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历史看成都 从世界看成都

 斯郎曲培卓拥 2019-03-17

成都4500余年城市文明史

走上二楼,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墙上一幅巨大的铜板图,它描绘的是清光绪年间四川省城街道图,展现的是当时两江环抱、三城相套的城市格局。两江就是成都古代的郫江与检江,现在的府河与南河;三城就是大城、少城和皇城。值得一提的是,成都现在仍然保留着这样的城市格局。

从历史看成都 从世界看成都

继续往前走,从古蜀时期到秦、汉、隋、唐、宋、明、清、近代、上世纪50年代的成都版图一一呈现,让人仿佛穿行于时光长廊。公元前311年,秦张仪仿咸阳城制筑成都城;两汉时期成都发展迅速,成为仅次于京城长安的第二大城市;隋朝时期,蜀中成为当时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唐朝时期,节度使高骈广筑罗城,并将内江改道至城东北,确立了“两江环抱”的城市格局;五代时期,蜀主孟知祥命人在城墙上遍种芙蓉树,一到秋天,花开似锦,称之为“芙蓉城”,即今成都简称“蓉城”的由来;明代成都形成了正南北的路网格局;清代修筑贡院和满城,成都城市形成了三种独具特色的路网格局;民国时期,封闭的满城格局被打破,拆除城墙,与大城融为一体;上世纪50年代,成都开始由传统城市向现代城市转变,修建了人民南路等城市干道及人民体育场等公共设施……

从历史看成都 从世界看成都

成都如何“敢为天下先”

唐代诗人李白曾经用这样的诗句来赞美成都,“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

继续往前走就可以通过观看历史影片来领略成都2300年的城市历史文化。

从历史看成都 从世界看成都

清光绪年间四川省城街道铜板图

“九天成都,卓荦诸夏”——“卓荦诸夏”出自东汉史学家、文学家班固的《两都赋》“卓荦诸夏,兼其所有”,意为“超越中原地区,并兼有其优点”。蜀地人民自古就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无数的世界第一和中国之最。只见墙上多个彩屏动态地展现了成都历史上的辉煌成就,譬如交子——成都是纸币的故乡,交子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宋朝,在成都设“交子务”,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官方储蓄银行。而交子的出现也奠定了成都建设西部金融中心的文化基础。

除此之外,成都还创造了都江堰水利工程、经络漆人等世界之最,以及文翁石室、安澜索桥等中国之最。

成都塑造“三城三都”城市品牌

提升文化韵味人文魅力

火锅、变脸……前行之中,我们逐渐从悠远的历史卷轴,走到活力时尚的现代成都。

成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现代成都将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巴蜀悠久文明,创新发展天府文化,塑造“三城三都”城市品牌,提升成都的文化韵味和人文魅力。

今年9月25日,成都市世界文化名城建设大会召开。会议指出,每一座世界文化名城,都有其特定历史阶段的时代表达。成都提出打造世界文创名城、旅游名城、赛事名城和国际美食之都、音乐之都、会展之都“三城三都”,就是建设世界文化名城一个发展阶段的主要抓手。要将其作为长远之策和“金字招牌”,持之以恒打好“组合拳”,营造生活场景、消费场景、文化氛围和社会影响,力争到2020年,“三城三都”品牌行业价值凸现,建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世界文化名城;到2035年,“三城三都”闻名于世,建成世界新兴的文化名城;到本世纪中叶,天府文化享誉全球,建成独具人文魅力的世界文化名城。

市民声音

廖静(成都追风广告有限公司):成都规划馆像一个城市博物馆,从中可以了解到整个城市的历史,学到不少东西,里面的互动活动也非常有趣。

许光荣(退休职工):成都发展得太好了!参观完成都规划馆,真想再活50年,来看看未来的成都!

刘小薇(应届大学毕业生):我觉得留在成都发展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参观了规划馆,我形象地了解了成都未来发展蓝图,感觉很振奋,也充满信心。成都,我来了!

原标题:从历史看成都 从世界看成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