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意识操纵》】第四章:意识操纵的基本学说

 福缘吉祥 2019-03-17

第四章 意识操纵的基本学说

 4·1 操纵技巧是封闭的知识

 就许多特征而言,社会意识操纵颇似一场人数不多、组织严密、武装精良的异族人军队反对庞大居民的战争,只是这居民对战争并无准备。有时甚至还说,意识操纵是对“本国人民的殖民化”。在这场特殊的战争中逐渐建立起武器系统,随着对人及其行为的知识的积累,逐渐形成意识操纵的学说。

 4·2 葛兰西的领导权学说

 按照葛兰西的理论,统治阶级的政权不仅靠强制,而且靠和谐来维持。由此可见,国家,不管哪个阶级是统治阶级,均要以力量与和谐作为支柱。和谐达到足够水平的那种状态,葛兰西称之为领导权。领导权并非凝固的、一朝达到就永远不变的状态,而是一个细致的、动态的、不间断的过程。

 按照葛兰西的理论,领导权的建立和破坏是个“分子”过程。它不像阶级力量冲突那样展现,而是看不见地、一点一滴地改变着每个人意识中的观点和意向。

 在建立或破坏领导权方面谁是主要的活动角色呢?葛兰西的回答斩钉截铁:是知识分子。葛兰西写道:“知识分子充当统治集团的'管家’,被用来落实服从于社会领导权和政治管理任务的种种功能。”此外,日趋成熟的为自己的领导权进行斗争的社会运动也在产生自己的知识分子,他们在影响文化核心方面以及争得领导权方面便成为主要代表。

 这就是对葛兰西学说某些要点的十分简要的叙述。

 4·3 心理学说

 葛兰西的学说研究的是社会的人。另一方面,在心理科学范围内逐渐形成的学说,也在研究意识操纵问题。

 4·4 文化的社会动态研究

 第三个意识操纵学说来自跨学科广大领域中获得的知识,这个领域可以叫做文化的社会动态研究。这是关于文化产品:思想、实际信息、艺术形象、音乐作品等是如何形成、保存、传递和接受的知识。

 文化社会动态研究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结论(对我们的问题而言)就是:资产阶级社会与各种等级社会不同,产生了崭新的文化类型——马赛克类型或称拼凑类型。生活在这种文化流中的社会有时称为“喧闹的民主”。

 文化的社会动态研究是个过于广阔的领域,我们只在谈到意识操纵的具体方式和事件时,才去使用它的概念。从这种知识形成的学说中可以得出一个原则论点:如果整个社会需要“洗脑”,需要对社会编制巨大的操纵程序,并切断几代人的健康思维,那就要求摧毁“综合型学校”的学科教育体系,并用马赛克文化代替人文科学文化。

(作者: 谢·卡拉-穆尔扎;译者:徐昌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