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代的巨变——一个昆明人的自述

 鹿米米232 2019-03-17

                   在写下这个标题的时候,一个严肃的问题迎面而来,一个巨大的量下降在这个文章中。

非亲历者只探表面浮萍,其中沉淀泥沙无以计数,海水岂能斗量也,罢罢罢!也就走马观花是了。细数历史沉积,那是史官的事。我等山野村夫也就是闲来无事感叹一下世事多变,为自己的身世加上一点元素。为这个社会剥离一点近年涂上的浓妆,还原她那苍白地清丽的面庞。

我的童年就是在那建国初期的50年代后期一直到60年代中期渡过。

先不说那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单单从我的认识开始,我认为那是一个单纯漂亮的田园式的风景画,站在高一点的地方,你就能看到周围一览无余的风景,可以远到目所能及的地方,滇池,波光粼粼的水面依稀可见,船帆清晰,水鸟的身影飞舞在空中,特别一提的是,离得较近的草海大观楼,那入港的大船满载货物,或粮食或建材,三桅大帆鼓满劲风,箭一样向港口驶来,离得近了,那桅杆才急忙落下。

今天的篆塘公园,就是昔日那个繁忙的港口,拥挤的大船见缝插针,挤满了那个地方。大船的发源地来自滇池周边的乡村,最远的来自于昆阳晋宁县,在那个交通极其不发达的年代,水路是最便捷的通商要道,大船就是最好的交通工具,粮食蔬菜从周边的乡村源源不断地运往省城,石头与石灰等建材从西山脚下运往城区,毛石、公分石、石灰等是那个年代主要的建筑材料。其中,毛石需求量巨大,而主要产地则是西山脚下的几个采石场,它的主要的工人是当时犯了法的社会青年,简称“西采”。 更早一点的工人则是当地村民。

那个“采石场”一直到了近80年代才关闭,如果再炸下去,采石,那西山最高峰有可能倒塌,今天目测危险程度,绝对可能。还有其它地方的采石场,如观音山,海口等 ,也在同一时间关闭。

闲话少说,正文还多。

70年代,围湖造田,砍伐森林,自然生态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结果并不令人满意,这个恶果今天依然难以恢复。

在我的童年印象中,最最深刻的是,一眼看不到尽头的良田,深秋,那低下头的成熟的稻谷金灿灿,沉甸甸,等待那辛勤劳作的农民收割,然后是谷剁一个个在田野中站立,好似那守卫的身影,水鸟在田野中觅食,一群群,飞翔落下,落下飞翔。

当田野中的谷剁消失的时候,绿油油的豆苗已经长出十多公分了,那份繁忙与宁静的成长是那样地祥和,和季节构成严谨的融和,一切的一切!我的长辈们为这个自然的规律付出辛劳。年复一年,这一切就这样延续。

滇池沿岸的居民与周边的居民一样,过着平淡的生活。大观楼长联中的佳句,真实地记录了滇池周边的风景人文图像,山水人物,风味特产。

在很长的时间里,历史好像定格这一独特的环境里,在我懂事印象中,这一图形还实实在在存在于自然中。每日,早,中,由港口发出的客轮准时出发,傍晚,由昆阳,海口返回的客轮平稳地行驶在海面上,返回码头,在那个缓慢发展的年代,客轮的年龄也许出生于旧社会。当时,这是最为便捷的出行方式,选择陆路。兴许要更费周折呢,没有公路,也没有客车。今天发达的公路系统,也是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努力建设才形成的成果。看似近在咫尺的村庄,如果要到达,也许要走上好久,绕路,而水路则是便捷地,当时的实况。

昆明,在当时的时代中也就是一个范围极其有限的城市,一条环城路也就是今天的一环包裹着不足十千米平方的城市容积,其中不少的村庄也在其中。有名的建筑标识廖廖无几,南屏街是主要街道,百货大楼,民族商店,艺术剧院,北端有体育馆,电信大楼,最主要的有一个检阅台,一个宽敞的广场,在重大的节日中是昆明人开展活动的中心地点,其余的街道也就是城市居民的居住地点。

还有一条就是正义路,也代表着昆明当时的繁华地带,最高建筑也就是现在的五层楼高的样子,众多的建筑还是旧时留下来的,特别是很多街道的房子与路面的宽度,基破烂程度在今天实属罕见。

一个破败的城市面貌在相当长的历史中变化缓慢。

一直到了90年代后期,城市的容积与面貌有了质的变化,最近的十多年是这个城市急速膨涨扩张的年代,也就是2000年至现在的2017年。城市的容积达到原城区的几十上百倍,昔日你熟悉的街道与你可认识的地区今天你如同瞎子盲人,陌生得令人害怕,好像你从未在这个地方生活过,一切的一切多么地令人向往又令人生疑,这是真实的繁荣么?我们需要这么多的楼房吗?房地产如雨后春笋似的拔地而起,高楼似魔术般地疯长,房价居高不下,这是真实的中国繁荣景象吗?一切的一切多么真实又多么梦幻。

原本我以为,这一生也就是在中国三十多年前的景况中度过了,贫穷的中国在百年后也许会发达,居住地或许有个瓦房屋顶的就是人生目标,其余吃饱穿暖就阿弥陀佛,至少不会挨饿受冻。在我少年的时候,没有饭吃是经常的,我常常在深夜中瞳孔放大缩小,自我感觉身体在缩放,当时也不知道那是什么情况。

今天,当这么繁荣的景况出现在自己面前,没有饥饿,市面供应充足,没有单一的服装面市,花样繁多的服饰供你选择,高楼林立,当这个繁华真实出现,我怀疑我的人生是否虚度?但是也是指那过去的日子了。

感叹又如何?怀疑又无实际,虚度的贫困的日子已经过去,不变的事实,不变的年龄,你的经历只是一个时代的故事,你的故事苍海一粟,微不足道。放眼前方,放眼未来,精彩纷呈,过好你的每一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