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和丸——经方解读(之三)
【组 成】山楂六两(180克),神曲二两(60克),半夏、茯苓各三两(各90克),陈皮、连翘、萝卜子各一两(各30克)。 【煎 服 法】上为末,炊饼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八十丸,食远白汤下(现代用法:共为末,水泛为丸,每服6-9g,温开水送下。亦可水煎服,用量按原方十分之一即可)。 【讲 解】本方主治食积停滞。临床以脘腹痞满胀痛、嗳腐吞酸、厌食呕恶为其主证。本方所治之食积停滞,系因饮食不节或暴饮暴食所致。《素问·痹论》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饮食太过,特别是恣食酒肉油腻之品,脾胃运化受纳失职,则停滞而为食积。故用本方具有消食和胃的作用。方中用山楂,以消一切饮食积滞,尤善消肉食油腻之积,神曲消食健脾,更化酒食陈腐之积,莱菔子消食下气,并长于消面食痰气之积,三药共为君药,可消一切饮食积滞。因缩食停滞,则脾胃不和,故用半夏、陈皮、茯苓健脾和胃,行气化湿,共为臣药。又食积易于化热,故佐以苦寒之连翘清热散结。合药成方,共奏消食导滞和胃之功。服用本方时,若以麦芽汤送下,则疗效更著。 本方虽以消导为主,但药性平和,是消食导滞之轻剂,故名之曰“保和”。张秉成曰:“此方虽纯用消导,毕竟是平和之剂,特谓之保和耳”。 考与本方同名的方剂,尚有以下二首:《医级宝鉴》保和丸,在本方中加入麦芽一味,主治相同,消食导滞效果更佳。《古今医鉴》保和丸,在前方中加入白术、厚朴、香附、枳实、黄连、黄芩等,增强了健脾消积、清化温热之功。 【临床应用】本方为消食化积之轻剂,宜于食积不甚者,临床以脘腹胀满,嗳腐吞酸,厌食呕恶,或大便泄泻,舌苔厚腻,脉滑为辨证要点。 若食积腹胀较重者,可加黄芩、黄连以清热泻火,兼大便秘结,可加大黄、槟榔以通便导滞。 【附 方】 1、大安丸《丹溪心法》:大安丸,即保和丸加白术二两,治食滞兼脾虚,及小儿食滞。 2、小保和丸《医方集解》:小保和丸,即保和丸去半夏、莱菔子、连翘,加白术、白芍,能助脾进食止痛。 【文献摘录】汪昂:“此足太阴阳明药也。山楂酸温收缩之性,能消油腻腥之食。神曲辛温蒸窨之物,能消酒食陈腐之积。莱菔子辛甘下气而制面。麦芽咸温消谷而软坚。伤食必兼乎湿,茯苓补脾而渗湿。积久必郁为热,连翘散结而清热。半夏能温能燥,和胃而健脾。陈皮能降能升,调中而理气。此内伤而气未病者,但当消导,不须补益。”(《医方集解》) 包潘良——在线辅导 浙江省东方中医信息化技术研究院 |
|
来自: AB向往神鹰 > 《6.中医名方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