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 山楂六两(180g) 神曲二两(60g) 半夏 茯苓各三两(各90g) 陈皮 连翘 莱菔子各一两(各30g) 【用法】 上为末,炊饼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9g),食远白汤下(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 消食和胃,清热祛湿。 【药理作用】 具有增强肠胃蠕动、促进胃液分泌、促进胆汁分泌、降血脂、抗动脉硬化、抗炎等作用。 【中医证】 饮食积滞证。脘腹痞满胀痛,嗳腐吞酸,恶食呕逆,或大便泄泻,舌苔厚腻略黄,脉滑。 【西医病】 急性胃炎、慢性胆囊炎、慢性胰腺炎、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肝炎等病的临床表现符合饮食积滞证者。 【方证分析】 本方所治之证乃饮食积滞,浊气不降所致。饮食不当,留结胃脘,积而不去,则脘腹胀满或疼痛;饮食积滞,浊气不降,胃气上逆,则嗳腐吞酸,恶食呕逆,或恶心;饮食积滞,导致脾气不能运化水湿,则大便泄泻;舌苔厚腻微黄,脉滑,皆为饮食积滞,郁而化热之征。治当消食和胃,清热祛湿。 方中重用山楂,能消一切饮食积滞,善于消肉食之积;神曲消食健脾,善于化酒食陈腐油腻之积,共为君药。莱菔子下气消食祛痰,善于消谷面蔬菜之积;浊气上逆,以半夏降逆燥湿,醒脾和胃止呕;气机壅滞,以陈皮理气化湿,醒脾和胃,共为臣药。水湿下注,以茯苓益气健脾,渗湿止泻;饮食积滞,生湿化热,以连翘清热散结,共为佐药。诸药配伍,以奏消食和胃,清热祛湿之效。使食积得消,湿祛热清,胃气因和,诸症悉除。又因本方作用比较缓和,药性平稳,故以“保和”命方名。 配伍特点:消食药配降逆药,消食之中以通降,使积滞从下而去,通降祛湿以止泄泻。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本方是治疗饮食积滞证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嗳腐吞酸,恶食呕逆,舌苔厚腻微黄,脉滑为辨治要点。 2.加减用药:若食积较重者,加枳实、槟榔,以理气导滞;若食积化热较甚,加黄芩、黄连,以清热和胃降逆;若大便秘结者,加大黄、枳实,以泻热行气消食等。 3.注意事项:脾胃虚弱者慎用本方。 【附方】 大安丸(《医方集解》)山楂六两(180g) 神曲二两(60g) 半夏 茯苓各三两(各90g) 陈皮 连翘 莱菔子各一两(各30g) 白术二两(60g)。将上药制成粉状,以蜜糊为丸,每服一丸(10g)。功用:消食和胃,健脾化湿。主治:食积夹虚证。饮食不消,大便溏薄,脘腹不舒,舌苔腻,脉缓。 保和丸与大安丸均用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均能治疗食积证,大安丸组成以保和丸为基础方又用白术,旨在突出功用兼能健脾和胃,治疗食积夹虚证。 【方论选录】 吴崑:“山楂甘而酸,酸胜甘,故能去肥甘之积;神曲甘而腐,腐胜焦,故能化炮炙之腻;卜子辛而苦,苦下气,故能化面物之滞;陈皮辛而香,香胜腐,故能消陈腐之气;连翘辛而苦,苦泻火,故能去积滞之热;半夏辛而燥,燥胜湿,故能消水谷之气;茯苓甘而淡,淡能渗,故能利湿伤之滞。”(《医方考》) 【方歌】 保和神曲与山楂,半夏茯苓莱菔佳, 陈皮连翘清和胃,饮食积滞皆能消。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00.实用中医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