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破冰船“雪龙”号的故事要登上大荧幕了!

 事成520 2019-03-17

  美国《综艺》周刊网站近日报道,一部名为《雪龙号》的影片将投入拍摄,该片取材于中国破冰船“雪龙”号在南极营救俄罗斯科考船的真实事迹。据悉,好莱坞影片《萨利机长》的编剧和制片人将亲自参与该片制作。

t01890d432252747453.jpg?size=550x633▲美国《综艺》周刊网站报道截图

  消息一出,不少网友表示:太期待了。

t019fa3e881db296bca.jpg?size=597x256

  2013年12月25日,载有74人的俄罗斯科考船“绍卡利斯基院士”号被困南极。乘客包括科考人员和游客,其中有年仅12岁的孩子,也有78岁的老人。

  接到求助信号后,正在执行科考任务的中国破冰船“雪龙”号马上调转方向,全速赶往救援。

t01d231b7b3ff0bc284.jpg?size=1000x626

  美国《纽约时报》当时报道称,全世界都在密切关注这场营救,“在世界上最偏远、最不宜居的地方,此次救援展示出非同寻常的国际协作”。

t01bf58c03b2d083294.jpg?size=776x143

  这是一场险象环生的营救。当时,两座冰山正向遇险船只漂移,它随时都有沉没的危险。

  由于受困船只周围有很多坚硬的大块浮冰铺满海面,“雪龙”号靠近俄罗斯科考船的过程非常艰难。刚刚破冰开辟出清水道,浮冰很快就闭合起来。

t0159da7f230b753e5e.jpg?size=1011x638▲“雪龙”号抵达俄科考船遇险地点附近准备营救。(路透社)

  第一个赶到围困俄罗斯科考船的密集浮冰区后,“雪龙”号又遭遇不断恶化的气象条件,只能在等待时机的同时,一直与被困船以及随后赶来救援的澳大利亚“极光号”破冰船保持密切联系。

  整整等待了6天后,恶劣的天气终于好转,救援时机成熟。

  2014年1月2日,“雪龙”号派出“雪鹰12”直升机在被困船只附近冰面成功降落。

t01f3af45fc67380d92.jpg?size=1024x576▲“雪鹰12”停在冰面转移乘客 。(《纽约时报》)

  见证了整个救援过程的中国记者曾这样描述当时的“惊魂一刻”:直升机的左轮刚落到冰面,就陷下去了一大半。驾驶员赶紧将直升机提起来,保持住平衡,悬停在冰面。

  经过有惊无险的多次往返,“雪鹰12”终于将全部52名乘客成功救出,转移到配合营救的“南极光”号上,其余22名船员自愿留守在补给充足的俄罗斯科考船,等待浮冰消解。

  《纽约时报》称,被困船只上的科考组长在看到中国直升机到达时,激动地在推特写道:“中国直升机来了,我们终于松了一口气。感谢所有人!”

t01fbc07f5503ecaf77.jpg?size=550x309
▲“‘雪鹰12’来啦!”(英国《卫报》报道截图)

  最后一次飞行圆满完成时,“雪龙”号先后收到“绍卡利斯基院士”号和“南极光”号的感谢,他们不约而同地说:“感谢‘雪龙’号,我们已经完成了一项令人难以置信的救援工作。”

t0182311f704754ca94.jpg?size=550x412
▲“‘雪鹰12’来啦!”(英国《卫报》报道截图)

  在乘客全部获救后,俄新社等国际媒体第一时间进行报道,俄媒称,中国“雪龙”号及“雪鹰12”直升机出色完成了整个营救过程中“最艰辛的部分”。

  很多外国网友纷纷为这艘中国破冰船打Call,“中国人真了不起”、“在国际救援里总能看到中国人的身影”、“中国直升机好酷”。

t018ac173b4da7f1ba1.jpg?size=506x299

  然而成功转移被困乘客后,“雪龙”号自己却在撤离密集浮冰区时遭遇险境,受困5天后才突围。

  当时还有不少外国网友着急地问:“谁去救这些救人英雄?”“上天保佑这些中国英雄!”

t01d7a894932cb8593a.jpg?size=497x279

  作为中国最大的基地考察船和中国唯一能在极地破冰前行的船只,“雪龙”号自1994年10月首次执行南极科考和物资补给运输任务后,已先后35次奔赴南极,“足迹”遍布五大洋,创下中国航海史上多项新纪录。

t0150a8275059d52aa3.gif?size=500x281
▲CCTV《大国重器》节目“雪龙”号画面截图

  这一次,得知“雪龙”号的故事要被拍成电影,外国网友表示,等不及了,想早点在大荧幕上看“中国龙”破冰救人的好身手。

t010a9ebff56483c328.jpg?size=575x17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