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23【p120-p122 第十九篇三步九候论】

 钢铁虾f1y83lb9 2019-03-17

【第二十篇 三部九候论 


【第一节 三部九候之脉 


       第172页《黄帝内经》第二十篇,叫“三部九候论”他问啊九针岐伯教他九针啊,他问重要的道理呢,他希望能够藏起来,不敢忘切。歃血而受,不敢妄泄就告诉你,我是绝对诚信的跟你学,绝对不忘切,不随便给匪人学去。那他就问天地的树,就认为人生理里面一定要吻合天地的道理,上要对应日月星辰,下面要符合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还有阴阳五行的变化,这个变化就很大了,这是最大的道理。岐伯说天地之志树,黄帝当然就想知道了。天地之至数,合于人形血气,通决死生,为之奈何。天地之至数呢,始于一,终于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那一者天、二者地、三者人,因而三知,三三得九。所以人有三部,部有三候, 以决死生。 那我们就用三部的脉症。 我们人身伤有三部九候的脉, 我们看174页, 为什么有三部九候的脉?这就是天地有四季,我们有方位,那方位呢?天分九也,九也就是我们有八个方位,人站在中间,有东、东南、西南、正南、西南、西、西北、正北、东北、中间,天地之间有九个方向,所以,我们人有九个脉的地方。所以,我们人也有分九脉! 

       那177页第二行,他说上步是天,在额的动脉,就是在胆经的悬厘,和曲鬓这个地方,靠近额角这个地方,有一个动脉在这边,这是少阳脉系发力的地方。那这是天部。上身的地部呢?在人迎脉,人迎脉在喉咙的两边,这是胃气,胃脉的所行之处。上部的人部呢?在耳朵前面,你摸耳朵前面有一个脉在动,要摸上去,有一个脉在动,那是少阳的脉,三焦的脉气。头上,头有三部,有三个脉。一个是少阳,就是胆经的,一个是胃经的,还有一个是三焦的脉,三焦的脉在耳朵旁边。那人的中部呢?身体的中部也分为天、地、地人。天部是在肺筋的位置,是在肺气的所在。如果中部也有一个地部的位置,就是在合谷穴的位置,大肠的脉气所在;中部的人部就是少阴,在心经的神门位置。好,所以,人分上、中、下三部,上部有三部、中部有三部,下部它也有三部。下部的三部在肝筋的太冲,肾筋的太虚,还有脾经的期门穴,还有胃经的冲阳穴,我们一般查是冲阳穴,这是下三步。 

       那中部的脉是干什么的?岐伯说天部的,头上的三个脉,天以喉肺,地喉以喉中中热气,人以喉心,这是天、地、人三才的位置上就区分开来。那三部查什么东西?额角的气,天部,额头,额角的气;地部口齿;人部呢?耳目之气,大家可以知道耳目的气。那很奇怪,如果我们有耳聋、耳鸣,这个脉,聋掉了,天天聋掉了,这个脉就没有了,没有脉气了。那这个脉很大,那就是实症,这个脉很小,就是虚症,如果治疗耳聋,你摸它的脉就知道了。就是我们针灸的学位,耳门听宫,听慧的地方。你不用张开来摸,这样子就可以摸到,轻轻摸就可以摸到脉在动,这是天部的上部的天部。 

       那头脚之气呢,我们可以候到脑部去,一般来说,他的脉也是一席四至或五至。

       如果跳得很快,代表你们阳很亢,癫疾,发癫疾的人都是动脉跳得很快。你给他吃药,不管是用空灵丹还是用什么东西,扎针啊,灸啊,或是下针百会,那个脉会越来越小,缓下来,缓下来,缓到一席五至的时候代表它好了。所以说头面上的人,精气都在这四个位置上面,都可以查到。就是因为头上有天部,它管我们的脏器,如果说五脏衰败的时候,脸上的气色就会差,为什么?因为脉气没有了,这三个脉气没有了。头面上的经气就是在这四个位置上,可以查到。如果说,因为头上有天人部,所以管我们的脏器,所以,如果说五脏衰败的时候,脸上就没有气色,因为什么?因为脉气就没有了。那黄帝问他说,我们要知道这三部九候的目的是干嘛?对呀,你要知道三部九候那么多的脉,目的是做什么?岐伯说一定要看他的胖瘦来调理他气血的虚实,实则写之,虚则补之。必先去其血脉,而后调之。无问其病,以平为期。你像这种情形的话,我们不需要问他里面的病是什么,你把它血脉调均匀就好了。你调到哪个地方有淤血,就把它调出来。看它的实症,看虚实,看外面的,我们有三部九候这些脉气的所在,你知道这些脉气的所在,你可以按照筋脉,比如说我们知道这是三焦经,这是胃经,如果人迎脉很大,那就是胃很实嘛。那你会去干什么?扎内庭,诸如此类的,意思就是这样子。那曲鬓啊,这个地方胆经脉气的地方,实症的话你会扎阳辅穴。如果是虚症的话,你会去扎侠溪穴,调他的脉气。在筋脉上面,如果是看到胃经,人迎脉,人的胃经下来到脚上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丰隆啊,这边看得出来有青筋,看到有淤脉,你把它放掉就好了,把血放掉就可以了。 

       然后调他的气脉,你不需要调里面的内脏,你不需要问他的病,把他的脉气一顺,他内脏的病就好了,就是这个意思。好,如果五脏败掉了,脸上的气色一定是凶,五脏败掉了,那这个时候一定是死候。 

       178页了,如果决生死?我们如何辩生死?黄帝就问岐伯。岐伯说,你只要记得,所谓生和死,只要是生顺的,死就是逆相克的。第一个形神脉系,体格很高大,很壮,结果摸到脉是细细小小的,好,这是形和脉不合,这是危险的,短气。所以,行大脉要大,行小脉要小。那有一个人跑进来了,瘦瘦干干的,行瘦结果脉很大,这个胸中多阳,多气则死,这个都是脉症不合。讲到胸,你就说是阳的位置。行气、外形跟你的气脉是相同的、相生的,都是好的征兆。如果是不相通,不协调的,那就是有病。所以,三部九候,人分天部、地、人三部,每一个部又有三个脉,所以有九个脉都相似,都不调和,这是非常的危险。不但不调和有的脉都没有

                     120

了,冲阳脉没了,太溪脉没了,人迎脉没了,经渠脉没了,这些都是危险的。如果是上下左右相似不可数者,死,有的时候你数不出来,有的时候这边快、那边慢,比如说你摸人迎脉比较快,摸少阳脉比较慢,摸到三焦脉比较快,它都不调和,也是死,找不出规则来。找不出规则来也是一个症,你摸了半天老是没有规则,这是症呀,很危险的时候,有的地方快,有的地方慢,因为不协调了嘛。那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凡是目框、眼框内陷的统统是实症,因为胃气没了,整个眼眶就是胃在管。 


【第二节 三部九候之死 


       178页,178页最重要讲的是什么?三部九候的脉必须要均匀,相同,相同才是正脉。如果它的脉过少、过大,不均匀的话,都是有病。所以,你如果摸人迎脉,同时去摸他的少阳脉,还有三焦的脉,哎,速度都是相同的,这就是好。如果三焦脉比如说快,人迎脉比较慢,或者是比较快,快慢不均匀的,都是生病。所以,独大者病,独急者病,这一个脉急,我们有九个脉,它一个脉很急,它独大,或者是一个脉跳得很急,一个脉跳得很迟都是病,一个毒热,一个毒寒,一个陷下者都是病。这一段很好玩,以左手足上上去踝五寸按之,庶右手足当踝而弹之其应过五寸以上蠕蠕然者不病。其应疾中手浑浑然者病,中手徐徐然者病其应上不能至五寸,弹之不应者死没有反映就死,这个很好玩。我们看病人,不晓得可不可以救他,去抓他的脚。有人说老师,不是抓他的脉吗?不是,先抓他的脚,内经诊断的方式。好。我画给你们看。又不能讲,内经说匪人勿传嘛,不能讲给病人听,讲给病人听要吓死的。这个是小指,脚的小指,这是踝骨。上五寸,我们知道三寸是绝谷、四寸是阳俯,第五寸的地方,就是这个地方,你的手就把他的膝盖压住,这个指头拿起来弹,一弹马上就感应到,待会我相信你们都会弹,一弹就会有反映,超过这边统统是正常,常人、正常人。那你弹这边呢,这边没有感觉。你试试看就知道,当然你的这个手要把所有的皮肤抓住,一弹力量很大喔,气脉在这个地方很大。你弹弹弹没有反映,到这里没有反映,就快死掉了,到这里还没有反映就走掉了,这是诊断健康和病危的方式。那所谓弹之不应者,你守在这边,这个手握在这边,这个手在弹踝骨的时候,一弹这边有感应,这就是应。弹得不应的,越弹脸色就变了,心就上去了,那就完了,就是这个意思。那你们现在人,正常人弹弹看,一般人都会弹到马上有反映,很强,你可以试试看,就是三部九候的诊断方式。 

       好,你现在知道了,如果反映,如果说你用右手弹他的外踝骨,他反映得过五寸以上,就是没有病。如果是昏昏然,这个就是真病了,不能至五寸,都是病,弹之,完全没有反映的,就是死症。好,应过五寸以上蠕蠕然者不病。其应疾中手浑浑然者病,中手徐徐然者病。这个很难了解,就是我刚刚讲,很简单,你摸到这边的脉,一弹,马上有反应就是昏昏然,就是正常。没有反映,往前移,那就是真病了,就是这个意思。所以,这个是死症。如果说病人中部的脉忽快忽慢,我们中间有三部嘛,三部九候,中部的脉就是肺经、心经还有大肠经的合谷穴脉动,时快时慢,这都是死症。如果是中部的脉有带而勾着,带就是原来跳快慢,一下又变成勾状,这就证明在落脉,带就是变更的意思。九候呢?三部九候就是互相呼应。如果你摸三部九候的脉,简单的说,你如果是摸冲阳的脉,冲阳的脉是在脚上,你这边摸冲阳的脉,摸冲阳的脉再摸太冲脉,因为两个都是胃脉,你抚这两个,一个头,一个尾,你是不是可以知道胃经气如何。那么,这般很大、这边没有脉,那就是阳气往上走了,阳气没了。好,他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我们的脉,查脉头脉尾,我们就可以知道整条脉的气脉顺不顺利,常人应该是头尾速度是一样的,有快与慢的,在筋脉上面。原则定下来了,如果是上下若一不得相似,那这就是正常。一候相似了,那就是生病了;二个候,三部九候的脉,两个脉好相似,这是病盛;三个候都有问题的了,他就是病危了。好了,所谓后者没有反映了,查其脏腑以知生死。我们查他的筋脉,我们知道他的病带在哪个地方,我们要查他的脏腑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死。 


【第三节 案例:脚外踝骨判疾病 


       真藏脉,现者都死,足太阳气绝者,其足不可屈伸,死必戴眼突然跑出来,其他的都不讲为什么讲足太阳,这样讲了太阳少阳阳明,都讲,所以,《黄帝内经》就是这样子。但是,你把这段拿出来,嗯,足太阳脉气绝的时候,脚不可申,因为脉气一直到脚上面去,上面到睛明穴,是眼睛往上翻。我们前面是不是介绍过了,现在又拿到后面来,又翻到后面来了,中医的书就是这样,没有办法。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动它,保持原装,一动它就更乱了。 

                      121

【第四节 寒热病、水病、七诊 


       180页,什么叫做冬阴夏阳?在介绍之前,我再讲一个刚刚讲的足太阳气绝者,其足不可屈伸,死必戴眼很多的太太们,他说我的脚没办法弯曲,我的脚是拱着的,脚本来平常是这样的,但是脚去拱起来,不能踩到地上不能走路。这就是太阳经的脉系要绝,稍微眼睛往上翻一点,就是快要绝了。要是眼睛全部往上翻了,那就是绝了,死的时候眼睛都是往上翻的。所以,我们做中医也做个法医也没关系,中国化学我们不知道了,以前我们中医没有那么精。我讲的化学毒,中药的毒我们是知道的了。那岐伯曰,解释冬阴夏阳,岐伯说九候,三部九候,人迎脉,额头的脉、手部的脉,九候的脉全部显现出来,都是呈细而且悬决,又细而且又小,存阴脉。当九候的脉,讲九候的脉,就是全身上下都摸光了,所有的脉,筋脉,所有的内脏都查了,全部是玄细的时候,这就是叫做阴脉,阴脉就是纯寒的脉,那主冬,冬天。一般来说半夜阴症的半夜死。如果是纯热,盛躁喘数者为阳,主夏,夏天是白天中午的时候死亡。所以说,如果是寒热病,一寒,一下热,就是半夜跟中午的折中了,就是早上了,平淡死。热中急热病,都是中焦温热的病,正中午的时候会走人。这个是病风,因为风了而得病的,日夕而死,我们说风,就是肝脏,到了黄昏的时候走人。那如果是病水者,水肿的病人呢,就是半夜死。他的脉呢,如果是时快时慢,这是脾脏的脉,时迟时急,辰戌丑未,这个就是一天的四个时辰中间,叫做日乘四季死,这四个时辰,因为是开脾脏的时间。 

       一个病人呢,如果是行肉已脱,身体瘦掉了,肉也需了,皮包骨了,三部九候的脉及时调了还是死。如果这个七诊虽见,九候皆从者不死,如果说外面的七脉也是突然跑出来一段,我们这里要把它解释成七种的脉,我们叫七诊。以前从来没有,以前是五实五虚,很多都是五恶,突然跑出一个七诊,这个是前后比较不对的。那一般来说,就像刚刚前面讲的,行肉已失的时候,九候脉在的话还是会死,如果你行肉不失,我们反过来讲简单一点,行肉都在,那即使是重病,但是你行没有失,并没有皮包骨,阴阳都还在,重病,这个时候九候的脉都还顺也不会死,所以行肉很重要。一个人形伤、神伤就没有救了。那所言不死者,要是得了一些风时之症,一些表症,或是女人的月经来的时候,这种病似病非病。比如说一个女孩子,她好好的,突然开始每天恶心呀什么的,对不对,那你说是少阳症啊,因为恶心啊,其实她是怀孕。所以,孕妇人是正常的,但是她会显现一些症状出来,你不能把它当成病。 

       色、脉统统有问题的时候,两个都丧失掉的时候,这都是死。死之前呢,这个字念噫yue,我们人呢,如果说藏气没了,脾胃的胃气消失了,噫就是打嗝。打嗝的方式有很多,不断的不停,这是死症。那我们看病,诊断呢,我们一定要问他,你刚开始是怎么回事?现在的病是怎么样子?要把前病,后面的病都要考虑进去。然后,再去切他的脉,看看他的筋络的浮沉,看他的上下重力其脉疾者不病,其脉迟者病,脉不往来者死,皮肤著者死,然后这个脉原则上是。像这里讲出来,跟主题没有关系。你最主要是皮肤上,我们会有阳在身上,我们皮肤上出一点点油,尤其是脸上,因为脸是阳之会,胸阳是会往上冲的。所以,脸上出油是正常的。哪天你不出油了,或者是手上你摸到皮肤很干涩,那就是死症,阳要绝了。那这种病怎么治疗呢?就是我们前面讲的,三部九候的冬医夏阳怎么治理?岐伯说筋病者治其筋,十二筋络出问题的话,我们在筋上面治,在孙络上面放血。我们有筋,再有络,再有孙络,孙络就是更细的。如果是变成是血病生有痛者,治其筋络。什么叫血病?我们血液循环出故障大部分是外伤,好,外伤,或者是一些跌打损伤的,我们要治他的筋络,让他的筋络气很顺,他就会好,其病者在其邪,其邪之脉则眸刺。 


《倪师黄帝内经第34课》


【第五节 缪刺法 


       我们如果说身体里面的病邪停在其邪之脉,我后面翻译是错误,因为当初不晓得为什么叫这个。眸刺就是在我们十二筋的井穴上面,扎针下去王一点点血出来,这是第一个。扎完以后呢?我们的四肢,脚,尤其是脚上腿上,青筋,看到青筋的地方都放一点血出来,把它放一点。这个刺法是就是眸刺。那眸刺法的用途,就是治病在表面上,但是不在筋络上面。我们现在是胃经,胃经下面很简单,一看是实症,我们扎内廷,虚症我们扎解溪就结束了。结果有个人跑出来,说即不是胃经又不是胆经,也不是脾经,这个人捣蛋,找麻烦,这个病发了不在筋络上面。不在经,也不在络,也不在孙络,它就是在那边,到底怎么办?就是眸刺法。好,这个人呢,我们瘦子的人,病不易动,同样的病在那边,我们适当的用刺法。那这个,你这个意思是说行瘦,但是病在那边,一直不会进。你问他多久了?十年都是这样的,并都是这样子的,没有改变,停在那边。好,虽然这个人行瘦,我们就按照正经的方法来治。那上实下虚,切而从之,意思就是说我们沿着筋络摸他的压痛点,找到了压痛点的时候,我们就用揉搓一下,或者是下针,古代我们针灸都是这个样子。索其结络脉,剌出其血,以见通之那痛的地方,我们可以帮他刺,出血。一般来说,这种都是在筋络上面的病,在筋络上面的病。 

       床高者,太阳脉不足,就是眼床往上翻了。太阳脉不足,我们刚刚是指瘦子,瘦子是人瘦,行不够。那现在是太阳脉不够,那眼睛往上翻,眼睛看不到了,往上翻,太阳脉已绝,这个方法都是看死神之要。这个很麻烦就是这样子,那如果我们有一天,比如说要找到《黄帝内经》的全本,或者是找到“外经”的话,那真是不得了,那就看缘份了,在真人的手上,真人还活着,到处跑,在山里面去看看。我们有真人在的吗,真人还在的话,跑出来裸奔,不受寒暑日节气呀,他也不吃东西。美国叫裸奔,台湾叫遛鸟。遛鸟,这种失落的东西,全部毁掉,我想不可能,一定在某个地方,可能在某个人的坟墓可能,很难讲,几千年的东西,非常可惜,非常可惜。(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