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闻道国学:八字命理中五行所代表的常见病症

 闻道国学 2019-03-17

闻道国学风欲起 易学起落几多秋

中华沉浮五千年 世人皆醒事自休

​ 丙丁火代表心与小肠:

主血脉:

1.心悸怔仲、胸闷气短、胸痛、脉结代。(均为气血运行障碍);

2.吐血、衄血、尿血、瘀斑等(均为血液妄行);

3.心悸、眩晕(均为血虚不养心);

主神志:

1.失眠多梦、健忘(均为血虚无以养神);

2.轻则心烦,重则狂躁、谵语、昏迷(热或其他原因干扰心神);

开窍于舌:

1.舌红起芒刺,舌上生疮(火盛);

2.舌紫暗、有瘀斑(血淤);舌卷、舌强、弄舌、语謇、失语(邪阻,舌失控制);

其华在面:

1.面色淡白、恍白(气血弱、阳虚);

2.面色紫暗(血淤);

心与小肠相表里:

1.小便短赤、尿急、尿痛(心移热于小肠)

闻道国学:八字命理中五行所代表的常见病症

在临床中常见到丙丁火的定位常在:

1.脑(如脑缺血、腔隙性脑梗塞等);

2.肾为主的泌尿系(如尿毒症、肌酐高、肾炎);

3.与脑连近组织(如眼:近视、视力下降、头晕眼花等);以上是火弱而受克的表现。推理若旺而无制可能就是脑充血,看见过旺火克金而为脑出血的课例。

再摘抄古籍火太过与不及所表现的病症:

1.火太过------胸中痛、胁支满、胁痛、胸背肩胛间、两臂内痛、身热骨痛、浸淫疮、等。

2.火不及------昏、 悲忘、等。

经络所属(脏腑、循行、受邪反应等)症候:

1.心: 心痛、心悸、健忘、失眠、昏迷、咽干、渴而欲饮、吐血、衄血、说胡话、胁痛、上臂内后痛冷、掌(手心)中热痛、口舌麻木、糜烂、目黄。

2.小肠:少腹痛、腰脊痛连睾丸、尿少、血尿、便溏、耳聋、目黄、颊肿、颈、颔、肩、上臂、肘及臂外后痛酸重、嗌痛颔肿、不可以转头、肩象脱臼样痛、上臂痛的象骨折。

3.心包:胡言乱语、狂躁、嬉笑不休、神志不清、烦心、心中詹詹大动、心痛、掖下肿、肘臂挛急伸展困难、胸肋支满、手心热、面赤、目黄。

4.三焦:肌肤肿胀、腹中涨满、遗尿、尿失禁、目外角痛、颊痛、耳后、肩、臂外侧痛酸胀冷,小指、次指不用、耳暴聋、耳鸣、心胁痛、嗌肿喉痹、汗出。

白沙河注:心包与三焦归火还是归水古代有争议,我根据心包表现脑症较多,三焦表现了泌尿系症状,个人认为应与火有关,故归到火的范围。

庚辛金代表肺与大肠:

主气,司呼吸:1.少气短息、语声低微(功能活动减退);

主宣发肃降:咳嗽、哮喘、胸闷、胸痛(肺失宣降);

通调水道:痰饮、水肿(水液失布);

主皮毛:

1.自汗畏风、易感冒(卫表失固);

2.皮毛憔悴、干燥不润(皮毛失养);

开窍于鼻:鼻塞、流涕、喷嚏(鼻窍失聪);

喉为肺户:喉痒、喉痛、音哑、失音(咽喉不利);

肺与大肠相表里:便秘、泄泻(大肠传导排泄失职);

临床体会金还有一个象------就是血证的代表(弱或被火克时)。从而联想到白虎主血光主丧。思考---是否金是血管的屏障?破坏了它,就等于碰坏了血管而出血了。

闻道国学:八字命理中五行所代表的常见病症

再摘抄古籍金太过与不及所表现的病症:

1.金太过:喘咳逆气、肩背痛、*(臀部)阴(生殖器)股(大腿)膝、踹(腓肠肌)、胫骨等病。

2.金不及:咳、喘等。

经络所属(脏腑、循行、受邪反应等)症候:

1.肺: 肺胀、咳喘、胸闷、胸痛、气短、缺盆中痛、肩背痛、上臂前痛麻木、咽喉肿痛、寒侵则感寒热、伤风则自汗、虚则少气。

2.大肠:便秘、泄泻、脱肛、肠痈、口干、喉痹、目黄、大指次指痛不用、齿痛龈肿、颈肿、鼻衄。

戊己土代表脾与胃:

主运化:

1.腹胀痛、食欲下降、便溏(脾失健运,消化转输功能减退);

2.痰饮、水肿、泄泻、浮肿(脾失健运,水液内停);

主升清:

1.神疲乏力、眩晕、少气懒言(水谷精微不能上输心肺化生气血);

2.内脏下垂、子宫脱垂、脱肛(气虚内脏失于固托);

主统血:便血、尿血、月经过多、崩漏(脾失统血);

主肌肉四肢:肌肉消瘦、四肢萎废(脾失健运,气血化生不足,肌肉失养);

开窍于口:口淡无味、口甜、口腻(脾失健则胃纳呆,失运则湿热留而本味见);

脾与胃相表里:

1.食少、胃胀满(胃失和降);

2.呕吐、呃逆、嗳气(胃气上逆);

3.厌食、嗳腐吞酸(食滞胃脘);4.消谷善饥(胃热)。

白沙河按:临床上土与肝脏病多有联系,如肝炎、肝癌、肝功能异常等。(弱而被木水困);还有发现人元见土多有头晕、脑梗等脑供血不足表现。

再摘抄古籍土太过与不及所表现的病症:

1.土太过:肌萎、足萎、行走颤抖、脚下痛、中满食减、四肢不举、腹满、溏泻、肠鸣等。

2.土不及:留满、痞闷、寒湿、疮痛。

经络所属(脏腑、循行、受邪反应等)症候:

1.脾: 食则呕、胃脘痛闷、腹胀、呃逆、通气则快然、嗳腐吞酸、溏泻、身重困乏、体不能动摇、不能卧、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徵瘕、便闭、黄疸、崩漏、腿膝内肿胀发凉、足大指不能用、舌本强。

2.胃: 胃痛、呕吐、腹胀、狂、疟、打腹水肿、消谷善饥或无食欲、膝膑肿痛、齿痛龈肿、循乳房、腹股沟、大腿前面、小腿胫骨外、足面皆痛、足中指不用、气盛则发热、身前较甚、鼻痛、鼻衄、口歪、咽肿、颈肿。

甲乙木代表肝与胆:

主疏泄:

1.精神抑郁、善太息、急噪易怒(木失条达,抑郁或亢奋);

2.头晕目眩、耳鸣、耳聋、中风昏厥(风阳内动);

3.胁肋胀满疼痛、少腹或睾丸胀痛、乳癖、徵瘕痞块、月经不调(气滞血淤);

主藏血:吐血、齿衄、月经过多、崩漏(血不归藏);

主筋,其华在爪:

1.振颤、麻木、曲伸不利、抽搐、角弓反张、爪甲脆薄(筋失所养);

2.囊缩、疝气、舌卷(寒凝筋缩);

开窍于目:

1.两目干涩、雀目(目失所养);

2.目赤肿痛(肝火上炎);

肝与胆相表里:

1.口苦(胆汁上溢);2.黄疸(胆汁外溢);

3.惊恐、虚怯、失眠(胆气虚,失决断);

临床中木与血管有联系,特别是心脑血管,如冠心病、脑血管意外等。

再摘抄古籍木太过与不及所表现的病症:

1.木太过:易怒、眩晕、胁痛、吐甚、等。

2.木不及:胁肋小腹疼痛、等。

经络所属(脏腑、循行、受邪反应等)症候:

1.肝: 胸满、肋痛、呕逆、痛泻、头痛、眩晕、眼病、抽搐、疝气、腹股沟部痛、遗尿、癃闭、腰痛不可以俯仰、嗌干、妇女少腹肿痛。

2.胆: 口苦、善太息、心肋痛、头痛、颔肿、耳聋、头颈不能转侧、目眩、胆怯易惊、缺盆中肿痛、掖下肿、淋巴结感染发炎、汗出震寒如疟、胸胁肋、胯侧、腿外侧痛热、足小指不能用、面有色素沉着、皮肤不光泽。

闻道国学:八字命理中五行所代表的常见病症

壬癸水代表肾与膀胱:

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

1.小儿五迟、五软、成人早衰(肾精不足);

2.男子精少不育、女子经少、经闭、不孕(生殖功能减退);

3.腰冷痛、畏寒、阳痿、宫寒(肾阳亏虚);

4.潮热、盗汗、遗精、阳强、月经不调、腰酸困(肾阴亏虚);

主水,司二便:1.水肿(气化失常);2.大便滑泻、失禁,小便淋漓不尽、遗尿、失禁(二便失司);

主纳气:虚喘、呼多吸少(肾不纳气);

主骨生髓:

1.头晕、健忘、恍惚(髓海不足);

2.腿软足萎、齿摇(骨失所养);

开窍于耳,其华在发:耳鸣、耳聋、脱发、白发(耳失所充,发失所养);

肾与膀胱相表里,主贮尿、排尿:尿频、尿急、尿痛、尿少(膀胱气化失常);

临床中一些顽固的炎症或类似炎症的疾病常与壬癸水有关。(如阴道炎、宫颈糜烂、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荨麻疹;还见有水(癸、亥)弱的课患有或曾经患有肺结核);考虑水弱或失调可能使机体免疫力失调和适应能力下降故而病情缠绵。有的易友以有无“水”判断糖尿病,我个人认为虽可以,但还是以“土”为敏感指标为好。因为胰腺的解剖在古代脾的位置,功能也与脾有直接关连。

再摘抄古籍水太过与不及所表现的病症:

1.水太过:腹大胫肿、喘咳、寝汗出、畏风等。

2.水不及:干燥、枯槁、癃闭等。

经络所属(脏腑、循行、受邪反应等)症候:

1.肾: 腰痛、口渴、气喘、遗精、阳痿、晨泻、水肿、饥不欲食、面黑、咳血、心如悬若饥饿状、善恐如人将捕之、嗜卧、烦心、心痛、脊、大腿内后酸重痛、萎厥、站无力、足下热而痛、耳鸣、耳聋、视物不清、口热、舌干咽肿痛。

2.膀胱:癫狂、尿频、遗尿、排尿困难、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似折、胯不能曲、掴如结、腓肠肌如裂、即腿后酸重凉痛、寒热、鼻塞、头痛。

移步到评论区留言与小道讨论

吾辈皆为发扬中华文化精髓,勿恶言相赠,若是批评指教,虚心受教,多多益善!闻道国学 算命 命理 闻道国学官网 风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