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可能你没有注意到的某个角落就隐藏着古人的智慧!一个字的5种读法……一副对联的12种含义……你能解读几种? 你,游过西湖吗?游西湖的时候,注意过这个亭子吗? “西湖天下景”亭 赵雅芝版《新白娘子传奇》曾在这里取景。第二集中,白素贞和小青初游西湖,寻找千年前的救命恩人,走累时,姐妹俩就在这个亭中休息。 也就是在这里,白素贞看到了站在不远处断桥上的许仙。 这座亭子当年因为《新白娘子传奇》一剧大火,成了人们游西湖的打卡圣地。 《新白娘子传奇》剧照 但其实,这座西湖边一个普通的落脚小栈,在拍摄《新白娘子传奇》之前,因为一副对联早已火了好几十年。 注意看,亭子两旁写着“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重重叠叠的字,看上去很有意思。读一下,会发现更有意思。 大多数人看到这副对联,一定会这么读“水水丨山山丨处处丨明明丨秀秀,晴晴丨雨雨丨时时丨好好丨奇奇”。 甚至还会读成“山山丨水水丨处处丨明明丨秀秀,晴晴丨雨雨丨时时丨好好丨奇奇”。 其实不只是游客读错,很多报刊杂志甚至还容易写错。 因为按照大家的固有思维,一般都是说“山山水水”,但作者特意将这四个字颠倒过来,有何用意呢? 先来说说这幅对联的作者↓ 黄文中 黄文中,甘肃临洮人,出生于1890年,早年留学日本明治大学,曾翻译《日本民权发达史》。 在杭州三年的时间里,黄文中先后为西湖题写了十七副楹联,这些对联现在在西湖边大多能够找到。 除了这副“西湖天下景”联,题于平湖秋月的“鱼戏平湖穿远岫,雁鸣秋月写长天”也是其佳作。由此可见,他是一位文学功底非常深厚的学者。 中国的传统诗词楹联非常讲究格律,特别是对联,更讲究平仄对仗。作为楹联大家,黄文中先生更是精于此道。“山山水水”写成“水水山山”,想必是有意为之。 这么多年以来,有很多文化大家都试图分析过这副对联的用词以及文字编排,比较倾向一种说法:上联起句“水水山山处处”,是“仄仄平平仄仄”;下联起句“晴晴雨雨时时”,是“平平仄仄平平”,这样一句之中平仄既交替,上下两句之间平仄也互对,才是一副工整的对联。 也有人认为,不说“山山水水”,而说“水水山山”,是为了突出西湖美景水更胜山,水是第一位,山为第二位,所以是“水水山山”。 除了用词讲究,这副对联还隐藏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小细节——咋读咋都对! 各位可以先不看后面的解读,尝试着自己读一读,可以发挥点想象力,前后顺读、倒读都是可以的。 ![]() 1、“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 2、“水山处明秀,晴雨时好奇。” ![]() 3、“水明山秀,水山处处明秀;晴好雨奇,晴雨时时好奇。” 4、“水处山处,水山明明秀秀;晴时雨时,晴雨好好奇奇。” 5、“水处明,山处秀,水山明秀;晴时好。雨时奇,晴雨好奇。” 6、“水山明,水山秀,处处明秀;晴雨好,晴雨奇,时时好奇。” ![]() 7、“水处明,山处秀;晴时好,雨时奇。” 8、“水水处明秀,山山处明秀;晴晴时好奇,雨雨时好奇。” 9、“水水明 ,山山秀,处处明秀;晴晴好,雨雨奇,时时好奇。” ![]() 10、“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11、“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 12、“秀秀明明处处山山水水,奇奇好好时时雨雨晴晴。” 很妙吧?黄文中的这幅楹联,仅用10个通俗易懂的字简单重叠,既道出了西湖四时景色,而且还有12种不同的读法。 游人到此,流连驻足,反复吟咏玩味无穷,不但是历史文化的瑰宝,更可以说是游览西湖时附加的一处人文景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