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跳出古蜀看古蜀丨卜工先生--《金沙讲坛:古蜀文明与早期中国的关系》

 江边的普罗旺斯 2019-03-17
天生华夏
天不生华夏,万古如长夜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通天。

大明终始,六位时成。

时乘六龙以御天。

《周易》第一卦--乾卦:“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说的是天生万物;《诗经》里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千古士人说:“修齐治平”,平的是天下

中国人称世界为天下

天生华夏

天在中华文化中是一个非常尊贵的字眼,从庶民至士人到天子都对天寄托了自己的崇拜

百姓在宗庙里把天排在祖宗之前

为政一方的父母官称“青天大老爷”

帝王把祭天封禅视作

一代雄主开万世太平的莫大殊荣

那么,这个居于天之下的地方

是什么样子呢?

是巍峨连绵的昆仑雪山中

有龙行焉,群起沧茫

是山环陵绕的云贵高原上

云垂四野,天覆八方

是亭台楼榭的江南水乡里

暖风轻飏,丝竹绕梁


是恢弘壮丽的紫禁宫城中

宫闱开阖,肃穆端庄

是岁暮天寒的北国风光上

原驰蜡象,素裹银妆

是烟波浩渺的洞庭湖泊里

落霞融水,渔歌荡漾

山河如画,天生华夏!

华夏文明的血脉在山河间奔淌,华夏文明的源头沿着长江和黄河绽放

黄河尽头,齐鲁大地绽放出了源远流长的儒家文化

溯流直上,河南安阳的殷墟遗址奏响商王朝的乐彩华章

再往西走,黄土高坡上老秦人的一统七国的战歌回荡

然而

若沿着长江一路往西

不提凤凰台上凤凰游的六朝南京

也不提极目楚天舒的洞庭湖湘

向西而行,是巴蜀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那这个呢?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当美女与熊猫,巴适与火锅为众人所熟知,当以安阳殷墟为代表的中原地区青铜礼器为世人所熟知

殊不知,这绝非中国古代青铜文明的全部,也不是中国古礼唯一的至高巅顶

殊不知,沿长江西行,川西平原正发出一个浑厚低沉的声音:

且慢!中华文明另有洞天

古蜀探源

2019年3月2日星期六下午15:00,《金沙讲坛》开年首讲在成都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举办

本次讲坛邀请到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暨南大学兼职教授卜工先生,做客金沙讲坛讲述题为《古蜀文明与早期中国的关系》的讲座

卜工先生任职于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硕士学位,研究馆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暨南大学兼职教授。长期以来,追随张忠培先生,致力于汉代以前的中国考古学研究,著有《文明起源的中国模式》和《历史选择中国模式》,参加《晋中考古》、《忻州游邀》考古学专刊的编写,特别关注中国早期历史的研究

卜工先生在讲座中讲述古蜀文明,解读古蜀文明与早期中国的关系

什么是古蜀文明?

从距今近五千年宝墩古国,到三星堆、金沙王国连续稳定发展的、长江传统清晰的、本地特色浓郁的、包容特质明确的物质、精神和制度文化就是古蜀文明

所以,古蜀文明四大特征:

大江传统,本地特色,包容开放,传承有序

早期中国:

早期中国与古蜀文明存在一个共性:都不是来自历史文献的记载,而是中国考古学的发现与发明,在重大考古发现的推动与引领下,早期中国的理论应运而生

卜工先生提到:

1.早期中国不是一个国家的概念,而只是时空框架的概念,意涵是西周以前中国这块土地上所有考古学遗存的统称,具体时间跨度大约是距今10000—3000年左右

2.早期中国是古礼时代,礼仪之光汇成文明火炬。并提出围绕礼制来发展和完善的“文明起源的中国模式”

3.早期中国古礼天下主要指农耕经济为主体的地区,不含其他的经济类型

并特别强调考古学研究早期中国的主要抓手是超大聚落、超级工程、超常祭典、超凡礼器;这“四超”也应该是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标准。

卜工先生评价古蜀文明遗址时说:

从宝墩、三星堆到金沙,每一次重大考古发现都令天府百姓豪情满怀,令国人拍案叫绝,令世人叹为观止,令学术界激动不已

夏商周考古学的一代宗师邹衡先生曾经充满激情地赞叹三星堆的规模与郑州商城等量齐观,与鼎盛时期的商人都城相提并论本身就是极高的评价!

在三星堆祭祀坑的发掘过程中,1号坑出土铜器、金器、玉器、琥珀、石器、陶器等各类器物420件,象牙13根,海贝62枚。2号坑的青铜器735、金器61、玉器486合计1300件。另外还有象牙67根,海贝4600枚。

如此巨大体量的灿烂文明,如此举世瞩目的重要发现,如此神秘诡异的视觉冲击,在中国考古学史上独领风骚。这无疑就是古蜀文明的魅力所在!

卜工先生指出,

古蜀文明的精髓是礼制的发生发展、成熟完善。

它是中华传统文化和早期中国古礼发展的辉煌成就,是长江流域农业文明近万年律动与积累的必然结果

并在讲坛中对古蜀文明进行了深入的解读

讲座的最后,卜工先生提到了邹衡先生的赞叹,“可以想见,当时屹立在中国西南部的这一古国是何等气派。”

历史的逻辑从哪里开始,思想的逻辑就必须从哪里开始。在中华文明的进程中,南北两大古礼体系交相辉映,彼此借鉴,互相补充,共促发展。这就是文明的基因,就是古礼的DNA!而古蜀文明精彩的内容无不与长江文明血肉相连

古蜀文明的高度与辉煌本身就是多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见证,深刻诠释了中华文明的灿烂一元拥有独立起源,底蕴深厚,文化复杂,影响深远,体量庞大,纵深辽阔,传承接力,创新发展的特征

古蜀礼制独步天下,虔诚信仰至高无上,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巅峰时刻凝聚力量。中国古代文明从满天星斗的起源开始,不断放射出礼仪之光,不同文化接力传承,到西周时期终于汇成多元一体的礼制大系。历史证明:礼制的发生发展、成熟完善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独特经历,是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基本脉络,是中华文明的核心特色

人们不仅能够透过重重历史迷雾看到滚滚长江东逝水,更可以感受早期中国文明灯塔的光芒:

那是距今4000年左右湖北天门石家河古国

距今5000年前后浙江余杭良渚古国

距今约8000年之久湖南洪江高庙族群

的幽灵在徘徊

看上去是魍魉世界的鬼影匆匆

实际上是古礼天下的文明帷幕正徐徐拉开

正是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长江流域傩礼故乡

考古解密蜀王大典,巅峰时刻绽放辉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