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清照《夏日绝句》:女儿身,男儿志

 职中宋肇洋 2019-03-18

丁启阵

李清照《夏日绝句》:女儿身,男儿志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

诗题一作《乌江》。

诗作于建炎三年(1129)四、五月间。李清照《金石录后序》载,赵明诚这年三月罢江宁(治所建康,今江苏南京)知府,乘船上溯至芜湖,抵姑孰(今安徽当涂),准备前往赣江边定居。夏五月,到达池阳(今安徽池州)。乌江在今安徽和县东北,位于建康与姑孰之间的长江北岸,为李清照行舟必经之地。

唐代乌江边修建有项王祠,由著名书法家李阳冰书写匾额“西楚霸王祠”。宋朝熙宁(1068—1077)年间,秦观曾拜谒过这“西楚霸王祠”。爱好文物的赵明诚、李清照夫妇,路过此处,一定也拜谒过。这首诗,应该就是李清照谒祠时有感而发。

2

有人说,李清照之所以写这首诗,跟赵明诚的下述表现有关:建炎三年(1129)二月,御营统治官王亦叛乱,身为江宁知府的赵明诚事发前不当回事,事发时不但没有指挥平叛,反而乘着夜色缒城逃跑。倒是他的下属有所准备,击败了王亦之徒。因为失职,赵明诚被革去职务。

赵明诚在江宁知府任上的表现,令李清照感到失望,夫妻间开个玩笑,作诗加以嘲谑,按照李清照的性格,不无可能。但是,说这首诗全因赵明诚的失职表现,愤然而作,一定不是事实。从赵明诚去世三年后李清照所写的《金石录后序》看,夫妇二人生前情趣相投,至死相爱。

3

    鬼雄,鬼魂中的豪杰。《楚辞·九歌·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项羽、江东,《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兵败,退至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渡江称王,他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于是自刎而死。

项羽是个悲剧英雄,诗里的“思”是什么意思呢?

诗的前两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有两层意思:一是抒发自己的志向情怀,二是赞美项羽的生死抉择。可见,项羽的人生,是李清照在那个特殊时期心仪的对象。所以,“思项羽”的“思”就是“慕”的意思,李清照羡慕、敬慕项羽的为人与抉择。从这一点上说,对赵明诚在江宁知府任上的表现,李清照应该是不满意的。

4

今天我们读这首诗,不必斤斤计较李清照对赵明诚行为的内心纠葛,只把它当作李清照谒项羽祠时的感慨言志:即使是生活在封建时代的女性,著名婉约词人李清照的内心世界,其实有其慷慨悲歌的一面,有巾帼英雄的情怀与潜质。

李清照身上的慷慨悲歌、巾帼英雄一面,这首诗不是唯一的展现。赵明诚死后的再嫁张汝舟、不堪忍受张汝舟家庭暴力举报其官场舞弊、研究赌博技艺著有《打马图经》等行为,可以佐证,另一首诗歌——七言绝句《题八咏楼》,也可以证明。

缠绵婉约风格,是她恪守词艺的表现;写诗的时候,她豪放不让须眉。李清照乃千古奇才,非等闲闺阁女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