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才女萧红,一个惊世骇俗的女子,敢爱敢恨,与家庭抗争,孤苦出逃,依赖于未婚夫汪恩甲,可能是因为囊中羞涩加上心灰意冷,接受了曾经排斥过的汪恩甲,并同居怀孕。 汪恩甲借口回家借钱还债,萧红已怀孕5个月,却再也等不来汪恩甲,在绝境的时候依然写字画画,无奈向报社求助,遇见了来接济自己的才子肖军,萧红恰好在读报上连载的萧军小说,两人一番晤谈,彼此倾心,火速坠入情网。恰恰碰上那年哈尔滨大洪水,她趁机逃离旅馆,萧红多舛的命运得以稍微安放,和肖军在一起了。 萧红的一生,成也肖军,败也肖军,她迷恋他,可是时间一长,性格差异导致摩擦渐多。加之萧军是主张“爱便爱,不爱便丢开”的,颇能东鳞西爪地留情。两人同居五年多,他在感情上的旁逸斜出,每次都戳得萧红流血、颤栗。 于是萧红遇见了另一个有知遇之恩的鲁迅,在鲁迅关怀下,已在文坛站稳,不再忧心衣食。鲁迅照顾她、爱护她、欣赏她,给她如父如山的感觉,较之鲁迅的妻子许广平来说,萧红确实是鲁迅心里一个特殊的存在,他从不关心许广平是否劳累,却对萧红无微不至。 萧红要去参加个应酬,请许广平找个绸布条束一下头发。许广平拿条粉红色的,放在萧红头上比划着,说:“好看吧!多漂亮!”一旁的鲁迅先生,马上拉长了脸,一点不留情面地呵斥道:“不要那样装饰她……”许广平尴尬得满脸通红,有点无地自容。 后来,与肖军分开,怀着孩子与端木蕻良举办婚礼,是怀着想安定的心情,或许是过够了轰轰烈烈,萧红在婚礼上对胡风等朋友说:“我对他没有什么过高的希求,只是想过正常的老百姓式的夫妻生活。没有争吵、没有打闹、没有不忠、没有讥笑,有的只是互相谅解、爱护、体贴。” 生命最后,爱过的男人一个都没有在身边,骆宾基是她生命里最后一抹绚丽。 在1942,那时的鲁迅已经离世。在香港漂泊的萧红,也剩下了她生命中最后两天,病情危急的她,什么都没说,颤颤抖抖的用她那写过无数人命运的笔写下了最后两个字:鲁迅。而之前,向端木蕻良交代后事的时候,也一再叮嘱,把她葬在鲁迅先生的墓地旁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