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简论奇经八脉穴位的应用:

 马世华hgr712gu 2019-03-17

1一、任脉:起于会阴关于督脉。任脉调解阴经气血,为“阴脉之海”。任脉腧穴主要配合治疗少腹、脐腹、胃脘、胸、頚、咽喉 、头等部伤病患。任脉主要反映炋下腹部、泌尿系、及咽喉部的见症。

☯️调理打通任脉的方法:1、 艾灸肚脐(大补)2、在气海附近拨罐(可调五脏六腑)3、常推腹揉膻中(可打通任脉)。

二、督脉:起于小腹内胞宫,下出于体表曲骨,反下过会阴、行于脊柱,上达风府,进入脑内,上行巅顶沿前额下行鼻柱到人中,至上齿的龈交穴。♦️胸椎为督脉的“阳中之阳”,腰椎为督脉的“阳中之阴”。督脉主司生殖系统为“阳脉之海”,主治:神志病、热病、腰抵、背、头及相应的内脏疾病。督脉三海空虚不能上荣充脑则头昏、头重眩晕 、健忘、耳鸣耳聋(脑髓不足的原因)、胺脊酸软、形俯,表现为脊背畏寒,阳事不举,男子精薄、冷,遗精,女子少腹坠胀,宫寒不孕等。

✳️调理督脉的方法:1、拍敲脊柱,手握空拳由下向上拍敲(补益阳气),还可抱团向摇船前后滚动。2、搓长强,顺尾骨向下搓100下  3、腰痛,在腰俞拨罐,

4、揉命门或艾灸或拨罐,5、调三焦揉悬枢穴、脊中穴、多揉天枢穴(脐旁开2指)点揉筋缩穴,椎间盘突出症多揉神道穴(治心脏供血不足)6、刮大椎或拨罐 。

三,冲脉循行路线 

人体奇经八脉之一。冲脉能调节十二经气血,冲脉上至于头,下至于足,贯串全身,为总领诸经气血的要冲。循行部位 :冲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并在此分为三支:一支沿腹腔前壁,挟脐(脐旁开5分)上行,与足少阴经相并,散布于胸中,再向上行,经咽喉,环绕口唇;  一支沿腹腔后壁,上行于脊柱内;一支出会阴下行,分别沿股内侧下行到足大趾间。

✳️‼️冲脉的功能:1☯️、调节十二经气血:当经络脏腑气血有余时,冲脉能加以涵蓄和贮存;经络脏腑气血不足时,冲脉能给予灌注和补充,以维持人体各组织器官正常生理活动的需要。故有“十二经脉之海”、“五脏六腑之海”和“血海”之称。2☯️主生殖功能:冲脉起于胞宫,又称“血室”、“血海”。冲脉有调节月经的作用。冲脉与生殖功能关系密切,女性“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另外,男子或先天冲脉未充,或后天冲脉受伤,均可导致生殖功能衰退  3☯️、调节气机升降:冲脉在循行中并于足少阴,隶属于阳明,又通于厥阴,及于太阳。冲脉有调节某些脏腑(主要是肝、肾和胃)气机升降的功能。本经的穴位 :经脉交会穴 会阴(任脉)、气冲(足阳明经)、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足少阴经)、阴交(任脉)、肓俞、商曲、石关、阴都、通谷、幽门,共14穴。

4☯️、调理冲脉的药物:

 ♦️补冲脉之气:吴茱萸,巴戟天,鹿角胶,龟板,柏子仁,石英,杜仲,鳖甲 

 ♦️调冲脉之气 木香,香附,川芎,益母草,当归,丹参,冬葵子,甘草,白芍,

       牛膝、鸡血藤    ♦️通 冲脉之气:王不留行 

 ♦️补冲脉之血:当归,鳖甲,丹参,川芎,枸杞子,阿胶 

 ♦️活冲脉之血:芦荟,泽兰,卷柏,桃仁,红花,五灵脂,川芎 

 ♦️降冲脉之逆:木香,槟榔,黄柏,石英,龙骨 

 ♦️清冲脉之热:黄芩,黄柏,女贞子,丹皮,白薇 

 ♦️温冲脉之寒:鹿茸,艾叶,鹿角胶,桂心,小茴香,巴戟天,吴茱萸 

 ♦️固冲脉之气:山药,莲肉,芡实,巴戟天,车前子,菟丝子,续断,熟地,桑螵蛸 

四、带脉:管理着通过腰腹之间的经脉,可通过带脉疏通其他经络,起到清热利湿、健脾、调经,行气活血的作用。带脉一旦不佳,则腰部日显肥厚,苗条曲线不再。《奇经八脉考带脉篇》:“带脉者,起于季胁足厥阴之章门穴,同足少阳循带脉穴,围身一周,如束带然。”带脉起于足少阴之正脉,出于舟骨粗隆下方之然谷穴。带脉与肾脏神经系统有关,故带脉强健可以固精、强肾、壮阳。常揉带脉穴可防止内脏下垂,还可减腹赘肉。 

五、阴跷脉:起于足跟内侧足少阴经的照海穴,通过内踝上行,沿大腿的内侧进入前阴部,沿躯干腹面上行,至胸部入于缺盆,上行于喉结旁足阳明经的人迎穴之前,到达鼻旁,经颧部到眼内角,与足太阳膀胱经、阳矫脉会合并行而上行。 

主治五官科系统 、运动系统疾病。

 六,阳跷脉:起于足跟外侧足太阳经的申脉穴,沿外踝后上行,经下肢外侧后缘上行至腹部。沿胸部后外侧,经肩部、颈外侧,上挟口角,到达眼内角。与足太阳经和阴骄脉会合,再沿足太阳经上行与足少阳经会合于项后的风池穴。 1.生理功能:阳跷主一身左右之阳,阴跷主一身左右之阴。同时还有濡养眼目,司眼睑的开合和下肢运动的作用。2.主要临床表现:腿腹肌削,痿痹无力,下肢阴经弛缓或阳经拘急的足外翻,癫狂、嗜睡或失眠,目内眦赤痛,眼睑下垂或两目开合失司,舌淡,苔白,脉虚。 3.病机分析:阴跷脉、阳跷脉行于下肢,维持下肢正常的生理活动。气血虚衰,跷脉失养则腿腹肌削,屡痹无力,行走欹斜或两足瘛疭;跷脉上行至目内毗,阴跷脉、阳跷脉阴阳失调,则嗜睡或失眠;跷脉虚衰,经脉失养,则司眼睑开合功能失司或眼睑下垂;舌淡苔白,脉虚为虚弱之象。4.交会腧穴 :申脉、仆参、跗阳(足太阳经)、居髎(足少阳经)、臑俞(手太阳经)、肩髃、巨骨(手阳明经)、天髎(手少阳经)、地仓、巨髎、承泣(足阳明经)、睛明(足太阳经)。 

 七、阳维脉:“奇经八脉”之一,阳维脉有“维系”人身阳经的功能。 阳维脉联络各阳经,与阴维脉共同起溢蓄气血的作用。阳维脉起于足少阴,发足太阳,循足少阳经上行,至髀枢,行背外肩胛上头,会于督脉。阳维脉从足太阳膀胱经之足外踝下一寸的金门穴开始,再从金门行于足少阳胆经之外踝上七寸腓骨后缘的阳交穴,沿阳陵、中渎、风市,环跳上行,又与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及阳跷脉会于腋后皱襞直上肩胛骨下缘凹处的臑俞穴,又与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会于缺盆中上毖际天髎穴,又会于肩上陷中肩井穴。从肩井穴上头,与足少阳胆经会于瞳孔直上眉上一寸阳白穴,从阳白穴上行直入发际0.5寸头临泣穴、神庭穴旁开3寸本神穴、从临泣穴上行1寸目窗、再后行1寸正营穴,循行枕骨下风池直上1.5寸至脑空穴。从脑空穴下行至耳后大筋外端风池穴,又与督脉会于项后风府、哑门穴。 全脉共计23个穴位,其中有10个穴位是分布于脖颈、头部的。因此,♦️一旦阳维脉发生不通的情况,人往往会感觉发冷、发热、外感热病等症。除此之外,偏头痛、胁肋痛、耳鸣、耳聋、面神经炎、肩周炎、甲状腺炎等症状的出现,也都与阳维脉脉络不通有关。 利用阳维脉治病的效果非常直接而迅速,且不仅仅限于感冒等头肩问题,因其还联系到腰脊、下肢,对治疗这些部位的病痛也同样颇为有效。调理阳维脉不仅有助于治疗各种疼痛等小问题,对于一些情志之症,也同样颇为有效。比如,女性会因为内分泌的改变而出现心烦气躁、脾气暴躁等情况,这时完全可以通过按摩阳维脉来缓解,特别是那些因更年期出现的疲惫、抑郁、焦虑等不适的女性,只要平时经常用按摩槌或空拳敲打阳维脉,就可改善这些不适。当然,有针对性地按摩会更理想。♦️在按摩的时候,可以从手臂背侧的外关穴(腕背横纹上2寸开始,按到它有酸胀感。这时要多揉多按,直到酸胀感消失然后双手对搓至手心,,放到腋下向前胸搓擦,慢慢向腹部移动,直到肚脐水平的地方停止。 这样反复进行,以手掌根用力。多做几次就会感觉气缓胸宽,心情也舒畅多了。为什么调理阳维脉对于情志问题也有帮助呢?因为情志气郁就是气火过旺,阴阳不能相维,所以敲打阳维脉让其全线通畅,自然就有助于情绪上的疏散。♦️阴维交会穴:金门(足太阳膀胱)、阳交(足少阳胆)、臑俞(手太阳经)、天髎(手少阳经)、肩井(足少阳经)、头维(足阳明经)、本神、阳白、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足少阳胆经)、风府、哑门(督脉) 

八、阴维脉:记载“阴维起于诸阴之交,其脉发于足少阴筑宾穴,为阴维之都,上循股内廉,上行入少腹,会足太阴、厥阴、少阴、阳明于府舍,上会足太阴于大横,腹哀,循胁肋会足厥阴于期门,上胸膈挟咽, 与任脉会于天突、 廉泉,上至项前而终。”这段话详细地描述了阴维脉的循行线路,筑宾穴就在内踝向上5寸的地方,而沿着筑宾穴向上到大腿的内侧,然后再进入腹部,从胸部穿过,在颈部与任脉相交会合,整条经脉总共有14个穴位。 阴维脉联系着人体的心包和腹部,所以,一旦人的阴维脉出现了问题,人体往往容易出现心痛、胃痛、胸痛、肚子痛等病症。因为阴维脉主要是用来维系人体血液的循环,而心主血,阴维脉不足,即血不足,而心失所养,自然也就心胸隐痛了。此外,忧郁、心神不宁、精神疲惫等表现也多与阴维脉失养或不通畅有关。 ✳️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可以通过按摩对阴维进行养护,也可以以按压或者敲打。☯️养护时阴维脉与阳维脉要两者结合共同完成,使人体的正常循行更加的顺畅,效果会更好,另外,在手厥阴心包经上有个叫内关穴 的穴位,它直接通于人体的阴维脉,位置就在手腕的内侧,掌长肌财与桡腕届肌健中间“两筋间”。虽然说它属于心包经,是心包经经水流通的脉络,但因其通于阴维脉,所以它这里如果不通,阴维脉处也必然不得而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