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近代没有出现像牛顿、爱因斯坦那样的人?

 高天明月图书馆 2019-03-19

话说距离牛顿横扫整个学术界已经过去了300多年,距离爱因斯坦叱咤物理学界已经过去100多年,这100多年来的科学家很少有进入到教材当中,很少有像前两者的成就的,那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我觉得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知识存量。

试想一下,牛顿时代,在牛顿未提出理论之前,那时候一个学有所成的学者需要掌握什么?

应该是:欧几里得几何(我们现在大多数的初中生就能搞定),基础代数(也是不到高中的水平),牛逼一点的学者开始自学解析几何(笛卡尔搞出来的,高中生要学),往专项发展的可能还要学点观星术,托勒密的至大论(可以认为是地心说,初中生就能看懂)。这些是基础中的基础。当时学校里大家都在偷看哥白尼的《天球运行论》,伽利略的各种科普书以及开普勒的三大定律(都是初中和高中物理中比较低阶的知识)

看到没有?其实要掌握的东西真不多,牛顿在大学里花了一两年就全搞定了(毕竟人家是天才)。所以牛顿还在读大学时,就在这些存量知识的基础上,开始去缔造他的神话,他的理论就是当时整个人类自己的增量。

到爱因斯坦时代呢?真的特别悲剧,这时候除了牛顿时代的所有存量要学,还要学微积分,非欧几何,群论,数论,矩阵,牛顿力学,麦克斯韦方程,热力学定律,光学等等等,难度完全和牛顿时代不在一个量级。

这个时代只有天才才能快速搞定这些东西,爱因斯坦从小数学物理最为擅长,但到了要搞研究的时候,才发现书到用时方恨少。自认为数学达人的爱因斯坦发现数学不够用,特地跑去大学里恶补数学,结果还不够用,需要在朋友的帮助下搞定相对论的数学部分,这时候要成为一个天纵奇才是很吃力的事情。

那先要称为一个像牛顿,爱因斯坦的科学家需要具备什么?

首先,这事要看天意,你要先问科学仪器答不答应?

你发现没有?大神科学家都抱团出,有很大的程度是因为仪器变先进,才能看到现有理论的误差,进而提出新理论补足。20世纪初的头25年就是这样的好时光,只要在那个时代的学术中心,或多或少都能得到永垂千古的学术成就。如果没这样的命,晚生了纪念,就是再天才也没有用。

其次还是靠存量知识,如今当你读到博士后,已经30好几了(好知道,牛顿爱因斯坦都是年少成名,20多岁就交出一生最大的科学成就),如果你学的天体物理学,不好意思,最新的量子力学部分你不会很了解,更不要说M理论之类的,如果你非要穷极整个物理学大厦,你可能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去补齐存量知识,所以根本没有时间来开创全新的理论。

所以现在的各学科的高精尖人才只是很小的一个领域中研究,他们很难从一个学科的整体性去开创新理论,去颠覆之前的理论。因为这要消耗的时间成本足够一个人用尽一辈子的时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