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15消费者权益日:向霸王条款说“NO”!

 gzdoujj 2019-03-16


今天是3月15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每天都在消费的我们是否了解有哪些属于消费者权益?是否曾被不知不觉地侵害过权益?又是否真的会维护自己的权益?至少在今天,了解这些你应得却总被侵害的权益,做个不屈服的消费者!

文章来源:综合法律书院、律头条

投稿:tougao@askmylawyer.cn


什么是“霸王条款”?


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订立着合同,有口头合同、书面合同等,在一些合同中常会有一些“霸王条款”,什么是“霸王条款”呢?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霸王条款”就是排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的条款。


常见“霸王条款”


一、本商场有活动最终解释权!


商场“最终解释权”条款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应为无效——王某诉某商场买卖合同纠纷案。


裁判要旨:商场的“最终解释权”并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权利,它不受法律保护。从合同解释理论上看,对合同的理解不等于对合同的解释,更不等于对合同享有解释权。从我国合同法规定上看,“本商场有最终解释权”条款违反了法律强制性规定,属于无效条款。认定商场“最终解释权”条款为无效条款,是因为它违反了合同法第四十一条关于争议格式条款的解释原则的强制性规定。对于合同的条款,只有司法部门依法享有解释的权利,其解释具有法律效力,而当事人只能对合同作出自己的单方理解,其“解释”不具有直接的法律效力。


二、一经办卡,概不退费!


服务合同中经营者免除自己义务且未向消费者说明的格式条款无效。


裁判要旨:按照我国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商品服务合同所遵循的普遍惯例,除特殊商品和服务外,经营者均应当承担包换、包退等责任。原、被告之间约定的服务,不属于特殊商品和服务,虽然合同中未予明示,但也应遵循这一规则。因此,原告在未获得服务之前有权要求退还支付的价款。合同中入会费和会员使用费均不可退还条款会导致作为消费者的原告在无法获得服务的情况下也需支付价款的不公平结果,无疑属于免除了被告的主要义务。由于该合同条款是被告方制作的格式条款,被告也未对上述条款用足以引起原告注意的方式进行注明,被告也未提供证据证明其就该条款向原告作出了明确解释,故该条款无效。


三、 外带酒水,本店收取20%开瓶费


酒店违背消费者意愿强迫收取开瓶费,格式条款无效。


裁判要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二款规定,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格式条款具有预先拟定、重复使用、单方提出、未经磋商等重要特征。


格式条款的效力认定,依据《合同法》第四十条明确规定格式条款提供人通过格式条款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一律无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也规定经营者以格式合同、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或者减轻、免除其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的,其内容无效。


违背消费者意愿强迫收取开瓶费,不仅违反了《民法通则》规定的自愿、公平、等价有偿的原则,同时侵犯了消费者享有的“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和“公平交易”的权利,应予返还。


四、本酒店停车场免费,财物丢失概不负责!


停车场作为酒店的配套设施,其运作产生的成本已经分摊在酒店其他项目的消费上,消费者在酒店住宿消费支付的费用已经包括了酒店的停车服务费用,酒店与旅客之间成立保管合同。


裁判要旨:停车场作为酒店的配套设施,其运作产生的成本已经分摊在酒店其他项目的消费上,消费者在酒店住宿消费支付的费用已经包括了酒店的停车服务费用,酒店与旅客之间成立保管合同。停车期间,因酒店保管不善造成车辆毁损、灭失的,酒店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五、消毒餐具费一元!


餐饮经营者未与消费者对消毒餐具费达成合意时无权收取。


裁判要旨:餐饮服务者具有提供清洁餐具供顾客使用的义务,但如对消费餐具收取费用则系双方当事人之间自行约定的范畴。在双方对于消毒餐具费收取与否及收取标准没有明确认知,且未达成合意时,服务提供者无权向顾客收取该项费用。


“霸王条款”有效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或者减轻、免除其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


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内容的,其内容无效。


如何应对“霸王条款”?


工商部门将依照国家工商总局《合同违法行为监督处理办法》的规定,对使用'霸王条款'的经营者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警告,处以违法所得额三倍以下,但最高不超过三万元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一万元以下罚款。


遇到霸王条款,如何维权?


* 第一,先与经营者协商,指出'霸王条款'的违法之处,尽量通过协商解决。


* 第二,若经营者拒绝沟通,可以向当地消费者协会投诉,寻求消协出面调解。


* 第三,因'霸王条款'给消费者造成严重损害的,可以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举报投诉,依法对经营者处以行政处罚。


* 第四,依法提起民事诉讼,通过司法途径解决问题,要求经营者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


我们提供以下法律服务


  • 公司法律事务:提供涉及公司法各方面的法律咨询和法律意见,协助建立、完善内部风险防控与外部风险防控方案。

  • 知识产权服务:全面介入知识产权的取得、管理、应用与保护活动,设计知识产权保护、侵权纠纷解决方案。

  • 税务筹划:为帮助客户在符合国家税法和税收政策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税务筹划,降低税负,规避税务法律风险。

  • 投融资综合服务:提供投行、财务顾问、并购顾问、债权管理及不良资产处置、专业领域项目投资等服务。

  • 企业风险管理及危机应对:提供包括优化资产、剥离债务包袱、化解法律风险、切断担保链、保卫现金流、维护经营链等综合应对方案。

  • 重大疑难案件管理为重大疑难案件当事人及办案律师提供最佳解决方案、系统的法律服务,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