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朴籽粿(潮汕粿品之一)

 一葉一如来 2019-03-18

在潮汕,用米粉、面粉等加工制成的食品都被统称为粿,潮汕人把粿品与时年八节联系在一起,不同时节做不同的粿,所以就有“时节做时粿”的说法。清明前夕十几天,粿品店做得最多的,当然就是应节的朴籽粿了。

潮汕的粿品也蕴含着很多民间故事和传说,因此“粿”贯穿在潮汕人的整个生活图景中,牵扯着他们心中的乡情、亲情。

朴籽树又叫朴丁树,属榆科的落叶乔木,叶片椭圆形,果实象绿豆,味道甘甜。清明时节,气候转暖,雨水较多,阴湿的环境容易使食物变质,是肠道疾病多发季节。而朴籽叶恰好有消痰下气、排解积热,去除疾病的功效,在这个季节吃朴籽粿是合适不过了。这可见潮汕人做粿还很注重时令饮食的保健作用。潮汕俗话说'清明食叶,五月节食药'说的就是朴籽粿和栀粿这两种粿品。据《中国药植图鉴》称,朴籽树叶,性辛,凉,入肝经,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清明节的食俗,以前,清明前后,“叶”便是人们主要的食物。这又是为什么呢?相传一种说法,是古时候食物资源并不像现在这般丰富,加上清明节前后,食物的生长多数处于青黄不接的时候,可供食用的食物就更少。有一年,乡里收成不好,更加剧了这种窘境。无奈的情况下,人们只有用各种蔬菜叶子充饥。

当时人们充饥的“叶”主要有朴籽树叶、通心菜、枸杞叶和韭菜。那时候没有反季节食物,这几种都是这个季节里应季的食物,味道新鲜,且产量较多,便成为了人们充饥的好选择。后来,人们虽然度过了饥荒的困境,但为了不忘过去贫苦的日子,仍然保留了这一习惯。

朴籽粿的来源与潮汕当地的树木有关,这种树叫朴籽树(又叫朴丁树,属榆科),叶卵形或长椭圆形,果实大如绿豆,味甘甜,无毒,有消痰下气之效。清明时节,气候转暖,草木荫茂,朴籽树叶满丛嫩绿。

至于翠绿色的朴籽粿,它是加入朴树的树叶来制作的。据传当年元兵于清明前入侵潮州,杀戮掠夺,民不聊生,被迫无奈而避入山林之中,在这些饥荒年中,潮州人便饥不择食,只好采摘朴籽叶,果籽充饥,后来为了纪念这段历史,大家便在清明节前蒸制朴籽粿,再用于祭拜祖先。沿袭至今。故潮汕地区有'清明食叶'的民谚。

   朴籽粿的做法:

制作朴籽粿,首先将朴籽树叶和果实(核)捣烂,与大米舂成粉末,然后发酵再配糖,最后再用陶模或梅花模型,静置10分钟,大火蒸20分钟即可。一般朴籽粿有梅花型和桃型两种,也有叫碗酵桃的。蒸熟的朴籽粿为草绿色,个个咧开嘴大笑,总是给人春天很美好的感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