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救援圣胡安角号

 铁血老枪 2019-03-18

今天要说的是1943年的光棍节,在遥远的南太平洋航线上,圣胡安角号货轮正在进行首次战时运输行动,它运载着增援澳大利亚肯尼将军第5航空军的1300名美军陆航官兵。

圣胡安角号运输船(SS Cape San Juan

救援圣胡安角号

圣胡安角号运输船不是美国自由轮,而是一种被称为C1-B型的干货船。C1-B型比自由轮短约24英尺,宽3英尺,必须修改基本设计以供战时运输。这包括增加额外的甲板结构,防御武器,救生艇和木筏。

圣胡安角的货舱被改造成具有多层铺位的生活空间以容纳部队。经过这些改装之后,典型的C1-B型运输船可容纳1,300至2,000名乘客。

C1-B型的一般规格如下:

全长:417.75英尺

宽度:60英尺

吃水深度:27.5英尺

注册吨位:6750吨

满载排水量:7815吨

马力:4000

航速:14节

武器装备:

舰首舰尾的武器平台上装备有一门4英寸/50倍径,3门3英寸/50倍径火炮

两船舷装备8门20mm防空炮。

按交货时间顺序,C1-B型干货船一共建造了8艘:

Cape Newenham - 1943年4月24日,美国邮政有限公司

Cape Perpetua - 1943年5月3日,美国总统有限公司

Cape Cleare - 1943年5月18日,Matson Navigation Co.

Cape Johnson - 约翰逊角 - 1943年5月25日到太平洋大西洋轮船公司

Cape San Juan - 圣胡安角 - 1943年6月10日,美国夏威夷轮船公司

Cape Mendocino (2) - 1943年6月13日,美国总统有限公司

Cape Meares - 1943年6月20日,Matson Navigation Co.

Cape Victory - 1943年7月28日,Moore-McCormick Lines,Inc。

救援圣胡安角号

  • 圣胡安角号的同型姊妹船约翰逊角号

圣胡安角是一艘新船,1943年6月10日交付给美国夏威夷轮船有限公司,圣胡安角于1943年10月28日离开旧金山,它的预定目的地是澳大利亚的汤斯维尔,航程大约7,000英里。

船上有大约1,464人,这个数字仍低于该船的最大载重量。其中包括57名平民海员,3名无线电操作员,42名海军武装警卫队(他们操作防御火炮)和1,340名乘客。

乘客中包括三个陆军航空兵部队单位

(1)第855工程营

第855工程师营是个典型的海蜂营,包括811名军官和士兵。出于种族隔离的原因,非洲裔美国黑人只能在白人军官的指导下服兵役。第855工程营的主要任务是建设和修理机场。

(2)第1雷达中队(Fighter Control Squadron)

第1雷达中队是一支地面雷达部队,共有367名官兵。他们是美军在日本岛屿上进行两栖登陆时首次登陆海滩的部队之一。一旦登陆成功,他们就会建立雷达预警阵地,如果日本人试图对盟军发动空袭,他们用加密的无线电提供了预警信号。

(3)第253军械连(Ordnance (Aviation) Company)。

第253军械连,共有182名官兵。军械连负责维护美国陆军航空兵的枪支,炸弹,鱼雷和其他航空弹药。

此外,船上还有一名平民。

圣胡安角很幸运,有一位经验丰富的水手掌舵。现年58岁的沃尔特·斯特朗船长一生都是海员。像他那一代的许多水手一样,他在帆船上开始自己的海员生涯,他了解海洋的许多面孔。他经验丰富,知道在紧急情况下该怎么做。

航行的前两三周相当平静。圣胡安角的航线位于主航线后方,相对比较安全,圣胡安角忠实地执行了所有的战时预防措施,例如曲折航行Z字反潜航线,夜间灯火管制。盟军反潜巡逻机经常在航线上进行空中巡逻,以提供额外的安全保障。圣胡安角号为那些第一次穿越赤道的人举办历史悠久的庆祝仪式。

被日本鱼雷击中

在1943年11月11日的黎明,圣胡安角在南太平洋正以14.7节的速度向南航行。

救援圣胡安角号

  • 圣胡安角被袭击的位置,斐济以南300英里

十一月的早上五点半,视野很清晰,突然,瞭望哨看到了一个潜望镜,同时发现了鱼雷的尾迹。发起攻击的是日军伊-21号潜艇,由稲田 洋中佐指挥,鱼雷命中圣胡安角号之前只有几秒钟时间,瞭望哨的警告太迟,圣胡安角没法避开鱼雷。

救援圣胡安角号

  • 日军鱼雷命中了图中红圈位置。

众所周知,日本人拥有二战中最好的氧气鱼雷,纯氧和煤油混合燃烧推进,使鱼雷能够获得极快的速度,超长的射程,鱼雷尾迹不明显。伊21可能发射的是95型Mod 1(93型“长矛鱼雷”的潜射型),最高航速51节,并配备893磅的弹头。也可能是96型,它能够达到50节航速并配备更重(1,213磅)的弹头。

目击者看到:“ 距离圣胡安角号250码时,这个鱼雷尾迹破裂,其中一条错过了圣胡安角号的船尾,从船只的尾流中掠过,距离圣胡安角号只有大约20英尺。日军鱼雷航速太快,没有人能识别鱼雷的颜色,形状或大小。随后一枚命中了船的右舷爆炸。命中位置接近于2号货舱的舱口的后端的垂线位置上,远远低于水线,(由于被鱼雷击中后立即泄露大量燃油,我们相信它已经非常接近双层船壳的底部) 。

鱼雷击中了第855工程营的船舱。2号货舱舱口的舱口盖被向上掀起,然后坠入舱内,造成数人伤亡。船头向上翘起,由于右舷进水,圣胡安角号右倾达到10到15度。

在圣胡安角被鱼雷击中后,斯特朗船长立即下令“发动机停止。”圣胡安角成为一个不能移动的死靶子,在大约15分钟后,斯特朗船长下令“放弃船只。”,一些幸存者认为斯特朗船长这个弃船命令下得过早,本有机会拯救这艘船,考虑到船只的倾斜度不久就增大到20~25度,我们无法评判斯特朗船长当时这个弃船的决定是否正确。

船上无线电发出求救的SOS信号,发送的信息是:“ 鱼雷袭击,我船正在快速下沉 ”。但负责无线电的军官哈里斯少尉下令立即将摧毁无线电发报机并弃船(这是个巨大的失误),因此圣胡安角号没有能持续发出无线电信号报告船只的状况。尽管船员们为修复无线电设备做了一些努力,但最终无济于事。

美军船上炮兵立即开始反击,向发现潜望镜的位置射击,4英寸火炮发射21发(射程3000码),3英寸中的两门火炮(“B”和“D”炮位,射程1,500码)共发射了200发炮弹,而位于右舷的两门20毫米炮发射了总共1000发炮弹,其中一门20毫米炮在发射20发后发生了卡弹现象。

美军的炮火反击并没有击中日军潜艇,不知道出于什么理由,日军潜艇也并未对这艘不能行动的美军运输船进行补枪。

斯特朗船长早早的下达弃船命令有一个好处,就是撤离人员时不会过于慌乱,可以按照预定程序执行。

C1-B型运输船为了执行战时运输任务配备了以下逃生设备,再贴一遍图省得向上翻篇

救援圣胡安角号

标准C1-B货轮载有两艘救生艇。它们位于甲板室的顶部,主烟筒后侧(蓝色区域),而圣胡安角号这次则是携带了6艘救生艇,他们负责运载船员撤离。

救援圣胡安角号

它们由木材制成,非常容易受到鱼雷和炮弹的弹片和爆炸伤害。潜艇瞄准船的中心射击是非常普遍的,船的一侧的救生艇被炸毁或被弹片击穿经常导致救生艇无法使用。

救生艇需要专门的吊装设备,占用大量空间,他们需要由训练有素的商船船员施放。位置偏高的救生艇通常难以放下。此外,当遇难船舶侧倾严重时,即使是由船员吊放救生艇,也常常无法顺利实施。

然而,如果救生艇在敌军攻击中幸存并且成功施放到海面,它可以为幸存者提供最好的保护,它能够借助桨,帆有效地进行航海。有许多幸存者航行数百英里成功的拯救自己。

标准C1-B货轮携带四个木筏。它们位于前桅杆和后桅杆两侧的斜坡上(图中的紫色区域),通常分配给船炮兵部队。

救援圣胡安角号

它们由木框架覆盖着两排55加仑的桶组成,有各种尺寸。上图左边的标准木筏在中心有一个凹陷区域,沿着木筏的长度延伸,而圣胡安角号的木筏看起来是第2种类型,它相当大,木框架中心没有凹陷。

木筏不像救生艇那样容易受到弹片和爆炸伤害的影响,因为如果一定比例的浮筒能保持水密,木筏子仍会漂浮。木筏上还携带食物和水的紧急供应以及像救生艇一样的桨和帆。

木筏安装在钢制轨道上,它被设计为在紧急情况下可以沿着斜坡滑进水中,有时候它们会被卡住。木筏通常是双面都可以用的,因此它们落入水中之后哪一侧浮起来并不重要。

圣胡安角号上,前桅杆的每一侧都有一对木筏。这导致圣胡安角撤离期间出现问题,因为第二艘木筏滑下轨道时有可能撞击第一艘木筏受损。

Carley Floats

数量不详的卡利筏子(Carley Floats),运送乘客们撤离,。这是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海军以及许多国家海军在其战舰上使用的主要救生装置。

救援圣胡安角号

卡利筏子看起来像一个巨大的救生圈。有两种制作卡利筏子的方法。

一种是由直径约18英寸的铜管或钢管组成,将他们弯成椭圆形或矩形环状。这些金属管相互每12-18英寸焊接在一起获得气密性。然后将这些浮力管的外部包裹在软木或木棉层中增加浮力,一层棉,然后是帆布和胶水,最后是油漆。

救援圣胡安角号

卡利筏子中心也设有一个薄木格子平台,可以用作地板或通过绳帘网悬挂在充气筏下面,这样遇难者就可以站在地板上面。

另一种卡利筏子是由Balsa Wood的矩形框架制成,覆盖着一种名为“Hydrotuf”的特殊防水材料,根据制造商的说法,该材料还具有阻燃性和耐磨性。

卡利筏子的好处是它们在战斗中可以承受巨大的伤害并且仍然是可以漂浮,你只要随意将他们扔到水中就行了。大量的卡利筏子也可以在任何平面上堆放起来。在拥挤的甲板上,这是卡利筏子的一个重要优势。

它只有一个缺点,也是一个很大的缺点:它绝对没法让获救人员保持干燥。此外,美军卡利筏子的标称容量(20,40或是60)不是可以在顶部能乘坐多少人,而是在充气筏子的周边的绳索上可以攀附多少人而不沉下去……这只会让遇难者感到更加不适。

圣胡安角号放下了6艘救生艇,4个木筏子以及36个卡利筏子,因为哪些卡利筏子上的人拼命想要挤上救生艇,一艘救生艇倾覆了,余下的都拥挤不堪。

现在几乎没什么可做的,除了等待援救,对于在鲨鱼出没的海域中挣扎的几百名幸存者来说,这等待似乎是永恒的。

圣胡安角依然飘在海面上。新西兰皇家空军洛克希德哈德逊轰炸机于鱼雷击中后约两小时抵达,时间是早上7点40分。哈德逊轰炸机无法提供援助,但至少让落水的人员感到鼓舞。

在日本潜艇袭击事件发生后五个半小时后,上午11点,自由轮埃德温T.梅雷迪思是第一艘抵达遇难现场的水面舰艇。这艘船在海中盘旋,绕着圣胡安角行驶,并尽可能多地将遇难者救出来。

圣胡安角号位于斐济以南约300英里处。斐济的盟军指挥官AL Mare收到了新西兰空军发出的求救电报,AL Mare那时只有刚刚返航的马丁PBM-3R水手可以派出,于是通过无线电向水上飞机进行询问,机长莫斯很快同意了进行救援行动。

莫斯在自己的船员中招募志愿者,为了在恶劣天气中在海面起降水上飞机,莫斯尽可能的带足救生设备,减轻飞机重量。当时斐济的天气不好,雨水笼罩,灰色的云层盘旋在斐济上空,遇难船只所在海域的海浪高达12到15英尺。

救援圣胡安角号

机组人员迅速地将马丁水手式飞机从货机转变为一架救援飞机。所有可移走的装置都从机舱中卸下,货物被堆放到岸上。水上飞机的油箱被加满,装上了额外的救生衣,救生筏,毯子和医疗用品。还为落水人员准备了一些热汤。

出发前,一名海军上尉询问莫斯他是否可以参加救援任务。莫斯拒绝了他,因为他是额外的重量,将减少莫斯的飞机可以拯救的遇难者。这名上尉递给莫斯5瓶高档威士忌,希望这能帮助到哪些落水的同胞们。

马丁PBM-3R在下午12:39离开了斐济。与此同时,莫斯机长和他的马丁水手水上飞机正在前往圣胡安角遇难的地点。300英里的旅程很长,他们在前往目的地的途中遇到热带风暴。闪电在天空中肆虐,雨水冲刷着PBM-3R水手的机身。

穿越热带风暴之后,莫斯机长和副驾驶索尔正试图架机穿过厚厚的云层,寻找目标。索尔后来回忆说,“我们来到在云层下方,看到他们在那里。这艘船在右舷上倾斜着,明显下沉。我们盘旋了一圈,绕着他飞行......“,数十英里的海面上散布着幸存者,圣胡安角号泄露的燃油像一条黑色缎带。莫斯看到两架新西兰皇家空军的哈德逊在附近盘旋。

救援圣胡安角号

  • 从新西兰的卡特琳娜水上飞机拍摄的圣胡安角号

还有一些人仍然留在圣胡安角上,大约有200人。这艘船明显严重损坏,但似乎不会立即下沉。

救援圣胡安角号

莫斯转向索尔,问:“嗯,你觉得怎么样?”索尔回答说,“嗯,你觉得怎么样?” 这两位经验丰富的飞行员都知道他们将要遇到的问题。海面风浪很大,不知道PBM-3R能否顺利降落。

莫斯大胆的选择了横风姿态进行海面着陆,这是在任何教科书中都没提到过的,莫斯希望用一侧的机翼挡住风浪,让水面更加平稳。

救援圣胡安角号

PBM-3R以70节的航速降落在海面,撞上一道海浪,海浪将水手反弹回空中50英尺高。莫斯粗暴的操作着油门,海浪一波接一波猛烈撞击这架水上飞机的圆鼻子,PBM-3R水手猛烈地颤抖。

最后PBM-3R终于停了下来,莫斯下令进行结构检查,一切似乎都没问题。但是现在无法保证水上飞机能够载满了幸存者之后再次起飞。

幸存者分散在各个方向,如果水上飞机在海面滑行,他们很可能会受到水上飞机旋转螺旋桨的撞击。那时幸存者已经在水里待了九个小时,他们都已经太累了,不能游泳。

无线电操作员Don McKay和Kennie Taylor给救生筏充气并将其绑到一根100英尺长的绳子上。接下来,他们将救生筏抛进大海,将绳子放到最大长度。

遇难者一碰到莫斯的绳子,就顺着绳子攀上救生筏,然后莫斯的机组就将筏子收回,将幸存者救起,然后再次抛出救生筏。

莫斯的PBM-3R水手继续在幸存者中进行这种营救约两个小时。这是一项令人筋疲力尽的工作,因为幸存者被油污所覆盖,被救起的幸存者得到了毛毯和热汤,他们的又湿又滑的,浸满油污的旧衣服被丢进海里减轻飞机起飞重量。

莫斯后来回忆道,“突然间,我看到一架新西兰飞机发射了两枚红色的信号弹。我不知道那意味着什么 - 但红色意味着危险。对于任何潜伏的潜艇来说,我们都是一个不错的目标。“

莫斯的PBM-3R水手共救起了48名幸存者。算上机组乘员,水手上搭载了55人,事实上,水上飞机仍然超重,估计有45,258磅。

莫斯准备起飞返航,水手加速到55节,经过五六次弹跳后,飞机最终以70节的速度成功离开海面。整个起飞过程只用了50秒,但对于莫斯机上的人来说,这时间似乎是永恒的漫长。

PBM-3R水手返航到斐济,而救援仍在继续驱逐舰USS McCalla(DD-488),扫雷舰YMS-241和驱逐舰护航USS Dempsey(DE-26)都陆续赶来,他们尽可能的进行搜救。

救援圣胡安角号

救援圣胡安角号

救援圣胡安角号

救援圣胡安角号

晚上8点钟,在日本潜艇袭击事件发生14个多小时后,最后一名船员被埃德温·梅雷迪思从圣胡安角救出。斯特朗船长是最后几名离开圣胡安角号的人之一。

斯特朗船长请求埃德温·梅雷迪思向圣胡安角号射击,以加速这艘船的沉没,埃德温·梅雷迪思用3英寸火炮向圣胡安角号浮在水面上的部分射击了大约12枚炮弹。

最终圣胡安角号的伤亡总人数难以评估。不同的资料显示的数据不一致,可能有大约130人死亡,此外有200人左右受伤。

救援圣胡安角号

  • 驱逐舰USS McCalla(DD-488)营救的幸存者

救援圣胡安角号

  • 扫雷艇YMS-241营救的幸存者

没有编入护航运输队单独航行可能是圣胡安角号损失的主要原因,但考虑到南太平洋前线日军可用潜艇数量,在美澳航线上遭遇日军潜水艇袭击的概率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就好比在沙漠上寻找一匹骆驼。

在整个1943年,日军在太平洋一共击伤击沉了44艘舰船。

  • 一月 = 5
  • 二月 = 2
  • 三月 = 1
  • 四月 = 6
  • 五月 = 13
  • 六月 = 5
  • 七月 = 2
  • 八月 = 3
  • 九月 = 1
  • 十月 = 2
  • 十一月 = 4
  • 十二月 = 0

距离圣胡安角号被袭击日期最近的十月份,只损失2艘驱逐舰,事实上最近的一次运输船被日军潜艇击沉的日期是43年8月份,而下一次被击沉运输船是1944年10月份,那是在将近一年之后。

美国海军有理由相信不会遭遇日军潜艇袭击,因为在浩瀚的太平洋上,日军的潜艇数量太过稀少了。

在圣胡安角号被伊21号击中时,附近还有很多盟军运输船在附近海域分散航行。

  • USS Rochambeau (AP-63) (运送部队)
  • USS General G. O. Squier (AP-130) (运送部队)
  • Edwin T. Meredith (自由轮,参与了营救行动)
  • 约翰逊角 Cape Johnson (运送部队- 他还是圣胡安角号的同型姊妹船)
  • Stephen M. White (自由轮)
  • Broad River (T-2 型油轮)
  • Bloemfontein (运送部队)
  • R. C. Stoner (自由轮)

这次圣胡安角号的沉没也许只是他的运气不够好。

~(完)~

救援圣胡安角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