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蒹葭在春风中摇曳

 吴三元晒书台库 2019-03-18

吴三元

    越老似乎越对“逛田野”产生了兴趣,而且是徒步独自的“逛田野”。其间,我对“蒹葭”,也就是“荻”和“芦苇”,产生了深深的喜爱之情。

    今年的三月中旬,我坐3路车去“逛”棠棣金龙村。其前得知,金龙村是很有故事的地方,金龙村地理地貌也是很有意思的地方。1组金家陇就是现在的河德集镇,上世纪60年代安应公路改道,原河德集镇上迁到金家陇,金家陇就被河德取代了,但金龙村犹存。金家陇和八里泵站上的乌龟咀(河德桥)对峙,就如武汉的龟山、蛇山锁大江一般,紧紧锁住白兆山南麓东侧计99条冲的水进入涢水。而金龙村的4个组,从1组金家陇开始,纬度成递增地分布在4条山岗的最南端(每组占据着一条岗头),紧接金河大畈。是天,我从金家陇(113.6395/31.21682)岗(烟应公路)过冲,到2组寿子塆(113.63668/31.21743),再顺山岗上行到岗顶,过2个冲到4组山岗,南行,下到叶家塆(113.62975/31.22339)。过冲回逛3组聂李塆(113.63195/31.22140)的时候,在金河大畈间的机耕道上,看到路北侧有一段的“蒹葭”在春风中摇曳。经过寒风和冰霜的侵蚀和吹拂,虽然穗絮几乎没了,但以其沧桑更加的令人回味流连。几千年来,就如哨兵一样,年复一年地坚守在安陆的大地之上。

金龙村金河大畈蒹葭  吴三元摄

         提起“蒹葭”,不得不说风靡大陆的琼瑶热。我记得当时废寝忘食地看小说《在水一方》,对“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印象十分深刻。但就不知“蒹葭”为何物。

    再说“蒹葭”,就要说风靡全国的《芈月传》。芈月历经魔乱,小的时候,就有歌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此时,我知道“蒹葭”是草本植物,但是到底什么是“蒹葭”,既谈不上来,也指认不清。

    喜爱“蒹葭”,就是缘于学习研究《诗经》和对于“蒹葭”的感性认识。去年9月,我买了本残本的《诗经》(赵逵夫评注)。说残本,是因为没有305首,只是节选。但是我就是看好这本书,因为其“注释”和“品评”很开人的脑洞。

    “注释”说:“蒹”就是“荻”;“葭”就是“芦苇”。

    “品评”就很是耐人寻味。

    《诗经·国风·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经·国风·周南·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在整个《诗经》305首中,只有以上两首诗可以类比。虽然地域不同(秦、周南),具有“北”、“南”千里之遥差,但很具有“同一性”、“同质性”、“同源性”。取“男欢女爱”这个人类永恒的话题;道说《牛郎织女》这个中华民间美丽的传说,史有“秦人之祖”的“天河说”,睡虎地出土的秦简有《日书》专载的“天汉说”。辩证地看,“天河”、“天汉”就这样有机地联系起来了。秦始皇南巡云梦泽的盛大祭祀,史说是祭“舜祖”,但祭“秦祖”不能说不是主要因素。

    “蒹葭”,就是荻、芦苇。其在我们这里到处都能够生长,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物种。但是,其生存历史却是太悠久太悠久了,其以顽强的生命力与大地共命运,承载着太多太多的历史。

    下面,就将去年下半年作田野考察得到的关于“蒹葭”的图片摘要如下。

    2018年10月16日棠棣务丰:

务丰村包子山稻田埂蒹葭  吴三元摄

务丰村包子山塘坝蒹葭  吴三元摄

务丰村包子山库港蒹葭   吴三元摄

         2018年10月27日汉口江滩:

汉口江滩蒹葭  吴三元摄

汉口江滩蒹葭 吴三元摄

汉口江滩蒹葭 吴三元摄

汉口江滩蒹葭 吴三元摄

    2019年1月23日木子曾毛:

曾毛村迭水闸郑河渠蒹葭 吴三元摄

    2019年1月24日木子群力:

群力村郑河渠蒹葭 吴三元摄

群力村郑河渠蒹葭与狗 吴三元摄

群力村郑河渠蒹葭 吴三元摄

    2019年1月26日棠棣松林:

松林村杨家塆冲蒹葭 吴三元摄

松林村杨家塆冲蒹葭 吴三元摄

松林村松林冲桥蒹葭与女人 吴三元摄

    2019年3月13日棠棣金龙:

金龙村金河大畈蒹葭 吴三元摄

安陆有文字记载的是西周郧国。郧国是西周封地,“汉阳诸姬”之一,按照《春秋左传》等史籍记载的历史事件和历史故事,我们推断郧国封地,就在在涢水与大富水之间。南临广袤浩瀚的云梦泽(古称“汉”),西南与轸国,西与楚国,北与曾国、随国,东北与贰国等连接。

追溯源头,安陆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乐土。安陆北纬31度的自然区域,决定安陆是动物、植物的生存天堂;安陆“汉阳之地”(古云梦泽史籍称之为‘汉’,水北陆地史籍称之为‘阳’),决定安陆是人类繁衍畅所;安陆自然、地理区域,决定安陆自古就是人类迁徙辗转的重要通道,是楚国公元前701年“蒲骚之战”以后,进军“汉东”,进出“淮河流域”的主要战略通道。这些,说明安陆这个“泽北安全的陆地”,自然历史十分久远,人文历史十分丰厚,是同人类发展历史“共唱和”的区域,是“安居思进,陆通致远”安陆精神的核心内涵。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原院长王玉德教授是这样道论安陆历史:“安陆是有两三千年古文化底蕴的古县城,其历史还可上推到新石器时代的聚落时期。六千年前的安陆人与京山屈家岭人、天门石家河人、襄阳雕龙碑人都有亲缘关系,构成了鄂北云梦泽北沿的文化带,是文化的摇篮,文化的交融之地,在中华文明发生的历史中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蒹葭是一个古老的物种,安陆又是古老的安全陆地,因此,加强对蒹葭的保护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则有传承文化的历史功效。安陆辛榨乡高庙山按照地理位置和地域状况看,是云梦泽泽北第一山,《诗经·汉广》是先古之人立于高庙山上的绝唱,而《诗经·蒹葭》中的“蒹葭苍苍”又是安陆千古不绝之物,可以说,不亚于银杏的历史意义。用最平常的“芦苇”之物,提升千古的“蒹葭”情愫,何乐而不为呢?

二则有乡村振兴发展的现实功效。安陆是蒹葭生长的乐土,象汉口江滩一样,建设蒹葭游乐场所是完全可行的。以线布点,以点成块,一块成景。如棠棣务丰村高家都塘对面的包子山就是个极好的地点。首先,其交通方便,就在3路车的通道上。其次位置优越,就在八里自来水西侧,八里河坝南侧第一冲的入水口。第三,周边基本有荒的表象。

三则有以小博大之利益功效。蒹葭虽然古老,但遍地都是,基本投入不大,可以采取纯天然的方式起步,只要整体做好规划则可。

蒹葭,我心中的女神!我会用血液里残存的野性,为你歌来为你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