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明有子弹为什么还要拼白刃战? 日军此举有深意

 麦迪木木 2020-10-17

说日军崇尚武士道精神确实不错,但日军不用枪用刀的本意不像我们想象的那般善良,相反,他们用刀是能更快的解决对手。

在影视剧里,因为主角光环的存在,白刃战中大多数是以中国人的胜利为结局,但在实际的历史上,中国军队“拼刺刀”是很难拼过日军的。

在现有的战史记录和老兵的回忆录里我们不难发现,日军在和中国军人拼刺刀的时候优势非常明显,经常是一个顶几个,也就是说,单拼刺刀,中国军人付出的生命比日军付出的生命要多上好几倍。国民党军人是最不善拼刺刀的,因为他们比较依赖于新式武器的发挥,因此疏于“刺杀”的练习;而武器装备落后的八路军在“刺杀”方面的训练要大大多于国民党,不过就算如此,碰上日军拼“刺刀”,八路军依旧不敌。

以百团大战为例,双方“拼刺刀”的战争中,1个日本士兵至少需要3个八路军战士才能对付,当时作为晋察冀军区最精锐的冀西军区第1军分区,司令员杨成武总结教训时专门讲到“白刃战”,指出日军“体力好、技术好”,八路军“损失甚大”。

那开头的问题又来了,日军为什么不直接开枪呢?拼“刺刀”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有三。

一是日军的枪容易走火。日军在当年的主要武器就是我们熟知的“三八大盖”,所谓“三八大盖”,是指在昭和三十八年所设计生产的步枪,该步枪精心度高,射程远,威力十分强大,但同时此枪有一个很大的弱点,就是容易走火,在高度紧张和高强度的战争过程中,近距离射击不仅容易偏离自己的目标,而且让自己的身体很容易就暴露在对方的攻击范围内,因此为了安全,日军在近距离战役的时候一般都会退出子弹。

二是此枪威力过于大。据说当此枪向目标射击后,子弹几乎不会留在目标的身体里面,而是会直接穿透人的身体,造成二次攻击。因此,抗战时期一颗子弹击毙2个甚至3个目标都是可能的事情,日军正是考虑到“拼刺刀”的时候,自己人和对方混在一块,如果贸然用枪,很大概率会让这颗子弹射进自己人的身体里。为了不造成误伤,退掉子弹“拼刺刀”才最保险。

三是此枪枪身过长。如果远距离的接驳战役,此枪的长枪身就相当于一个定位的瞄准器,但在短距离的战役中,日军要做到“瞻前顾后”就比较难,因为枪身掉头过程相对复杂,等到瞄准就更加困难了,同时,此枪退掉子弹后接上刺刀几乎不需要贴身就可以击中对方,因此,在实际的训练和作战中,日军装上刺刀更加有战斗力。

不过,“拼刺刀”只专属于日军侵华的战场上,因为他们很清楚中国军人的武器有多落后;而在面对俄军和美军,因为知道对方的武器装备精良,即便是在短距离战役中,日军也会选择开枪而不是“拼刺刀”,由此可见,日军的作战方针和计划是多么周密,狼子野心可见一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