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2018年12月发射升空,2019年1月3成功实现人类首次月背软着陆后,便在月球背面执行探测任务的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巡视器,从小就熟知嫦娥奔月、玉兔捣药等传说的国人一直保持着高度的关注。大家看着她们从拍下月背第一张照片到在月背留下第一道脚印、从完成两器互拍到玉兔用六个轮子去一步步地丈量这片目前仍没有任何人到达过的土地。 通过近三个月里的相关报道,我们已经了解到,嫦娥四号和玉兔二号劳逸结合的工作模式正如同人们需要在夜间睡觉一般,因此2月28日开始了第三个月昼工作的玉兔二号,在一块石头前停下脚步、对月球上的石块和她自己留下的车辙展开科学探测、而后启程继续前行36米后,月球背面的夜幕再次降临。探月工程官方14日公开的消息表明,玉兔二号已经于3月13日12时16分完成第三个月昼的工作开始休眠,嫦娥四号则于同日12时完成月夜设置。 而这条信息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截至目前,玉兔二号累计行走163米,已达到三个月的设计寿命,期间它对月球背面的地质结构进行了探测,获得了第一张月背剖面图;且对环境、月壤状态、以及月球起源进行了探测分析。虽然探测结果目前大多都未公布,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对玉兔的争论,尤其是很多并不太了解航天知识的人看到这一消息,就对耗费巨大人力物力才展开的探月工程产生了怀疑。 关于玉兔二号的设计寿命为何只有这么短?答案其实也很简单,因为月球环境极度恶劣,虽然此前已经有了玉兔号及其它国家的一些经验,但是在从未有航天器到达过的月球背面,在很多方面的设计都较为保守,例如嫦娥四号完成两器互拍就宣告任务成功,但它还是一直在加班加点的工作;并且三个月也是一个特殊的节点,各国对面对不可控的外太空状况时大多采用这一时段作为标准,美国服役15年的机遇号设计寿命同样只有90天,我们第一个登月的设计寿命三个月的玉兔号也足足服役了31个月,总之,虽然设计寿命达到,但这并不是结束,最后祝愿兔二走得更远,也期待即将发射的嫦娥五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