的试题, 他们选择的文段精短,设计的题目聚焦于一点,却能着眼于语文素养,形式简单而内涵丰厚。他们这样考查论述文:

阅读下文,选出与本文作者见解最相符的选项:

人的意识像一座冰山,表面看得到的部分只有一点点,下面是庞大的潜意识,安静地累积并成长。当我们从事创意工程时,像是从冰山的顶端钻洞下去探测并采取那下面的一切,重要的是下面的组成成分是什么,以及自己钻洞探索的技术如何。(《赖声川的创意学》)

A. 年龄越长,越适合从事创意工程

B. 创作应破除冰冷虚伪,展现热情

C. 扩充内在的储存,有助于启发创意

D. 潜心钻研知识,是艺术创作的起点

此题选C。和大陆的论述类文本相比,这个选段不长,但选项却能考查出考生是否真正读懂这句话。

假如大陆的命题专家来出题,围绕同一文段,会出怎样的选项呢?读写菌也曾多年命制高考模拟题,现在就再来演示一下,我们的专家可以这样出: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人的意识像一座冰山,表面看得到的部分只有一点点,下面是庞大的潜意识,安静地累积并成长。当我们从事创意工程时,像是从冰山的顶端钻洞下去探测并采取那下面的一切,重要的是下面的组成成分是什么,以及自己钻洞探索的技术如何。(《赖声川的创意学》)

A. 人的意识分为看得到的部分和看不到的潜意识两种

B. 从冰山的顶端钻洞下去探测,这是一种创意工程

C. 作者认为钻洞探索的技术没有洞下面的组成成分重要

D. 使自己的潜意识累计并成长,可以更好的完成创意工作

我预设的答案是D,那么,ABC分别错在哪里?你能做对吗?即使你能做对,做题过程中有没有烦躁的感觉?退一步说,你做对了,能不能说明你阅读水平高?

这样的试题,与平时的阅读完全脱钩,仅仅是为考试而“发明”的一种特殊考查形式。读写菌没听说过在常态阅读情境下,会有读者会将文中的句子重新组装,认真比照。于是,论述文阅读成为考生害怕、教师头疼的一道题。

 04

试题设置生活情境,妙趣横生

大陆的试题往往干巴巴的,直接奔考点而去。台湾地区试题则不同,他们更愿意设置生活情境,让考生感到亲切。

如2013年语文学测第17题:

框内为某一部《魏晋南北朝文学史》的目次, 依目次选出对该书叙述正确的选项:

A.按照朝代先后次序进行介绍

B.详于诗歌而略于骈文、散文

C.对曹氏父子的诗风有所着墨

D.强调陶渊明对南朝诗坛的影响

E.指出庾信对北朝文风的影响

这道多选题的答案是A、B、C、E。

此题提供一个真实情境,用一本文学史的目录, 考查对学术著作的编目法的理解。同时包含很多历史与文学信息,如建安文学、陶渊明和谢灵运、南朝相关知识等等,考生如果有广泛的阅读和深厚的积淀, 试题将迎刃而解,这就侧面引导学生注重博览群书。

他们这样考查文化常识:

阅读下面章君、柯君的对话,选出填入空格正确的项(  )

章:我弄璋啰,恭喜我吧!

柯:弄璋?那么古典?就说【①】不就好了?

章:喂,你是语文老师耶!好像还有更古典的,叫“梦”什么来着?

柯:叫【②】,现在很少用这个词了。

……

对话还有几句,打字太累,不再列出。上面两个空,该选什么呢?

A.生儿子   B.生女儿   C.梦龙  D.梦熊

05

看来,考查阅读能力,考查语文素养,真不一定非要阅读长篇不可。

假如一套试题,能引导学生会读书、多读书,而不是引发“题海”战术,就是一套好题。反之,如果一套试题,仅仅靠刷历年高考真题汇编就能提分,就是一套差题。

假如一套试题,让孩子们做完之后感到有趣,觉得愉悦,引导他们走向浩瀚的书海,从而爱上语文,就是一套好题;反之,假如一套试题,让孩子们对语文感到恐惧,做题时感到烦躁,做对了也没有成绩感,就是一套差题。

假如一套语文试题,让15%的学生做不完,这绝对不能称作一套好题。毕竟这不是考查数学或理综,语文试题不仅仅是考查知识,还要考查情感,考查审美,考查表达,这不是仅靠增加题量就可以做到的。

互动区

回复以下关键字,获取更多资料:

“美文精读”“名著阅读”“作文指导”

“考点解析”“标准朗诵”“学习方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