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甘露消毒丹

 学中医书馆 2019-03-16

【组成】  飞滑石十五两(450g  淡黄芩十两(300g  绵茵陈十一两(330g  石菖蒲六两(180g  川贝母  木通各五两(各150g  藿香  连翘   白蔻仁  薄荷  射干各四两(各120g

【用法】  生晒研末,每服三钱(9g),开水调下,或神曲糊丸,如弹子大,开水化服亦可(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  利湿化浊,清热解毒。

【药理作用】  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过敏等作用。

【中医证】  湿热疫毒证。发热倦怠,胸闷腹胀,肢酸咽肿,身目发黄,颐肿口渴,斑疹,泄泻淋浊,舌苔淡黄或厚腻,脉滑;或水土不服诸病。

【西医病】  肠伤寒、病毒性肝炎、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病的临床表现符合湿热疫毒证者。

【方证分析】  本方所治之证乃湿热疫毒,充斥内外所致。湿热疫毒充斥于外,则发热;湿热困扰气机,则倦怠;湿热壅滞气机,则胸闷腹胀;湿热侵扰经脉,则肢酸咽肿,颐肿;湿热熏蒸于外,则身目发黄;湿热伤津,则口渴;湿热下注,则小便短赤,泄泻淋浊;舌苔淡黄或厚腻,脉滑,皆为湿热疫毒之征。治当利湿化浊,清热解毒。

方中滑石清热利湿下行;湿毒内盛,以茵陈利湿清热退黄;热毒生湿,以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共为君药。菖蒲开窍化湿;藿香芳香化湿;白蔻仁醒脾理气化湿;热毒蕴结,以连翘清热解毒,散结消肿,共为臣药。贝母清热化痰利咽;木通利湿清热,导湿下行;射干解毒利咽;薄荷辛凉透热,利咽喉,共为佐药。诸药配伍,以奏利湿化浊,清热解毒之效。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本方是治疗湿热疫毒证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发热倦怠,身目发黄,颐肿口渴,泄泻淋浊,舌苔淡黄或厚腻,脉滑为辨治要点。

2.加减用药:若黄疸者,加栀子、大黄,以泻热退黄;若咽肿甚者,加山豆根、板蓝根,以清热解毒利咽等。

3.注意事项:阳虚者慎用本方。

【方论选录】 

王士雄“此治湿温时疫之主方也。……湿热蒸腾,更加烈日之暑,烁石流金,人在气交之中,口鼻吸受其气,留而不去,乃成湿温疫疠之病,而为发热倦怠,胸闷腹胀,肢酸咽肿,斑疹身黄,颐肿口渴,溺赤便闭,吐泻疟痢,淋浊疮疡等证。……悉以此丹治之立效,并主水土不服诸病。”(《温热经纬》)

【方歌】 

甘露消毒蔻藿香,茵陈滑石木通菖,

芩连贝母射干薄,湿热疫毒用此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