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因有静界,才有境界;静界决定境界

 HNYZL 2019-03-17

因有静界,才有境界;静界决定境界

因有静界,才有境界;静界决定境界

公号搜索:纵横韬略

因有静界,才有境界;静界决定境界

静是什么?

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是大胸襟、大觉悟,非丝非竹而自恬愉非烟非茗而自清芬。古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悠然闲趣。有李白“举杯邀明月的洒脱……今有林清玄温一壶月光下酒的沉着……这一切无不表现出雅士们如风平浪静的湖水般平静与祥和的性情。

鬼谷子曰:意虑定则心遂安,则其所行不错,神者得则凝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鬼谷子崇尚宁静。鬼谷子曰:“心安静则神明荣。”如果能宁静,那么精神就会爽朗。

在鬼谷子看来,人都应该拥有一颗宁静致远之心,这样,心绪也就能把握更宏宽辽远的时空,可以包容更多的事物,思维更加敏锐,记忆更加清晰,感受更加细腻,认识也更加全面。

因有静界,才有境界;静界决定境界

因有静界,才有境界;静界决定境界

现代人的生活大都处于紧张与焦灼的状态,已很难品味到静的清芬与恬愉,都渐渐浮躁起来,可是浮躁往往不利于事情的发展。因此,与其让浮躁影响我们正常的思维,不如放开胸怀,静下心来,默享生活的原味。

《史记·殷本纪》中有一个武丁三年不言的故事。

据记载,“帝武丁即位,思复兴殷,而未得其佐。三年不言,政事决定于冢第宰,以观国风”。武丁是盘庚之弟小乙之子,即盘庚之侄。武丁即位之后,思考复章兴殷国大计,但并没有得到什么好的方法,于是就决定三年不说话,让冢宰(又物称太宰,官名)决定政事,自己走访民间,以观国情。武丁虽三年不语,但凭他的威望和在诸侯国的影响力,凭大家对武丁有勇有谋的了解,谁都不敢有越轨的得行为。

武丁的三年不言,全部用来默以思道,观察人事,思考怎样平息王室之争;思考怎样任用贤能,把国家治理好;思考怎样使诸侯各国尽早归顺。三年后,武丁得鯊以实施了他的治国方略。

静能生慧,武丁之所以能够完成自己的兴国大业,就是因为他能够守静。因此,才得以静观人事,运筹帷幄。“静”不仅是智慧之根,也是养身之本。只要我们能够在工作中和生活中经常保持心清静、意清静,智慧即会随时涌现,同时也能够获得身心的平衡。

因有静界,才有境界;静界决定境界

因有静界,才有境界;静界决定境界

“静”,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要诀。一个人只有宁静,才能够把握机遇,获得成功。

冷静使人清醒,冷静使人聪慧,冷静使人理智。遇事冷静的人,时时刻刻都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绝不会因为任务繁重而急于求成,更不会因为压力而浮躁不安。

冷静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当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时,一定要保持冷静沉稳的心理状态,学会勇敢地面对,并且要在关键时刻显示出自己的胆略和勇气。

浮躁之人无法发挥思考的力量,当然也无法有效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一个人只有排除杂念,专心致志,将智慧、灵感全部集中调动起来,才能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静能养生,静能通神,静能生慧,静能安心,要想大智大慧,大彻大悟,必须由静做起。宁静是一种气质,一种修养,一种境界。

因有静界,才有境界;静界决定境界

因有静界,才有境界;静界决定境界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

《菜根谭》上也有“此身常放在闲处,此心常安在静中”的句子。

面对滚滚红尘,竞争激烈,杂务缠身,人们常会觉得压力沉重,心境失衡。在繁忙紧张的生活中,如果我们能够让自己静下来,让自己的身心处于一个宁静的环境中,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就会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