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 青黛(10g) 瓜蒌仁去油(12g) 海粉(10g) 山栀子炒黑(12g) 诃子(9g) 【用法】 上为末,以蜜同姜汁为丸,噙化(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 清肝宁肺,凉血止血。 【药理作用】 具有调节内分泌、抑制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抗菌、抗病毒等作用。 【中医证】 肝火犯肺证。咳嗽,或气喘,咳血,痰稠色黄,咯痰不爽,或痰中带血,心烦易怒,两胁作痛,咽干口燥,颊赤,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 【西医病】 支气管扩张、肺结核、支气管肺炎等病的临床表现符合肝火犯肺证者。 【方证分析】 本方所治之证乃肝火犯肺,灼伤肺络所致。肝热灼肺,肺气上逆,则咳嗽,或气喘;火热灼肺,损伤肺络,血脉不固,则咳血,或痰中带血;热灼肺津,变生为痰,则痰稠色黄,咯痰不爽;肝热扰心,则心烦易怒;肝热逆于经脉,则两胁作痛;火热伤津,则咽干口燥;肝热上冲,则颊赤;舌红,苔黄,脉弦数,皆为肝火犯肺之征。治当清肝宁肺,凉血止血,化痰止咳。 方中青黛清肝泻火,凉血止血;肺热痰蕴,以瓜蒌清肺化痰,润肺止咳,共为君药。肝火犯肺,以栀子清泻肝火,除烦凉血,助青黛泻肝火;肺热生痰,以海粉清肺降火,软坚化痰,助瓜蒌清肺化痰,共为臣药。诃子敛肺化痰止咳,为佐药。诸药配伍,以奏清肝宁肺,凉血止血,化痰止咳之效。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本方是治疗肝火犯肺证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咳血,痰稠色黄,心烦易怒,两胁作痛,颊赤,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辨治要点。 2.加减用药:若热伤阴者,加沙参、麦冬,以养阴清肺;若痰甚者,加贝母、天竺黄,以清热化痰;若肝热甚者,加龙胆草、黄芩,以清泻肝热;若出血者,加小蓟、大蓟、棕榈,以凉血止血等。 3.注意事项:素体阳虚者慎用本方。 【方论选录】 汪昂:“青黛泻肝而理血,散五脏郁火;栀子凉心而清肺,使邪热下行,二者所以治火。瓜蒌润燥滑痰,为治嗽要药;海石软坚止嗽,清水之上源,二者降火而兼行痰。加诃子者,以能敛肺而定痰喘也。”(《医方集解》) 【方歌】 肝火犯肺咳血方,青瓜海诃栀子主, 咳血痰黄心烦怒,胁痛颊赤皆能除。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00.实用中医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