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世民为何爱马成癖?

 山地之仔 2019-03-18

历史上著名的一代贤君、军事家和政治家李世民,在位二十三年,励精图治,开创了有名的“贞观之治”。大唐立国之初,天下并未一统,李世民常常挂帅出征,消灭了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等军阀和起义军。李世民武艺高强,胆气过人,带兵打仗常常身先士卒,冲锋陷阵,鼓舞三军士气。李世民在马背上打的天下,这自然包含了战马立下的无数功劳。

李世民生长于边陲,自幼练习骑射,弓和马从来不离身,天下太平了以后,他还下令大画家阎立本将这六匹名马画出来,由雕刻名家镌刻于自己的陵寝石壁上,这些石马生动逼真,雄壮有力,造型粗犷,质感强烈,各有风采,或原地待命,或徐步前行、或冲锋陷阵,或奔腾跳跃,就是后来有名的“昭陵六骏”,也是李世民爱马、嗜马的真实写照。他们名字分别是飒露紫、拳毛騧、青骓、什伐赤、特勒骠、白蹄乌,每一匹马都有其特殊的经历过往。

飒露紫

飒露紫是当时突厥语的音译,在突厥语是“勇健者”的意思。李世民与王世充在洛阳邙山的一次交战中,和随从将士失散,只有将军丘行恭一人紧随其后。逃亡之时,一条长堤横在面前,后面追击堵截的王世充骑兵又一箭射中战马“飒露紫”要害,在这危急时刻,李世民和丘行恭一起“巨跃大呼,斩数人,突阵而出,得入大军。”回到营地,丘行恭为 “飒露紫”拔出胸前的箭之后,“飒露紫”因为伤势太重倒下去了,这让李世民心痛不已。

拳毛騧

它周身旋毛卷曲,雄壮有力,矫健善走,马蹄大速度快,是西域进贡的良马。

后来窦建德旧部范愿、高雅贤怀着推举刘黑闼为首领,在河北一带起兵反唐。他们打败了唐朝著名将领李勣,俘虏了勇猛过人的唐将薛万彻、薛万备。不到半年时间,收复了窦建德原来在河北一带占据的大部分土地。武德四年十二月,李世民又一次奉命出征。他采用坚壁挫锐,断粮筑堰的办法,逼迫刘黑闼率两万骑兵南渡洺水,与唐军殊死决战。这次战斗打得相当激烈,李世民身先士卒,猛冲敌阵,“拳毛騧”竟身中九箭 (前中六箭,背中三箭),战死在两军阵前。

白蹄乌

白蹄乌在突厥语中有“少汗”的意思,只有立了功勋的战马才能有这样的荣誉称号。

大唐立国之初,割据兰州、天水一带的薛举、薛仁杲父子大举进攻,与唐军争夺关中。唐高祖李渊封李世民为西讨元帅,出兵抗击。一次战斗中他催动“白蹄乌”身先士卒,衔尾猛追,一昼夜奔驰二百多里,把薛仁杲败军围定在折慧城内,扼守关口要道,迫使薛仁杲率残部开城投降。正是这次大战的胜利奠定了唐王朝立足关陇的政治经济基础。

特勒骠

此马毛色黄里透白,喙微黑色。研究者认为,“特勒”是突厥汗国的高级官号之一。“唐太宗以突厥‘特勒’官号来命名自己的坐骑,不仅仅是为赞扬名品良种的骏马,更重要的是以突厥赞美英雄、勇士的风俗来纪念和炫耀自己的辉煌战绩。

在消灭宋金刚、寻相、尉迟敬德等刘武周势力中,李世民骑着“特勒骠”,曾一昼夜间急追二百多里地,交战数十次。在雀鼠谷 西原,一天连打八次硬仗。这次追歼,李世民曾一连两天水米未进,三天人不解甲,马不卸鞍。它载着李世民驰骋汾晋,为收复大唐王业发祥地——太原和河东失地,立下了战功。

青骓

据说是西方“大秦”国出产的苍白杂色骏马,奔跑起来风驰电掣,矫健如飞。

骏马“青骓”是李世民和窦建德在洛阳武牢关交战时的坐骑。武牢关大战,李世民骑乘“青骓”马,率领一支精锐骑兵,直入窦建德军的军阵,左驰右掣,在牛口渚俘获了窦建德。一场大战下来,“青骓”身中了五箭,均在冲锋时被迎面射中,但多射在马身后部,由此可见骏马飞奔的速度之快。武牢关大捷,使唐朝初年的统一战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什伐赤

来自波斯的纯赤色骏马。“什伐赤”是波斯语“阿湿婆”的缩译,即汉语“马”的意思。

它亦为李世民在洛阳、虎牢关与王世充、窦建德作战时的坐骑。李世民作战时骑着它凌空飞奔,纵横驰骋,它身中五箭,都在马的臀部,其中一箭从后面射来,在冲锋陷阵中身受重伤。

这六匹马都是随李世民征战四方的宝马,每一匹马都是他辉煌胜利见证者, 这些战马陪他出生入死,历下无数功劳,这种在鲜血与战火中结下的战友情结是任何东西也无法替代的,所以李世民一生喜马、爱马、嗜马成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