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就引用了电视剧《水浒传》中的歌词,表达对英雄的景仰之情。英雄的高大形象,英雄故事,值得后人去千古传唱。 切入正题吧!有一部电影《南口1937》,就要上映了。 故事的大背景是这样的: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都被日本人占领了,日军调集大批兵力,都是当时的精锐部队,约7万人,而国民政府,调集汤恩伯等6万军队,在南口两侧,长城沿线布局,抵抗日军。战线绵延达500多里。双方展开你死我活的阵地争夺战。日军凭借飞机、大炮上的优势,向中国军队阵地发动进攻。中国军队以民族大义、血肉之躯拼死与日军搏斗。 南口战役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尸横遍野,血染山河,战斗之惨烈,惊天地泣鬼神。现在在南口公园内立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南口战役旧址”。 《南口1937》就是以此为背景,描述了一位龙团长,守卫南口、龙虎台一线的英雄事迹。这个龙团长有原型,他的原型就是罗芳珪(音:归)、罗团长。 罗芳珪(1907-1938)为湖南省衡阳市衡东县人,黄埔军校第四期,1934年担任团长,1937年8月1日,罗芳珪团作为先头部队抢占南口等处有利地形,此次罗芳珪团的任务就是守卫南口等处,日军出动飞机、坦克、大炮等先进武器,对南口阵地疯狂进攻。罗芳珪也豁出了,坚持在一线指挥,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罗芳珪带兵有方,指挥有力,以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打退敌人的进攻,坚守着南口阵地。 汤恩伯是南口战役前线总指挥, 在南口战役中,罗芳珪团大部分将士都阵亡了,也从另一方面见证这场战争的残酷性。 经过修整、补编,罗芳珪又带领他的团,投入到台儿庄战役中,激战三天三夜,连续攻克日军三个阵地。1938年4月6日下午,罗团长在前方指挥,侦查敌情时,飞来炮弹,罗团长以身殉国。当年他才31岁。 5月初,罗团长的灵柩运回老家,举行了非常隆重的追悼大会。当时的蒋介石、林森、汤恩伯、周恩来等都纷纷送上挽联、挽祠。一个团长去世了,这么多大人物都纷纷表示哀悼,又送挽联,又送挽词的,这在历史上是不多见的。 国民政府为了表彰罗芳珪,追认其为少将,在湖南南岳忠烈祠里面,有他的牌位。 罗芳珪墓地位于其家乡的田地里,与其父亲一起合葬。 罗芳珪还有后人,在南口开战之前,他把怀孕的妻子送回湖南老家,在他牺牲后第12天,她的女儿降生了,取名:罗本忠,现在是西安一位70多岁的退休老师。 罗团长的事迹,就简单介绍这些吧!历史不容忘记,英雄不容忘记,英雄的故事同样不容忘记。英雄的故事,我们一说再说! 如果有时间还是到电影院去吧!看《南口1937》,感受英雄的风采,重温战火硝烟的年代。 |
|
来自: 新用户33836C5M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