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 麻子仁 桃仁(去皮尖),各一两(各30g) 羌活 当归尾 大黄(煨),各半两(各15g) 【用法】 将药制为丸剂,每服6g,饭前温开水送服。 【功效】 润肠通便,活血润燥。 【药理作用】 具有调节内分泌、增强肠胃蠕动、改善肠道血循环、降血脂等作用。 【适用范围】 1.中医病证 瘀血燥结证:大便不通,脘腹不舒,肌肤粗糙,面色不荣等。 2.西医疾病 内分泌失调、慢性肠炎、痔疮、肛裂、肠麻痹、肠梗阻等病的临床表现符合瘀血燥结证者。 【知识要点】 1.润肠丸组成中药效与用量之间的必然关系,煎药与服用之间的相互关系,功用与药理作用之间的内在关系,中医证与西医病之间的互补关系。 2.掌握麻仁配桃仁,桃仁配当归,麻仁配羌活,大黄配羌活,麻仁配大黄之间的用量及相互作用关系。 3.方中麻仁配大黄,运脾通下;羌活配大黄,辛散泻下;桃仁配当归,活血润下。 4.方中羌活,其辛能行津,津得辛以行。 【临床运用】 1.用药特点:方中用麻仁运脾润肠;桃仁、当归润肠,桃仁偏于桃血,当归偏于补血;大黄泻热通便;羌活辛散行津,方药相互为用,以润肠通便,活血润燥为主。 2.用量特点:方中用药5味,润肠通便药3味如麻子仁、桃仁、当归,用量总和是75g;泻热药1味如大黄,用量是15g;辛散药1味如羌活,用量是15g;其用量比例是5∶1∶1,尤其是润肠药配泻热药用量总和是90g,辛散药15g既可制约滋润药壅滞,又可使滋补药得以行散,从用量分析方药主治,病是瘀血燥结证。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00.实用中医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