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最懂历史的人却被历史的黑洞吞噬--班固

 wsyqn 2019-03-19

导读:窦宪倚杖权势,竟敢欺负到皇帝姑母头上。皇姑叫沁水公主, 在洛阳拥有一座好园林, 窦宪用贱价夺取过来, 公主迫于他的气焰, 不敢同他计较。恰好有一天, 章帝乘车出行, 经过沁水园, 便指着对窦宪说:“这是我姑母沁水公主的园林,景致甚佳,你知道吗?”窦宪支支吾吾不敢正面回答。

一个最懂历史的人却被历史的黑洞吞噬,真正验证了黑格尔的名言

班固

班固(32—92年)经历了二十五个寒暑,终于基本上完成了《汉书》 的撰著, 实现了父子两代人的心愿。然而, 他又总感到郁郁不乐: 自己年过半百, 竭尽了全部才 智, 难道一辈子就只得个玄武司马(玄武是宫掖门之一, 按两汉制度, 每门设司马一名, 俸禄千石)了事吗? 他无论如何不能甘心。

在当时, 若只靠著国史、写文章, 有再高才能, 也终究不被 重用。要升迁, 就得立下军功。班氏家族向来有与边疆事务打交道的经验班固不顾年迈, 也盼望能到边境立功。 果然, 在他五十八岁那年 (和帝永元元年, 89 年), 他找到了跟随将军窦宪攻伐匈奴的机会。

那时,班固因遭母丧, 辞官守孝在家赋闲, 得知窦宪被任命 为将军, 率大军攻匈奴的消息。光武帝时, 窦融成为显赫的功臣权贵之家。又历明、 章二世, 窦氏势力更加盘根错节班固求进心切, 班、窦两家又是同里、 世交, 所以他投附窦氏家族,也是情理中事, 但他未能觉察,这样已使自己跟危险势力联系起来

章帝初年, 窦融的曾孙女被立为皇后, 皇后之兄窦宪很快升为虎贲中郎将。 这个国舅后来之所以愿意领兵打仗, 是因为作恶多端, 犯了死罪, 不得已请求立功赎罪

一个最懂历史的人却被历史的黑洞吞噬,真正验证了黑格尔的名言

沁水公主园

窦宪先是倚杖权势,竟敢欺负到皇帝姑母头上。皇姑叫沁水公主, 在洛阳拥有一座好园林, 窦宪用贱价夺取过来, 公主迫于他的气焰, 不敢同他计较。 恰好有一天, 章帝乘车出行, 经过沁水园, 便指着对窦宪说: “这是我姑母沁水公主的园林,景致甚佳, 你知道吗?” 窦宪支支吾吾不敢正面回答。

事后章帝终于发 觉, 对窦宪怒斥一顿: “你的手段骇人听闻, 侵夺到皇姑头上来, 好大胆! 前些天路过时, 明明沁水园已被你强占, 你还学赵高指鹿为马贵公主都被你欺负, 还用说你在百姓面前何等作威作福! 朝廷要把你抛弃, 轻易得像扔掉一只死老鼠!” 窦宪自知闯 了大祸, 求窦皇后说情, 最后退出园林, 暂时了事。 虽未治罪, 也不再让他掌握大权。

沁园春,词牌名,又名“东仙”“寿星明”“洞庭春色”等。以苏轼词《沁园春·孤馆灯青》为正体,创始于晚唐。调名源于汉朝窦宪倚势变相强夺沁水公主田园之典故。

一个最懂历史的人却被历史的黑洞吞噬,真正验证了黑格尔的名言

沁园春·孤馆灯青

沁园春·孤馆灯青

苏轼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

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

云山摛锦,朝露漙漙。

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

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

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

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

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公元88 年, 章帝卒, 和帝即位, 年仅十岁, 窦太后临朝。 国舅老爷窦宪成为联系太后与外廷的关键人物实权在握, 窦家还有三人也占据亲要之地。 凡窦宪本人的意旨, 在外授意早有名 望的旧臣写奏书, 在内由他向太后陈述, “事无不从”。

窦宪竟敢挟持私怨,连续派宾客杀人。 其中一个是齐殇王的儿子刘畅, 他 因章帝丧事来吊问, 乘机讨好了窦太后,得到一个宫内职位。 窦宪刘畅受宠, 妨碍他掌握权柄, 竟派人将他刺杀。事被查出,将窦宪关在宫内。 这下窦宪着了慌, 请求征匈奴以赎死罪

一个最懂历史的人却被历史的黑洞吞噬,真正验证了黑格尔的名言

窦宪完成了霍去病的梦想,勒石燕然,结束了游牧民族对大汉的威胁

当时正逢南匈奴请兵攻伐北匈奴,朝廷便拜窦宪为车骑将军, 率大军出塞。 班固随军出发, 任中护军, 参与军中谋议。 大军从朔方三路北袭, 窦宪遣各部将及匈奴左谷蠡王等, 率精骑万余, 在稽落山 (今蒙古达兰札达加德西北) 大破北匈奴军队。

窦宪与副将等登上燕然山 (今蒙古杭爱山脉), 在此远离边塞三千余里的地方,刻石纪功铭文便出自班固手笔。 窦宪此举取胜,说明东汉还保持着强盛的国力。

窦宪班师后出镇凉州。第二年, 北匈奴单于因大败之后势力衰弱, 派亲王向窦宪通报希望觐见东汉皇帝, 请求派使者前来迎接。 窦宪上奏, 派遣班固中护军兼代中郎将职务, 与司马梁讽一起, 带领数百人骑马出居延塞 (今内蒙古额齐纳旗) 迎接。

正遇上南匈奴出兵打败北匈奴 班固一行到达私渠海 (在稽落山西 北), 获知北匈奴已遁走而折回。 永元三年 (91), 窦宪派部将出兵北击, 此后北匈奴向西远徙

一个最懂历史的人却被历史的黑洞吞噬,真正验证了黑格尔的名言

渔家傲· 秋思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大漠从征以后,班固成为窦宪幕府人物。此时的窦宪, 因为平匈奴有功, 威名大盛,心腹众多, 刺史、守令的任免由他一句话决定,朝臣震慑, 望风希旨。 尚书仆射郑寿乐恢由于招致他 的不满,被迫相继自杀

窦宪的三个弟弟分别把持着卫尉执金吾光禄勋的要职, 窦氏家族还有十几人任城门校尉、将作大 匠、少府等职务。 他们在京城无法无天,奴仆肆意强夺民财, 侵凌百姓, 抢走民女。 街市上店铺都紧锁店门, 像逃避强盗一样。

永元四年 (92), 窦氏家族这个毒瘤终于最后溃烂。 窦宪的爪牙邓叠、女婿郭举等阴谋在宫中杀死和帝和帝觉察他们的阴谋, 事先与中常侍 (东汉时传达诏令的宦官, 权力极大) 郑众定计, 把邓、郭等收捕斩首, 并将窦宪等人革职, 送回封地。 窦宪等被迫自杀

一个最懂历史的人却被历史的黑洞吞噬,真正验证了黑格尔的名言

汉和帝刘肇

汉和帝刘肇(88—105年在位),东汉第四位皇帝,10岁继位。永元四年刘肇联合宦官扫灭窦氏戚族,亲政后使东汉国力达到极盛,时人称之为“永元之隆”。元兴元年病逝章德殿,终年27岁。

班固本来与窦宪案件毫无关系,但在封建时代, 一人有罪, 株连甚广, 班固因与窦宪关系密切被免职, 后又被逮入监狱。 当时的洛阳令种兢对班固一家怀有私仇。 因为班固平常对僮仆管教不严, 有的人不守法纪, 地方官吏感到头痛。 曾有一次, 种兢出行, 班固的家奴因喝醉酒冲撞了他的车骑 种兢手下官吏对他推搡训斥, 家奴迷迷糊糊, 口出狂言 种兢大怒, 可是畏惧窦宪威 势,不敢发作, 从此怀恨在心。

窦宪案发, 以前窦家的宾客一 一被逮捕拷问 种兢借机报复, 将班固关进监狱。 在狱吏的拷打折磨下, 这位对中国文化史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竟冤死狱中, 卒年六十一岁。 事后, 和帝下诏谴责种兢公报私仇的恶劣做法, 并将害死班固的狱吏处死抵罪

班固含冤被害,值得人们为他洒下同情之泪。然而他的悲剧结局也给人们留下了教训。 他作为世家子弟, 怀才不遇, 不甘心家庭衰落, 对功名利禄不能淡然处之, 这确是他性格的弱点。

一个最懂历史的人却被历史的黑洞吞噬,真正验证了黑格尔的名言

班固雕像

作 为一个史学家, 他对于前代人物的遭际得失往往能看得清楚, 评论恰当, 而对于身边潜伏的巨大危险却不能洞察托附于权贵势力, 因此种下祸患。 这不仅反映出他认识的局限, 而且说明依附权贵之险!难怪黑格尔说:“人类从历史中所得到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记取历史教训。”

作者受教于陈寅恪弟子刘节、师从史学大家白寿彝先生。

八旬长者士人风范薪火相传,三十余年治学菁华今朝问世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