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一首文人词是谁写的聊聊宋词的起源

 江山携手 2019-03-18
在中国古代文学历史中,宋词仿佛就是一块芬芳的花园。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直到今天仍然在陶冶着我们的情操,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宋词远从《诗经》、《楚辞》以及汉魏六朝诗歌,唐诗中汲取了很大一部分精华。准确的来说,词起源于隋,原来是当时兴起的、以汉族民间音乐为基础,糅合了少数民族及外来的音乐而形成的新声“燕乐”(“燕”同“宴”,因为这种音乐常常在宴会上演出)的歌词。因为配乐比之前的“雅乐”和“清乐”更加动听,文学结构也比起其他的诗歌更复杂精巧,所以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喜欢,而且越来越多的音乐家和诗人参与创作。一直到了宋朝,词就成了主要的创作形式。
直到如今现在留存下来的词,唐五代的只有八十家,不到两千首,而宋词却有一千四百三十多家,将近一万两千首。两宋词坛的繁荣程度大大超过了唐五代,但是从这个数量上我们也能够看出词在进入宋代之后的鼎盛气象。
词在唐朝的时候,并没有大范围的流行起来,只是在乐府中有人唱,也仅仅只是很少。据说第一首文人词是李白所做的《菩萨蛮· 平林漠漠烟如织》,全文如下: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从宋代黄升《 花庵词选》起到近代人王国维,词学大家都尊之为“百代词曲之祖”。
词到了柳永,完成了第一次的转变。但是这种转变只是翻新了词的音乐外壳,并没有从内容根本上突破“艳科”的藩篱。因此,当文学史学家站在更高的层次为宋词划分流派时,仍然将柳永与晏、欧一并编入“婉约派”的阵营。而“豪放派”还是在后面异军突起的。
北宋建国六十年后,社会繁荣背后隐藏着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统治阶级内部不同政治派别间的矛盾日益锐化、表面化。为了缓和这些矛盾,维护宋朝的长治久安,很多有识之士纷纷提出政治、经济改革的主张并且付诸行动,虽然最终都失败了,但是他们对社会各方面的深刻影响却不能低估。宋词的“豪放派”的兴起恰巧在这一时期,所有的“豪放派”都是改革者,改革精神必定会曲折地反映到文学包括词的领域中来。
“豪放派”最早的此人可以追述到喝晏殊、欧阳修、柳永同时期的范仲淹。他出身贫寒,富贵之后不忘本,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曾经率领宋军抗击西夏党项族政权的武装侵略,后来又主持过“庆历新政”。如今留下来他的词只有五首,却是很有新意。比如《渔家傲》写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悲凉为慷慨;《剔银灯》借着咏史发泄政治牢骚,于诙谐见狂狷,在当时以批风抹月为能事的词坛上,不啻是振聋发聩的雷鸣。
关于宋词的起源,今天我们先讲到这里,欢迎大家讨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