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头寸对冲应该算是期货反向跟单里边资金利用率最优,风险最低的一套策略了,尽管收益有所下降、但是曲线胜在稳定平滑。 运营反跟的队伍中,有很多对交易认知比较深的朋友,都会对这个方法进行一定的考量和摸索。然而想上这座山并不是那么容易,拦路虎不在少数。大多数的人都被困在了处理净头寸的问题里。举个例子说明,假设交易手数足够多的情况下,如何解决净头寸实时变化的问题?毕竟谁也预测不到交易员什么时候开仓或者什么时候平仓,数据中的净头寸肯定随着交易员数量的增多、交易手数的增多、交易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变化。即使出现了净头寸,怎么样跟,用什么比例去跟,而且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用动态的仓位跟随动态的净头寸,还是固定的仓位跟随动态的净头寸? 关于如何构建有效处理净头寸的解决方案,在今天这篇文章里我提两个还不成熟的想法和建议,希望大家共同研究探讨。 前端方案 关键词:净头寸轮回、盘手利用率轮回、积分制; 1、先对常规的净头寸出现做一个描述:在限制交易员高频的前提下,假设我们盘手数量足够,从固定的工作时间开始交易,跟单实盘的仓位必然是从无到有,经历多空比例的厮杀之后,出现净多单或者净空单,截止到这里,第一轮的净头寸周期基本上到了结束的时间。然后再伴随时间、行情的变化,在不同的周期内,交易员开始根据主观分析无序的开平仓操作,然后逐渐的打破后台原本相对平静的净持仓,从第一周期的净头寸阶段重新轮回,并开始第二阶段的净头寸周期。 2、根据以上的场景还原,我们可不可以在前端盘手的层面进行处理?比如说降低操盘手的交易频率,假设每天交易3手,从原理上推测的话,理想中的净头寸周期应该为3次左右,甚至会更少。这样的话,很大程度上规避掉了净持仓数量不断变幻、周期不断轮回的难题。 3、本身期货反向跟单招聘操盘手就是激发他们的赌性,并将众多的差异化集中起来追求“二八定律”,即大多数人的决策在盘面中都是错误的,我们反其道而行之。当然了,百分百还原每一个交易员真正的实盘状态,还需要看我们的管理方式。曾经有一个朋友采用积分制的办法,在有限的条件中无限加强小白的奖惩水平。但是这条制度的缺陷过于极端,造成了极高的员工流失率,每个盘手使用周期基本上不足半个月,甚至是三五天,毕竟每个盘手开仓一次的成本足够大。而且亏损的盘手属于一次性报销的那种,而对于初期盈利的交易员则是等到他们亏损过后再报销。 后端的算法处理 关键词:数据归纳总结、数据动态化处理、数据利用模型 1、这就相当于在后台交易数据的基础上构建一套完善的集总结、精准分析、定点突破策略。 2、在前几年朋友做配资的时候,我们曾经利用他们的后台数据做过一些列的算法模型。首先我要做一个声明,这些算法并不存在人为的主观干预和扭曲,而是在客观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公式化处理。 3、以时间变化为横轴、头寸数量为纵轴,构建一条周期变化的曲线,类似于我们账户的资金曲线。其中的时间变化一定是我们交易员开始工作直到结束交易为限;通过这个坐标,我们可以明确的看到一个有意思的东西,并根据这个净头寸出现的时间直观的发现庄家思维。 4、在坐标分析的基础上,加入多空力量对比,净头寸与实盘相对运动以及相对静止的跟单比例。 今天周末,约了几个朋友喝茶,回头再继续聊。 |
|
来自: 昵称48593643 > 《微信15821836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