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初名将吴良简介 吴良是怎么死的?

 庶民临风 2019-03-19


  吴良为定远人氏,是明朝初年著名将领,在朱元璋起义的时候,投靠朱元璋,成为朱元璋麾下大将,此后帮助朱元璋开疆拓土。

  吴良生于公元1323年,去世于公元1381年,最开始的时候不叫吴良,而叫吴国兴,与自己的弟弟吴祯一起,以勇略出名,后来投靠朱元璋,也是带着弟弟吴祯一起的。两兄弟后来,都成为了明朝倚重的良将。

  人物档案

  姓名:吴良

  别称:吴国兴

  谥号:襄烈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时代:明朝

  出生地:定远

  出生时间:公元1323年

  去世时间:公元1381年

  官职:都督佥事→都督同知

  爵位:江阴侯→江国公

  主要成就:镇守江阴,抵御张士诚

  至正十二年的时候,朱元璋刚刚参加起义没有多久,但是已经小有名声。吴良就是在这个时候投靠诸葛亮,担任帐前先锋。因为他能潜水侦探地方消息,同时武力过人,所以很受朱元璋的赏识。

  这之后的几年时间里,吴良和吴祯兄弟两,一直跟随朱元璋四处征战,立下了不少的功劳。至正十七年的时候,吴良带兵拿下秦望山,攻克江阴,升为指挥使,朱元璋又顺势让他留在江阴镇守。

  江阴是个战略要地,背靠长江,扼守南北咽喉。张士诚占据吴地,横跨淮东、浙西,兵强粮足。对于张士诚来说,无论是对付朱元璋,还是扩展自己的势力,江阴都是必须要拿下的地方。所以他多次犒赏将士,鼓励兵士磨刀霍霍向江阴。

  张士诚能看到江阴的重要性,朱元璋不可能看不到。朱元璋多次提点吴良,一定要严加约束江阴士兵,不要收在逃人员。也不要因为小利,就开了口子,不要与当地势力争斗,只需要将江阴守住就行。

  吴良遵从了朱元璋的嘱咐,先后多次抵挡住张士诚一部来犯军队,保住了江阴这个意义重大的东南屏障。正是因为吴良的出色表现,朱元璋后来与陈友谅对战的时候,才不至于多有限制。

  至正二十五年,徐达、常遇春夺取淮东。张士诚厉兵秣马,出兵镇江。吴良在江阴严阵以待,未曾让张士诚得逞,一直坚持到朱元璋援军来到。大败张士诚一部。

  至正二十七年,张士诚势力被朱元璋平定。对此立下大功的吴良,被加封为昭勇大将军、苏州卫指挥使,改镇苏州。进封都督佥事,又改镇全州。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开国功臣,吴良升任都督同知,封江阴侯,获赐铁券。

  洪武四年,靖州、绥宁诸蛮族叛乱,吴良跟随邓愈前往那国镇压,共同平定蛮族叛乱。

  洪武十四年,吴良在青州病逝,时年五十八岁,追赠特进光禄大夫、上柱国、中军都督、江国公,赐谥襄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