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平之战40万赵军被坑杀,为何当时赵国没有灭国

 李鸣沙 2019-03-18

  “长平之战”是历史上规模宏大的战争之一。在战国后期七国加起来总人口只有2000多万,然而长平之战秦赵两国投入的总兵力就超过了100万,这样的战争规模在当时是空前的。然而大家就会有这样的疑问?当时赵国败了,而且是大败。 赵国15岁以上的男丁几乎都战死了,赵国当时为什么没有被白起灭掉?而非要等到王翦来灭掉赵国? 带着疑问我们来分析一下其中缘由。

  原因1:既然是战争就没有绝对的胜利者,秦国虽然战胜了,但秦国的死伤也超过了20万。这就叫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况且战争打的就是消耗,赵国国力耗不起了就败了,秦国虽然赢了,但是国力损耗也非常大。所以秦国国内也会有人想要撤兵,毕竟打了这么久,耗不起了。

  原因2:主要是外部原因,在长平之战以前秦赵的实力是旗鼓相当的。秦国虽然胜了,但国力损耗非常大。韩、魏、楚、齐、燕五国虽然实力不及秦国,同时也被秦国打怕了,对秦国自然是恨之入骨。但是若此时五国合纵联兵抗秦,秦国怕也是扛不住。

  原因3:这是一个人为因素。假使秦国长平之战后不撤兵继续进攻赵国国都邯郸,那么问题就来了,秦国杀了那么多的赵国人,对于赵人来说秦人就是不共戴天的仇人。如果此时秦国再来进攻邯郸,赵国人必定拼死抵抗。都要亡国了,死何足惜! 对秦国来说继续攻赵,只会进一步损伤秦国。

  综上所述,赵国当时没有被灭国是必然的。就好像当时秦国率六国讨伐齐国一样,齐国虽然连国都都丢了照样是没有被灭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