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禅雕空间美学·笔山鉴藏

 眼镜老猪猪侠 2019-03-19

中国禅意雕刻原创品牌-禅意人文雕刻朝圣者

倦勤秒刃艺术馆-关注中西方不一样的文明和艺术

行无用之事,遣有涯之生,其实这也是很多中国古代文人的情怀寄托。无用之事,其实是指没有实际效应却有精神文化追求之事业。

中国文房之道,当数以实用性与仪式感并重的自娱为最高境界。其意趣深邃,涉及艺事层面广袤,范围可广至园林室庐的营造、花木水石的栽植、舟车衣饰的乘服。用赏类则以文房用品笔、墨、纸、砚等四器为主体,继而衍生出多达几十种文房器玩。

倦勤轩.紫檀笔山(一)

倦勤轩.紫檀笔山(二)

笔架即架笔之物也,为文房常用器具之一。 毛笔在使用的间隙,需要安置在一定的位置,先秦汉代以前基本是以簪为主,那时的笔稍往往削成锥形,不用时插在发髻之上,笔头凌空,不会弄脏其他东西,当时并没有专门的插笔器具。宋无名氏所作《致虚杂俎》载,距今一千多年前的晋代书法家王羲之“有巧石笔架,名扈班”。这是迄今为止有关笔架的最早记载。

石雕三十二峰笔架山(南宋)

笔架的材质多样,式样繁多。宋鲁应龙《闲窗括异志》:“远峰列如笔架”。由此可见当时山形笔架最为多见。山形笔架,因呈错落有致的山峰状而得名。山峰或陡峭,或平缓,峰峦少则五个,多达数十,中间山峰最为巍峨,两边侧峰逐渐低矮,是书写时搁置毛笔的辅助文具。

明正德 青花卷草阿拉伯文五崖笔山

明清之际,笔架由最初的石质发展为瓷质。明代瓷制笔架以山形居多,有明确纪年的为正德时青花笔架,以雕塑技术成型,为五峰山状,中峰略高,两侧山峰渐次。明代瓷质山形笔架的另一特点是山形随意,并加以彩绘,笔架的形状各异,除实用之外,可供把玩。

青玉山峰笔架(明)

玉笔山没有固定的形状,多为三峰或多峰,其上有重叠的山石纹,似仿绘画中的披麻皴法;有些笔架上还有用钻钻出透孔,做成太湖石形状的,在石旁边又做出几叶细竹。在注重实用性的同时,更追求观赏性,其雕工精湛。

清 木根笔山

笔架由最初单纯的实用性发展为实用性和观赏性兼具,清代以后,有的甚至只做观赏与把玩。从形状上可分为传统的山形,山峰较为粗壮,多用镂雕、彩绘等进行装饰;象生形,以动植物的形状起伏搁笔;天然物,如前边提到的鹿角等,构图极具个性化。

倦勤轩.紫檀笔山(三)

倦勤轩.紫檀笔山(四)

文房的设计不仅仅只是出于实用的考虑,山形的笔架,其实保留了秦汉以来方术之学中的海外仙山的余韵。可以想象,案头笔山横陈,那云烟出没的意象,有助文思,能启画兴,即古人所谓“长对坐而衔烟,永临窗而储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