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天吃的降糖药,你真的懂它吗?一文全面解析

 中医360 2019-03-17

对于糖友来说,每天离不开的就是降糖药,可现在的降糖药种类繁多,即使是老糖友也很难搞清楚自己吃的降糖药是怎么起作用的,也不知道它会有什么副作用等。针对这一情况,接下来,小编就为广大糖友们全面解析目前七大类口服降糖药,让所有糖友可以全面了解降糖药。

降糖药主分七类 带你分类读懂它

目前来说,按照作用机制来分,降糖药主要分为七大类:胰岛素促泌剂、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GLP-1受体激动剂、DPP-4抑制剂、SGLT-2抑制剂,另外还有若干类复方药物。

第一类:促胰岛素分泌剂类

1、格列奈类

格列奈类药物也属于胰岛素促泌剂,其“快开”作用显著增强进食后早时相胰岛素分泌,从而控制餐后高血糖。

代表药物:瑞格列奈片

降糖原理:

格列奈类药物为非磺脲类的胰岛素促泌剂,主要通过刺激胰岛素的早期分泌有效降低餐后血糖,具有吸收快、起效快和作用时间短的特点。

适应症:


用法用量:

口服,在医生的指导下从最小剂量开始服用。

不良反应:

1、低血糖

2、胃肠道反应如腹痛、消化不良、腹泻

禁忌症:

1、对本品有过敏史、有重度肝功能损害的病人;严重酮症,糖尿病性昏迷或昏迷前期,1型糖尿病患者;

2、妊娠妇女或有妊娠可能的妇女;

3、严重感染,围手术期,重度外伤患者;

市场参考价:

2、磺脲类

磺脲类药物直接促进胰岛素分泌,能起到强大的降低血糖的效果,是糖尿病治疗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口服降糖药物之一。

代表药物: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

降糖原理:

磺脲类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体内胰岛素水平。

适应症:

用法用量:

口服,在医生的指导下从最小剂量开始服用。

不良反应:

1、可有腹泻、恶心、呕吐、头痛、胃痛或不适

2、体重增加、低血糖。

3、少见而严重的有黄疸、肝功能损害、骨髓抑制、粒细胞减少 (表现为咽痛、发热、感染)、血小板减少症(表现为出血、紫癜)等。

禁忌症:

1、1型糖尿病人;

2、2型糖尿病人伴有酮症酸中毒、昏迷、严重烧伤等;

3、肝、肾功能不全者,白细胞减少的病人。

4、对磺胺药过敏者;应用咪康唑治疗者;

5、孕妇及哺乳期。

市场参考价:

第二类、双胍类

双胍类降糖药可以抑制肝糖元异生,减少葡萄糖的来源,增强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抑制胰高血糖素的释放。

代表药物:盐酸二甲双胍片

降糖原理:

双胍类的降糖原理是抑制糖异生,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促进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改善机体的胰岛素敏感性,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适应症:

用法用量:

二甲双胍起效的最小剂量是500毫克每天,最佳有效剂量是2000毫克每天,成人最大推荐剂量是2550毫克每天。

不良反应:

二甲双胍的主要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多出现在治疗的早期,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大多数患者可以耐受或症状消失;应对措施为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适时调整剂量。

禁忌症:

1、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未纠正者禁用双胍类药物;

2、严重肝功能不全患者;肾功能不全患者禁用;

3、低氧状态:心衰、慢阻肺、肺心病等患者禁用;

4、暂不推荐孕妇使用,哺乳期妇女慎用;

5、接受外科手术和碘剂X线摄影检查前后48小时暂停服用。

市场参考价:

第三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这类药主要降低餐后血糖,是老年人首选用药,吃这个药一定要和第一口饭一起嚼服。

代表药物:阿卡波糖片、伏格列波糖

降糖原理: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通过竞争性地与α-葡萄糖苷酶结合,抑制该酶的活性,从而减慢糖类水解为葡萄糖的速度,同时减缓小肠对葡萄糖等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达到降低餐后血糖的作用。

适应症:

用法用量:

餐前即刻整片吞服或与第一口饭一同嚼碎后服用,不过,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中的各药物都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从小剂量开始服用,切不可擅自调整药物剂量。

不良反应:

1.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如腹胀、排气多等;

2.单独服用本类药物通常不会发生低血糖。

禁忌症:

阿卡波糖类:

1、阿卡波糖不能作为1型糖尿病的主要疗法;

2、妊娠或哺乳期的妇女;

3、严重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腹泻、慢性胰腺炎及烟酒过度嗜好者;

4、个别病人,尤其是在使用大剂量时会发生无症状的肝酶升高。

伏格列波糖: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者;

2、炎性肠病,结肠溃疡等;

3、妊娠或哺乳期的妇女;

4、对该药物或其成分过敏者。

市场参考价:

第四类、胰岛素增敏剂

胰岛素增敏剂,又称“胰岛素增敏因子”,它是一类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PPAR)的激动剂,增强人体内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胰岛素充分利用的特殊物质。

代表药物:罗格列酮、吡格列酮

降糖原理:

通过高选择性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活化受体(PPARγ),降低胰岛素抵抗,增强胰岛素作用,从而达到降低血糖效果。目前常见品种为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

用法用量:

初次服用药品或剂量增加后要观察不良反应,需要谨慎服用。

不良反应:

水肿、低血糖、体重增加

禁忌症:

1、心脏疾病、肝或肾功能障碍;

2、严重骨质疏松和有骨折史;

3、孕妇或有可能妊娠的妇女。

市场参考价:

第五类、DPP-4抑制剂

DPP-4抑制剂通过影响胃肠道对血糖代谢的调节而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这是从“肠”计议的一种降糖新药。

代表药物:利格列汀、西格列汀、沙格列汀、阿格列汀和维格列汀

降糖原理:

GLP-1在体内易被DPP-4酶降解,迅速失活,因此通过给予DPP-4抑制剂同样可以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

用法用量:

口服,服用次数少,遵循小剂量服用药物的原则。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不良反应:

1、眩晕、头痛、多汗、心悸

2、背痛、关节痛、四肢疼痛

3、皮肤及皮下组织异常

4、上呼吸道感染、头痛、咳嗽

5、胃肠道反应

禁忌症:

1、不能用于l型糖尿病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

2、禁用于对利格列汀有过敏史,诸如荨麻疹、血管性水肿或支气管高敏反应的患者。

市场参考价:

第六类、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类

胰高血糖素样肽-1,简称GLP—1,是新一代降糖药物,需皮下注射。

药物代表:短效制剂:艾塞那肽、利西拉来,长效制剂包括利拉鲁肽、艾塞那肽缓释剂

降糖原理:

GLP-1受体激动剂通过激动GLP-1受体而发挥降低血糖的作用。

用法用量:

起始剂量为每次5微克(μg),每日二次,在早餐和晚餐前60分钟内皮下注射。

不良反应:

胃肠道不适或轻中度的恶心;因注射带来的注射部位的不良反应。

禁忌症:

对艾塞那肽或本品其它成份过敏的患者。

市场参考价:

第七类: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类

SGLT-2抑制剂是一种很另类的血糖清道夫,它是通过自己的工作让葡萄糖通过“下水道”——肾脏排泄掉,从而达到降低血液中葡萄糖的目的。

代表药物:达格列净、恩格列净和坎格列净。

降糖原理:

SGLT-2是一类特异性分布在肾脏近曲小管S1段的葡萄糖转运体,其生理功能是负责约90%葡萄糖的重吸收,SGLT-2抑制剂可以增加肾脏葡萄糖的排出量,从而达到改善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状态。

用法用量:

根据血糖控制的需求和是否耐受可调整至最大剂量10 mg、300 mg和25 mg,每日一次口服。

达格列净和恩格列净餐前或餐后均可服用,坎格列净需要在第一次正餐前口服。

不良反应:

生殖泌尿道感染,多数为轻度到中度感染,抗感染治疗有效。

禁忌症:

暂不推荐儿童青少年及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中无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