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在与日军进行殊死搏斗中,先后涌现出"四大名团":北京卢沟桥抗击日军的吉星文团、南口保卫战中的罗芳珪团、夜袭阳明堡日军飞机场的陈锡联团和淞沪抗战中的谢晋元团。 今天,给您介绍的是四大名团之一的罗芳珪团,这个团在南口战役中坚守20多天,团长罗芳珪后来在台儿庄战役中光荣殉国,他们抗击外侮、宁死不屈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国抗战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罗芳珪,出生于1907年12月20日,衡阳市衡东县人,生长在一个书香门第,读了十多年的书。1925年罗芳珪投笔从戎,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被安排在步兵科一团七连见习,连长是黄埔一期生陈赓。 1926年罗芳珪从黄埔军校毕业,随即参加北伐战争,随后历任排、连、营长,1935年擢升国民革命军第13军(军长汤恩伯)89师(师长王仲廉)529团的团长,1936年第13军奉命北上抗日。 1937年7月北平沦陷后,日军企图打通平绥线,集结精锐部队于昌平一带,向中国军队发起大规模进攻。第13军奉命抢防南口,罗芳珪团作为先头部队,抢在敌寇到达之前,占领南口险隘。 南口,位于北平城西北45公里处,在长城的脚下。8月10日南口战役打响,日军坂垣师团出动飞机、坦克、野炮狂轰滥炸,投入兵力一万多人,向中国军队阵地疯狂进攻,准备一天之内攻下南口。 坚守南口的罗芳珪团首当其冲,承受了巨大压力,与十倍之强敌连续血战20天。尤其是龙虎台一役,罗团士兵与日寇肉搏三个多小时,敌人留下大量尸体后,逃出阵地。罗团官兵,大部殉国,但士气极旺。 南口战役,罗芳珪团坚守阵地20多天,歼敌一万五千多人,彻底击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梦想。这一战也打出了罗芳珪团的威名,从此也赢得了抗战四大名团之一的美名。南口战役后,罗芳珪团大部阵亡,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补充,又奔向新的抗日战场,参加台儿庄大会战,罗芳珪在此战中壮烈殉国,年仅31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