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棣——做皇帝我才是合适的人选(二)

 旧时斜阳 2019-03-19


他的一生来的并不容易。

据他的母亲在他六岁的时候告诉他,他是在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四月十七日出生的,出生的地点就是这座南京城。

当时叫做应天,顺应天命的意思。

每次听到底下有人骂他的时候,他总会寻这个理由来安慰自己,他这么做不过是顺应了天命,从出生就已经决定了,并非他有意为之。

他的出生与老爹而言并不是什么喜事,因为那会儿他正与一个叫陈友谅的枭雄打仗,战况并不顺利。

老爹甚至没来得及看他一眼就匆匆忙忙到前线指挥打仗去了。至于怎么样为这个孩子取个吉祥名字,他就更没有功夫去琢磨了。

他从小被人喊做老四,这个代号一直到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旧历年底,老爹通过几十年的厮杀,终于在乱世中打造了一片江山。

准备转过年头就要正式登极做皇帝了,才想起自己还有七个儿子没有取名字,此时,天下基本上已经安定了,他决心要为儿子们正式取名了。十二月二十四日。他祭告太庙,把自己渡江后生了7个儿子归因于祖上的阴德:仰承先德,自举兵以来,渡江生子七人。今长子命名曰标,……曰棣……

这一年,他七岁。

帝王家的孩子虽过着锦衣玉食的日子,但较之寻常百姓责任也重了几分。


洪武三年,他受封燕王,居北京。

这一年他才十岁,还是一个孩子便开始承担守卫父亲打下江山的重责。

他读书不多,但行军打仗却是很有一套。

短短几年的功夫,他两次率师北征,曾招降蒙古乃儿不花,并曾生擒北元大将索林帖木儿,在军中的威望几乎快赶上了自己的岳父徐达。

在他塞外展现自己的军事才华的时候,他的大哥朱标、二哥秦王朱樉、三哥晋王朱枫先后去世,作为老爹第四个儿子,他不仅在军事实力上,而且在家族尊序上都成为诸王之首。

无论怎么看,老爹打下的这份家业该他来接手了。

他甚至在许多时候做好了接手的准备。

可老爹却选择了侄儿,巨大的落差与失望让他心有不甘,却也无可奈何,家族的企业容不得他反驳什么。

如果说自己的侄儿是个强悍的执掌者他也就算了,可那一次的对比他分明看到侄儿的无用。

老爹选择了他不过是无奈之举。

正真理想的人选是他。

这个念头在心头久了,他也就当真了,甚至很多时候他都被自己这个大胆的念头给吓得从睡梦中醒过来。

这样的日子一直延续了十五年才落恢复了正常。

这一切全是一个叫姚广孝的和尚帮的忙。

哪天,一个沉默的和尚突然冲着他说:“燕王殿下,贫僧愿意跟随您。”

他并没有觉得这和尚大胆,反而觉得有趣,便问了句:“为何?”

“贫僧有大礼相送。”

“何礼?”

“大王若能用我,贫僧愿意送一白帽子给大王!”

他听闻此言,立即知道这和尚话中之意了,他虽读书不多,但王字上面加一个白是什么字儿,他心知肚明。

从那一刻他便知这个人是老天派来帮自己的人。

和尚果然不负他的期望,从入府的第一天就帮他谋划一切。

短短几年,他便拥有了夺取家产的势力。

坐在豪华办公楼的建文帝也并非一无所知,趁着他羽翼未稳,率先下了手。

他兵马准备不充足,不得不装疯,这个伎俩用过的人都很多,越王勾践、孙膑、司马懿、李忱都用过,并且成功蒙蔽了他们的敌人,成就了自己的霸业。

今轮到了他了。

如 为了装的得逼真,他不惜恶搞自己的身体,成天装疯卖傻胡言乱语,经常头一歪就躺倒在地又蹬又踢,好几天都不起来。

建文帝派人去探视,正是大夏天,他居然坐在火炉边烤火,嘴里还不停地叫冷。建文帝这个笨蛋竟然就相信了他的鬼把戏,不再把他当成威胁,还偷偷乐了好几天。

一个做大事的不能承受失败的打击而轻易放弃的的人永远难建功业,自古英雄总是笑到最后的那个人。

无数的夜晚,他都是这么告诫自己的。

老天爷并没有亏待他,装疯的日子里,他的兵马准备充分。

在姚广孝的策划下,他亲自率领燕王府八百将士杀了出去,竖起的大旗是“奉天靖难”。

起先他是怕的,可路已走了出去,没有回头的道理。


一场厮杀后,他发现原来前面的路并非自己想象的那么难,原来自己的侄儿也有许多人不满,原来,他的屁股下的龙椅是如此的不牢固。

他不过用了四年,一路从北京杀到了南京。

今日谷王朱橞与李景隆开金川门降,南京城彻底论为了他的掌中之物了,看着身后几十万大军以及眼前金碧辉煌的南京城,自豪感油然而生,他恨不得冲着侄儿大喊一声:“这江山本就不属于你,交给我吧?“

宫中的大火,让他有些措手不及。

好在结果不算最坏,那个人死不见人,活不见尸,只要他不出现,这天下就没有他办不了的事。

他的想法很准确,不过几十天的功夫,那帮盼着升官发财的官僚就开始来给他造势了。

他学着当年老爹的样子,推辞了三次后,也就将屁股坐了龙椅上。

他开始俯视着这个江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