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聊聊四川篇的幕后故事。 俗话说:“少不入蜀”,这句话的前提是那个作为天府之国,安逸舒适的“蜀”,当大家被川西雄奇瑰丽的雪山群震惊的时候,怕不是要跃跃欲试,被激起攀登征服的少年心? 1 这里,是个挑战的选择 大家还记得这个画面吗?三个登山者行走在四姑娘山幺妹峰和骆驼峰两峰鞍部的冰川平原,解说词说:“初学登山者都把这里当成了试炼身手的地方,不过,冰原的后面就是万丈深渊。” 事实上,大家要对这个“初学登山者”要有个准确的认识——这里海拔5000+,攀登过程中地形较为复杂,滚石、陡坡、刃脊、冰川、雪坡等样样皆备,爬山10年的“老驴”大概需要两天左右的时间,才能进山登顶。 摄制组在四姑娘山区的拍摄计划主要就是四姑娘山四座主峰,以及周围环境。 摄制组抵达四姑娘山停机点后,第二天一早就赶上了难得的好天气,抓紧时间拍摄了四姑娘山山区主体景观。拍摄过程中,航拍导演认为,如果增加一些登山者的元素,将会给皑皑雪山、莽莽冰原增加难得的活力元素。 于是,制片组抓紧时间,在当地寻找合适的登山者。在当地旅游部门的协助下,摄制组当天就找到了三位四姑娘山当地的“夏尔巴人”来协助拍摄。他们常年生活在这里,作为登山向导和紧急救援工作人员,协助登山爱好者攀登四姑娘山。 然而这个画面拍摄起来却不那么容易。 如前所说,有十多年爬山经验的他们从驻地出发,走到山脚登山营地,需要的一整天时间,在山脚扎营过夜。再从山脚的登山营地爬到冰原,顺利的话至少需要6个小时。而直升机从海拔3200米的停机点起飞,天气条件好的情况下,飞到冰原处仅需20分钟。 但是,由于四姑娘山海拔高,临时停机点的海拔也在3200米左右,直升机起飞升力受限,每次只能运送一个人到山脚营地。 摄制组把挂在直升机上的陀螺仪、摄影机配套设置全部拆卸下来,往返了四次,才把登山向导以及他们的装备逐一送到。 直升机返回到停机点后,立马再把陀螺仪摄影机等设备装好,抓紧时间起飞,拍摄雪山落日夕阳的美景。 第二天凌晨3点,登山向导们就从山脚的营地出发,开始攀登,上午9点左右,爬到冰原处。直升机这时从停机点起飞,趁着早晨的阳光,完成了这次拍摄。 最终,整个四姑娘山的拍摄仅仅花了3天时间就顺利完成。摄制组一直感慨,虽然用直升机运几位登山向导冒了极大的风险,直升机也比原计划飞行了更长的时间,花费方面不计代价,但是能够避开天气变化、空域管控带来的不可控因素,顺利、高效的完成拍摄,最终能为观众呈现出震撼人心的视觉奇观,这就非常值得了。 春暖花海的时候 可不能浪费呀~这才是年轻的态度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