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中医?

 昵称7368794 2019-03-16

何谓中医?

历史上,中医只称为“医”,并没有中医的名号。后来世界交流普及起来,西医学传入中国,为了便于区别,人们发明了两个词:国医、中国的传统医学,简称为“中医学”

中医的理论

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理论来源于对医疗经验的总结及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思想。其内容包括精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气血津液、藏象、经络、体质、病因、发病、病机、治则、养生等。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医专著《黄帝内经》问世,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时至今日,中国传统医学相关的理论、诊断法、治疗方法等,均可在此书中找到根源。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在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逐步形成的,它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通过对现象的分析,以探求其内在机理。因此,中医学这一独特的理论体系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

中医的基础理论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象、经络、运气等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

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中西医区别

由于中西医的研究对象不同,因而它们对生命观察的角度、方法及得出的结论都不相同,这是中西医之间最大的差别所在。

一、在理论方面:

西医坚持哲学的原子论、机械论。

中医坚持哲学的整体论、有机论、天人合一的一元论 ;

从理论体系来看,中医是以临床实践为核心,早期也是以解剖为基础,逐渐吸收古代发展过程中的先进技术及理念而形成的,但是由于儒家思维是兴起“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孝之始也”,解剖学在中医中的地位逐渐下降,中医从此走上了以实践+思辨的发展道路,进而形成了中医学以实践为基础,理论为指导、疗效为核心的医疗体系。

西医学在解剖学的基础上,结合逐渐进步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进而形成了从实验(试验)到临床的发展道路。

二、在对象方面:

西医以人体生理系统为研究对象。

中医以第二生理系统为研究对象 ;

中医并不是以解剖生理系统为研究对象的医学,中医是以我们的共生体——藏象生命体为研究对象的医学。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也可以将中医简称为第二系统医学,即以藏象生命为代表的第二生理系统的医学。

藏象是人体第二生理系统的组织形态、功能及外在的表征。这个生理系统从形态上由两个组成部分——五藏与经络,比解剖系统要简单得多,但功能却比解剖系统强大。人体的第二生理系统是无形的、不可证的,中医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第二生理系统——藏象系统,与西医学有着本质的不同。尽管藏象系统无证实证,但从中医几千年的实践中可知,它依然是人体生命结构的原型。

中医的研究对象,决定了中医的基本任务,那就是共生体的平衡协调,中医将其称为阴阳平衡。

三、在方法方面:

西医采用解剖、分析、量化的方法。

中医采用辩证、综合的方法 ;

四、在原则方面:

西医在治疗上以对抗、毁灭与生存为指导。

中医在治疗上以调和、共存为指导 ;

五、在病因方面:

西医是以果求因,它是因果医学。

中医是以症求因,是唯象医学 ;

六、在角度方面:

西医是站在地球表面三维的角度平观生命。

中医则是站在宇宙多维的角度俯视生命。

试论中西医结合

中医和西医两个医学是两个独立的学科,都有自己独特完整的理论体系,两者理论体系截然不同,两者相同的仅仅是诊疗对象是一致。

在无法完成理论体系融合的基础上很难形成中西医结合的局面,所以在临床实践中在采用中医治疗时需要按照中医的辨证论治体系进行治疗而不应当从现代医学的角度考虑中医的处方用药,同样在选择西医治疗的时候要按照西医的规律进行治疗,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医疗的效力,为广大人民的健康服务。

中医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首要的是传承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融入公众日常生活,使得传统中医药与现代中国相得益彰、岐黄之术历久弥新,为健康中国助力,为人类健康造福。

传承和创新

以中医文化传承为基础

以创新为发展动力

使中华文明之医脉

薪火相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