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把生命都献给了焦虑,却差点忘记该如何生活

 金明书屋 2019-03-16

在最近屡屡登上热搜榜单的综艺节目《我家那闺女》里,吴昕在好朋友陆虎的家中看花了眼:

沙发底下藏着可升降茶几,台灯自带手机无线充电设备,灯光可以通过声音控制改变颜色,阳台隔离出一个迷你的录音室,椅子底下隐藏着跑步机,就连卧室的床下面也全是储物柜……

在那塞满了东西、看起来紧紧凑凑、只有一室一厅的小屋子里,凡目光所及之处,几乎都暗藏“机关”,让人不得不佩服,这个看起来大大咧咧的男孩,其实是个名副其实的“收纳小天才”。

的确,正如陆虎自嘲的那样,如果不是“家里困难”,谁会想尽一切办法利用好每一寸空间呢?可偏偏就是这狭小的空间,将他的生活能力体现得淋漓尽致。在这个“有生活情趣的人”面前,即使吴昕拥有一套令人羡慕的大房子,却依然逊色不少。

或许,这就是会生活的人,身上那说不清道不明的神奇魔力,即使日子再平淡无奇、庸庸碌碌,在他们那里,都拥有了五彩斑斓的颜色。每一件平日里不起眼的小事,与他们碰撞后,也都拥有了简朴却迷人的味道。

时常羡慕这些能够驾驭生活的人,尤其在被焦虑包裹得喘不过气的时候。然而负能量却总像准备好似的,从不提前打招呼,说来就来。

起床时摸不到手机,焦虑。

踩着点出门却没赶上刚刚开走的公交车,焦虑。

在人潮涌动的街市被推推搡搡着往前走,焦虑。

路上遇到亲戚朋友提起工作结婚买房生娃,焦虑。

……

就连看一部电影一集电视剧的耐心都没有了,于是,视频软件的倍速播放功能深得人心,甚至还时常想,要是能给生活加上倍速的特效就好了。

然而,当倍速模式真的在现实生活中运转,却又成了下面这样:

我有个朋友,毕业一年多,但从来没有一份工作坚持超过3个月。

他的第一份工作,是某知名国企的文职人员。在端茶倒水送文件的第20天,在无所事事看不到个人成长的焦虑中,他递交了辞职信。

在第二份工作中,他如愿以偿地成为会展公司的文案策划,吃了上顿没下顿、通宵写文案、准备一场活动几天几夜不睡觉更是常有的事,在身体严重吃不消,担心健康出问题的第70天,一纸辞呈递上去,他又主动失业了。

……

终于,两个多月前,他拍着胸脯说自己真的找到了方方面面都符合自己要求的工作,一定能有一番作为,结果没想到,在第4个月到来的前两天,他又辞职了。这次,他说是部门领导太刁钻,在这种单位,晋升一定会有阻碍的。带着焦虑,他又一次拍了桌子走了人。

看起来,我的这位朋友,把内心深处无法控制的焦虑,转化成对工作的掌控力。就拿他令人佩服的清零能力来说,甚至跟电脑里时不时弹出的杀毒软件有的一拼。

可事实却是,这短短一年折腾下来,涉足不下6个不同行业的他,却依然和刚毕业时一样,不仅没有耐心,没有行业经验,也没有人脉资源。

至于下一份、下下一份工作,极大的概率是,依然会有消磨时间的小事、吃不消的身体、不友好的同事和令人讨厌的上司。

盲目抵抗焦虑的结果,不过是,更焦虑。

于是,喝着最苦的咖啡熬着最长的夜,吃着最腻的食物减着最难的肥,口口声声说要养生,却一边饥一顿饱一顿,一边大把大把往嘴里喂着保健品。

我们把生命都献给了焦虑,却差点忘记该如何生活。

而这一切,梁实秋先生早已看透。

谈到旅行,他说:

“旅行虽然夹杂着苦恼,究竟有很大的乐趣在。旅行是一种逃避——逃避人间的丑恶。”

谈到朋友,他说:

“事实上,这个世界里还是有朋友的,不过虽然无须打着灯笼去找,却是像沙里淘金而且还需要长时间的洗涤。一旦真铸成了友谊,变回金石同坚,永不退转。”

谈到快乐,他说:

“雨有雨的趣,晴有晴的妙,小鸟跳跃啄食,猫狗饱食酣睡,哪一样不令人看了觉得快乐?就是在路上,在商店里,在机关里,偶尔遇到一张笑容可掬的脸,能不令人快乐半天?”

就连写字、理发、运动、排队、看报,一件件生活中的琐碎小事,都被他捕捉进《雅舍小品》这部散文集里。而当这些朴素的日常跃然纸上时,竟然有了温情的味道,那是被我们忽略的、生活本来的味道。

这不是一本翻开第一页就能吸引着你一直看到最后一页的书,却是在任何场景、任何情绪下,从任何一页都能翻开并不影响阅读的书。

读《雅舍小品》时,我时常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在自己和梁实秋先生的文字相遇的那一刻,就被他无处不在的小幽默带着走,不知不觉中就笑出声来。

甚至,我还能在这短暂的相遇中,脱身于现实生活的种种情绪,接着,整个世界也安静了下来。

也许,这就是真正懂得生活的人,才有的神奇魔力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