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热时事|埃塞俄比亚空难,这个世界的网络暴力就从未停止过

 昵称32649950 2019-03-18

前几日,埃塞俄比亚空难,机上157人无人生还,包括8名中国乘客。

这8名遇难的中国同胞中,有一个来自浙江的女生,97年出生的她还未满22周岁,这次的非洲之旅,是她和男友约定好,一起去看长颈鹿。

事发后,遇难女生的微博、学校、照片很快都被曝光。

围绕这场空难中罹难的一个浙江女大学生之死,社交媒体上出现了两种极端而刺耳的声音:

一种是,女大学生社交账号被曝光后,有些网友跑到其微博底下留言,但这些留言非但没有丝毫怜悯,反倒散发出一股仇富、仇美的味道。

最具代表性的言论是,

“当我看你住着几千块钱一晚的酒店、每天锦衣玉食、看个长颈鹿要去,而且马上可以去非洲肯尼亚的时候,虽然我不会幸灾乐祸,但也绝对同情不起来。”

另外一种论调——一些人疑惑,媒体为什么要追踪、报道这个逝去的女大学生:

逝者已矣,生者悲痛,追踪逝者的生前身后事,是一种不仁慈、不厚道;而且,遇难的中国人不只她一个,为什么偏偏“揪着她不放”?

媒体短评

别把媒体报道埃航遇难女生,轻易归结为“消费热点”

作者/王言虎

有钱有颜还能出国旅游,所以遇难就不值得同情,这是以泛道德化评判的方式反道德,不值一驳。

而女孩遇难后,媒体要不要对她进行跟踪报道,甚至对其生前的生活轨迹进行一定的还原?这又涉及灾难报道与逝者报道的伦理问题,恐怕绝非一句“你侵犯了逝者隐私,请住手”就可以讲通的。

媒体对逝者的报道力道与分寸,值得被探讨。但动辄将媒体涉及逝者的报道轻易归结为“消费死者”,还近乎粗暴地谩骂,也只能是伪人道主义——这误判了媒体职责,也误读了“消费”二字的意涵。

对媒体而言,报道真相就是最大的伦理。这里的“真相”,必须应与事件本体关联,它可能指向对灾难肇因的廓清,也可能旨在呈现关怀、警示世人。在涉灾难的报道里,难免会牵涉到死者或伤者,只要“行之有制”,就无可厚非。

对公众来说,也不必把“消费逝者”的外延扩大化。并不是什么呈现都是消费,消费的本质目的不在于呈现逝者背后的真相,而在于以此为手段换取私利——包括注意力经济。那种为了流量而对逝者失去起码的尊重、对生命没了应有的敬畏,多半是连着消费的意图。但认为那种严肃求真的报道也是消费,那只会是伪人道主义。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媒体报道必须做好真相还原与遇难者隐私保护的问题。这意味着,媒体人要提高自身素养,严格以新闻专业主义操作选题,避免传播过程中给逝者及其家人造成二次伤害。

不要把逝者报道想象成洪水猛兽。负责任、有同情心的媒体在灾难面前,不会看热闹,不会去消费热点,而是会始终怀着一份人道主义精神,为公众提供真相,呈现关怀。(有删改)

同类事件

郑州空姐遇害案,受害人的照片也被广为传播,一些人也质疑她的美貌和晚归,甚至有知名自媒体在推文中写出黄色下流的片段,引起轩然大波。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可能都要面对这样的处境:一个人一旦意外去世,成为新闻的“主角“,他(尤其是她)的微博微信,就会成为素材,暴露在公众眼前,并且任人评说。

泰国普吉岛游船翻船事故,40余名中国游客在事故中不幸遇难。

在报道事故相关信息的媒体下,有网友用“活该”来形容逝者。

在他们看来,只要出国旅行就是死有余辜。

深度思考

仇富——社交媒体的网络“新暴力”

每个人的生命都裸露在互联网上,只不过还没有受到审视罢了。

一个人不幸遇难之后,他(她)就会遭遇自己的第二次死亡,而且毫无还手和反驳之力。

在中文互联网世界,这通常是一种来自网友的审判,会让不幸的人变得更加不幸,让弱者承受更多的伤害。空姐打专车被杀害,埃航女孩遇难后遭受攻击,其实都反映出社会上一直存在的恶意。

那些攻击者的心理,很值得琢磨。这里当然有“嫉妒”的存在,但是奇怪的地方在于,人们通常会嫉妒自己身边的人,甚至越是亲近就越有可能嫉妒,反而很难对不相干的人产生嫉妒心。

这里也有“仇富”的存在,但是在网上,那些攻击者很有可能崇拜更富有的马云、王思聪。遇难女孩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她在微博上晒出的“幸福”,爱情、美照,出国游、五星级酒店,距离普通人并不太遥远。

是那些攻击者可能认为自己应该获得的,也能够获得的,但是却还没有获得。

攻击者的仇恨心理就此产生。在社交媒体时代,几乎每个人都在向世界展示“更好的自己”(夸大的自我),人们知道自己的展示有浮夸的成分,但是大多数时候却会认为别人晒出的幸福是真实的、值得羡慕、甚至嫉妒的。

朋友圈只有“点赞”的功能,但是有多少人在礼节性地点赞的同时,心里却有连自己都没有觉察到的恨意呢。

人们使用网络流行词“拉仇恨”的时候,当然是半真半假的玩笑,但是在最深处却也是写实主义的。那个仇恨可能是轻度的、肤浅的,却也是无比真实的。

除了仇恨外,还有一种更普遍的冷漠。苏珊·桑塔格在《关于他人的痛苦》,研究了很多战争照片。她注意到,在大众传媒时代,战场的照片经常被登在报纸上,读者从最开始的震惊,也变得越来越麻木,人们对“他人的痛苦”,越来越失去感同身受的能力。

社交媒体时代新的仇恨和冷漠结合在一起,就成了大部分网络暴力的底色。这也能够理解,很多人为什么会莫名其妙地攻击那些和自己无关的人。

我们失去了对受害人处境的感受,而更加注重自己的“快意”。

几年前,很多人还信奉“围观改变中国”的理念,人们期望网民能够形成某种舆论力量,惩恶扬善。但是现实的荒谬之处在于,它有时候也会把恶意集纳起来。

有了网络,就有了“网络暴力”。

小话题

对于这次事件,

你有什么看法呢?

欢迎留言和我们讨论哦~

//////////

-对话框回复“晚安”,领取你的晚安日签-


 声明  本文部分素材来源于一图一材,如存在文章/图片/音视频使用不当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 你可能还会喜欢 —

— 快速提分,贴心陪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