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数据解读:流感之战里,它的作用不容忽视

 洞天禅悟 2019-03-17

图 1:2017.08-2018.09 全国(除港澳台)季节性流感发病及死亡曲线

数据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原国家卫计委)公开数据

在流感流行期间,丁香园大数据团队对医生用户站内信息进行了挖掘,了解到一些有趣的现象:

在这一轮流感浪潮中,谁是医生关注的焦点?在实际诊疗中,医生的选择是什么?

5 年来最严重的流感

本次暴发的流感是最近 5 年最严重的流感。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原国家卫计委)官网公布的最近 5 年的流行性感冒发病数据(见图 2),2017 年 12 月-2018 年 1 月的总发病人数约 40 万,是上年同期的 5 倍之多。

图 2: 2013-2018 年 1 月流行性感冒发病人数

数据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原国家卫计委)公开数据

该年度因流感死亡的人数也创下新高,截止 2018 年初,已有超过 60 人因病死亡。

疫情暴发的速度之快、危害之大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那么医生们通过网络学习获得流感治疗药物相关信息的情况如何呢?

流行越重,搜索越多

根据丁香园大数据的统计结果,随着流感疫情的波及面增加,医生对流感用药的关注程度就越高(见图 3)。

图 3:三大类流感相关药物的搜索热度

数据来源:丁香园大数据团队

1.奥司他韦成为「最大热搜」,不容忽视

来自丁香园用药助手后台数据显示,2017 年 12 月~2018 年 1 月,奥司他韦说明书及其他相关说明等信息的查看次数急剧增长,1 月的查看频次超过 10 万次。

2.其他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同为指南推荐药物,但受关注较少

也并不是所有的《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8 年版修订版)》推荐药物都成为关注热点,帕拉米韦和扎那米韦关注的用户非常少。

3.传统抗病毒药物观念难改

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作为传统的抗病毒药物,在这次流感中也得到很高的关注。

另外,虽然并没有列入推荐名录,但以利巴韦林为代表的一类常用抗病毒药物,1 月的查看次数为 3.6 万次,为全榜次高搜索类目(见图 4)。

图 4:抗病毒药物的总体搜索热度

数据来源:丁香园大数据团队

值得关注的是,连花清瘟等中成药在 12 月~1 月份的关注度也出现高峰,查看次数也随着流感的暴发有所增加(见图 5)。

图 5:与流感相关的中成药搜索情况

数据来源:丁香园大数据团队

实际用药情况隐含问题

在实际诊疗中,医生是如何选择流感用药的?

虽然在新颁布的《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8 年版修订版)》中,有明确的指引,但事实上,对于诊疗开展的时机,依然有不同的实际操作。

1.尽早使用,重症使用

重症或有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尽早给予抗流感病毒治疗,不必等待病毒检测结果。

抗病毒治疗的最佳时机为发病 48h 内,发病 48h 内进行抗病毒治疗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发病时间超过 48h 的重症患者依然可从抗病毒治疗中获益。

而对于非重症且无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患者,在发病 48h 内,在评价风险和收益后,也可考虑抗病毒治疗。

由于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不一和药物供应等现实问题,实际上,在临床上给药偏好,医生仍存在不同的看法(见图 6):

图 6:临床流感给药偏好调查

数据来源:丁香园大数据团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