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于兴洲 | 孔子的治世思想——礼制·“和为贵”·“平天下”

 老王abcd 2019-03-17

礼制·“和为贵”·“平天下”

——孔子的治世思想

作者|于兴洲

礼”,是一种伦理范畴,也可以说是社会生活中处理人事关系的一种守则。人类进入文明时期之后,就开始有礼制了。

荀子说:“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以起也”(《荀子·礼论》)。

可知,社会生产有了剩余价值之后,就得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即“度量分界”,也就是礼制,使人的需求与物产两相持续平衡增长,防止因“物屈于欲”而致人群争乱的社会问题。

最先建立的“礼”制,是敬天地之礼,敬祖先之礼,敬管理社会的君师之礼,这也就是荀子所说的“礼之三本”,如果“三本”都没有了,那就没有谁来保护和安抚庶民百姓了。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社会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也越来越复杂了,随之礼制跟着越来越繁琐和具体。

中国上古时期,经过夏礼、商礼,到西周初期,礼制就相当完备了。周武王卒,成王年幼继位,其叔父周公(姫旦)摄政。那时,周公就创建典章制度,制礼作乐,倡导“明德慎”(以“礼”治国,完善了区别贵贱亲疏的行为规范和等级名分制度,为后来西周朝的发展兴旺奠定了基础。)

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社会陷于战乱。

孔子崇拜周公,推崇礼制。为了治理乱世,他周游列国,聚徒讲学,宣传他的治世思想。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可知,他是主张政令、刑罚、德教、礼制并用而治的。

但他更为重视的是礼制。因为周代有“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之说,国王、君侯、大夫、贵族统治阶级的人,可以不受刑罚制裁,只能用德教、礼制约束他们。

而且,德教、礼制之于修身治国是从人的思想深处发挥作用,更具根本性,重要性。为非作乱,搞得社会不安宁的就是那些国君王侯之类,只要他们懂得仁义道德,遵守礼制,社会自然就会安定下来,不再发生战乱了。所以,孔子强调“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孔子的礼制思想,是他的治国“平天下”大目标的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平天下”大目标的前提。达到这个大目标,关键在有仁心、有知识智慧、敢于担当的人。

《大学》篇说,人必先“致其知”“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人的智能发展在教育。据说三代之时就有了完备的学校教育制度。王宫国都,以及间巷都设立学校。“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衆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朱熹著《大学章句序》,载《四书集注》上册,中华书局一九五七年版)

周朝衰败、春秋战乱开始后,“贤圣之君不作,学校之政不修,教化陵夷,风俗颓败。时则有若孔子之圣,而不得君师之位,以行其政教。于是独取先王之法,诵而传之,以诏后世。”(同上)

按照孔子的主张,许多人都应该读“大学”,包括庶民子弟。大学教什么?“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四书集注》上册)这就是大学教育的标准。

“平天下”是个什么样子的社会?按照儒家所描述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所谓“大同”理想社会,应该是人人衣食暖饱、诚信、公正、和平、和睦、和谐、美好的社会。

孔子强调礼制,就是为这个“平天下”大目标打基础的。其实行礼制,最直接的目的就是求“和”,但又不是单纯地为了“和”而“和”,而是受“礼”节制的“和”。

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

这段话有两层意思。首要的是“和为贵”,就是“礼”之为用,以实现“和”为最好。这个“和”,朱熹的解释是,与人施礼时要出于自然出于性情之德,从容不迫不拘谨。后来这个“和”的意涵延伸了,衍化为现在的和平、和合、和解、平和等等的意思。

孔子的一句“和为贵”,开启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契机,“和”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精品,成为百姓日常生活中待人处事的一个准则。“和”文化博大精深,流传两千多年,至今仍是中国人心灵中鲜活的精神财富。

“阴阳平和”“天人合一”“君子和而不同,人小同而不和”“和衷共济”“协和万邦”“和气生财”“和谱共存”“和平发展”“家和万事兴”……这些词语一直以来就是中国人个人身心修养,对待天地自然,处理人事、家事、国事、世界事的常用语。正如孔子所言,“和为贵”,是“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孔子那段话的另一层意思,是不讲“礼”只讲“和”是不对的,是不可行的。单纯为“和”而“和”,不以“礼”节制,这就脱离了礼制的根本意义,走向了礼制的反面,也实现不了“平天下”的大局目标。所以,朱熹说:“徒知和”“一于和”“则亦非复礼之本然矣,所以流荡忘反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篇》)。

从论述“礼”与“和”的关系看,孔子是驾驭辩证法的老手。

孔子胸怀大目标,即治国平天下。他的战略措施就是以“礼”治国。实行礼制的最好理想是“和为贵”,让庶民百姓过上好日子,社会和谐,天下大平。孔子把礼制、“和为贵”“平天下”三者的关系讲清了,说透了,应该注意的问题也说明白了。

这就是孔子的治世思想。这也是读懂孔子的一个重要议题。


来源:中华读书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