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建忠:便秘二方-润肠丸、麻仁丸】

 昊晟堂 2021-07-14

便秘常用的2方:一方是李东垣的润肠丸,一方是张仲景的麻仁丸

麻仁丸组成是:麻子仁、大黄、芍药、杏仁、枳实、厚朴。

润肠丸组成是:麻子仁、大黄、当归梢、桃仁、羌活。

润肠丸《脾胃论》卷下

处方:大黄去皮、当归梢、羌活各15克,桃仁汤浸去皮尖30克,麻子仁去皮取仁38克。

制法:上药除麻仁另研如泥外,捣罗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疏风活血,润燥通便。治风热内伏,血液瘀结,肠道干燥,大便秘涩,全不思食者。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时用白汤送下。

麻子仁丸《伤寒论》

别名:麻仁丸《类证活人书》卷十五、脾约麻仁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

处方:麻子仁500克、芍药250克、枳实250克炙、大黄500克去皮、厚朴250克炙去皮、杏仁250克去皮尖熬别作脂。

制法:上六味,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润肠通便。治肠胃燥热,津液不足,大便秘结,小便频数。现用于习惯性便秘见有上述症状者。

用法用量:每服10丸,日三服,渐加,以知为度。

备注:方中麻子仁润肠通便为君;杏仁降气润肠,芍药养阴和营为臣;枳实、厚朴消痞除满,大黄泻下通便,共为佐使。诸药同用,共奏润肠通便之功。

《兰室秘藏·大便结燥门》在润肠丸等方前面有一段总论,论中明确提到“仲景云:小便利而大便硬,不可攻下,以脾约丸润之。”后世所谓脾约丸即仲景之麻仁丸。

《脾胃论·脾胃损在调饮食适寒温》在润肠丸等方前面有一句话:“前项所定方药,乃常道也,如变则更之。”也就是说,在李东垣笔下,润肠丸为“知常达变”之方。麻仁丸属常,润肠丸属变。那么,从麻仁丸到润肠丸,也属于李东垣“知常达变”之法。李东垣是如何“达变”的?为何要“达变”呢? 从表面看来,两方除同时用到麻子仁和大黄外,似无其他相似之处。但仔细对比可以发现,芍药与当归俱为和血养血药物,杏仁与桃仁俱为“仁”类润肠药物。也就是说,有这种可能,李东垣在组成润肠丸时,取用了麻仁丸中的麻子仁、大黄,同时去掉了酸苦“益津”的芍药,改用了辛润和血的当归梢;去掉了温润走气的杏仁,改用了温润走血的桃仁。经过这样加减后,麻仁丸中剩下了枳实、厚朴,润肠丸中剩下了羌活。可以这样认为,李东垣进一步去掉了枳实、厚朴,加用了羌活。枳实“沉也,阴也。”厚朴“苦能下气,去实满而泄腹胀。”而羌活,气味俱轻,“升也,阴中之阳也。”也就是说,李东垣在这一加减中,改降泄为升清。

为什么要这样加减呢?《伤寒论》中麻子仁方出自“阳明篇”中,主治邪入阳明的“胃家实”。而《脾胃论》中的润肠丸方主治“饮食劳倦”所致的大便干燥秘涩。可以这样认为,在李东垣看来,麻仁丸主治仍是以“外感病”为主,治疗重在祛邪。而要移用于治疗内伤病,必须经过适当加减,这样就衍化出了润肠丸。当然,润肠丸也是以祛邪为主,但作用明显和缓于麻仁丸,同时注意到了恢复中焦脾胃的升降协调。

随便找了李东垣的一张方子和大家分享,可以看出李东垣的很多东西仍然是从《伤寒论》走出来的。

看一则医案。这是一个80岁的老人,这个老人病特别多,他自己说腰疼,没力气,不想吃饭。腰疼半年,基本上半年就是卧床,腰椎间盘突出。全身无力,心悸,进食特别少,基本上没有食欲,嘴里面比较黏腻。他的女儿说,每天为了给老爷子喂饭,经常跟老爷子吵架。吃了饭以后胃里面难受,然后过上一个多小时才慢慢缓解。有高血压病,有冠心病,有胆石症,心梗过两次,脑梗过两次,一年前发现了主动脉瘤,准备做手术,但是又发现双下肢动脉闭锁而不能做手术治疗。当我们面对这么一个诸病缠身,特复杂的一个病人,我们该怎么办?舌质暗红,舌苔白厚腻,脉弦大,有结代。

当时我是这样考虑的,本病尽管西医病种繁多,但是从中医角度看,责在脾胃,后天之本先病,五脏六腑继病。治疗重点也应该放在脾胃,脾胃得振,升降得复,饮食能进,气血生化有源,诸病自能轻减。我当时脑子里认为这样思考也许是可行的,于是就用了以辛开苦降法恢复中焦升降之职,用半夏泻心汤。每个医生都知道,如果能让他的腰疼有所好转,能让这个老人起了床,能让这个老人不卧床了,也许他的饮食会好一点,也许他的胃口会开一点,很多人把这个关键给搁到腰痛上,前面的医生事实上就是这样做的。但是我觉得还是先从脾胃考虑,尽管没有典型的心下痞满,也没有典型的从经方角度认为的半夏泻心汤证,但是我仍然用了半夏泻心汤,姜半夏、干姜、吴茱萸、黄芩、黄连、枳实、枳壳、党参、炒谷芽、炒麦芽、炙甘草,做了加减了。

用上以后效果还可以,二诊把党参变成人参,用量很小,因为老人的脾胃功能已经很差了,不敢多用,慢慢地人参从4g往6g加,这样一点一点慢慢加,然后桂枝、茯苓慢慢地加。从用药开始,老人的感觉是这个药吃比不吃强,自己能感觉到,整体状况一天比一天强,最后治得生活质量很好,从患者本人来说、从家属来说还是挺满意的。

我返回来思考这个医案的时候,我是这样想的: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的统一体,五脏之间有它相应的生克制化,任何一个脏腑的功能障碍都有可能影响到别的脏腑,产生疾病,在病理状态下,五脏六腑对机体都会产生影响,但是这种影响不是等同的。李东垣认为属土的脾胃,占有独特的地位。生理上土生万物,病理上“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生理上胃纳脾运,保证机体气血精微的供应,脾升胃降,保证机体气机正常的升降出入,病理上,脾胃不足,气血乏源,机体脏腑官窍俱失充养。脾胃不足,升降失司,一身气机升降出入障碍,阴火内生。也就是说脾胃病变关乎全身,全身诸病皆可由脾胃病变导致。本案患者多病缠身,病变涉及阴阳气血、多脏多腑。治疗上,首先着眼于恢复胃纳脾运,胃降脾升,理宗东垣,方用仲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我这儿重点想传递的一个信息,和大家交流的一个理念就是,当我们取用经方的时候,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去拿《伤寒论》的那种理念去用经方,我们也可以走出《伤寒论》的框架来发展经方的使用,我们运用经方的时候可以利用后世对经方的发展,后世在《伤寒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种理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