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实控人增持计划迟迟不落地,却伙同他人配资炒股,而且炒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家股票!
这样离奇的一幕,恐怕神仙剧本都不敢这么写,却真实发生在上市公司宜华健康身上。 配资炒股穿仓 近日,宜华健康(000150.SZ)实控人刘绍喜配资炒作自家股票穿仓,遭遇资方曝光。 据爆料人透露,刘绍喜曾通过第三方机构与资方签定股票配资合作协议,为上市公司提供几十个账户进行为期四个月的配资操盘。  刘绍喜方面的部分配资账户 刘绍喜通过第三方机构涉及的类似账户多达上百个,他对第三方机构表示,做配资是希望短期把股价做高,以满足其对公司市值管理的需求。 但是,刘绍喜的玩法似乎更加高明。资方怀疑,其真实目的是出部分担保并用配资账户接盘,接手与其相关的信托渠道及公司二股东减持的股份。 实际上,从2018年上半年开始,宜华健康的股价走势,就呈现出庄股特征,很多时段都是长期横盘,成交量极度低迷。整体来看,股价止不住下跌趋势。  2019年2月1日,即春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宜华健康闪崩跌停,刘绍喜通过第三方机构操作账户当天出现了穿仓。  资方沦为接盘侠 通常,穿仓后的第一要务是补仓,刘绍喜却反其道而行之,不仅没有及时补仓,还把所有资方召集到公司所在地汕头开会,逼迫资方签署了一份股票回购协议。  资方签署的股票回购协议
按照协议约定,在与刘绍喜合作的四个月期间,资方不得卖出股票,才能获得赔偿以及部分资金占用的利息。 资方对协议条款很不满意,认为己方需要继续承担宜华健康股价下跌的风险,却收益甚微。 2月11日,即春季后首个交易日,A股上演“超级开门红”,宜华健康却一字跌停,加上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闪崩跌停,已经连续2个跌停,资方出现了本金损失。 如果按照前期签署的配资协议,刘绍喜方面需要承担资方的本金赔偿了。但是,按照后面签署的股票回购协议,资方至少还需要承担两到三个月的时间风险,才能拿到相关的赔偿和利息。 目前,媒体就此事询问宜华健康董秘遭到拒绝,公司尚未公开回应。 增持掩护下的配资炒股 最近半年,宜华健康走出两轮V字行情。除了春节假期前后导致穿仓这次,还有一次发生在2018年下半年。  2018年10月17日,宜华健康发布非公开发行股份上市流通的提示性公告,超5000万限售股解禁,占公司总股本的8%。 利空消息发出后,宜华健康股价上演6连跌。眼看自家股票跌跌不休,刘绍喜紧急推出股票增持计划,终于将股价从底部拉起来。  但是,宜华健康股价趋稳后,刘绍喜的增持计划就如石沉大海,再无音讯。倒是公司二股东林正刚趁机高位减持,上演快刀割韭菜。 10月30日,宜华健康发布持股5%以上股东的减持公告。林正刚在10月29日和10月30日累计减持228.72万股,合计套现2335万元。  此后,林正刚多次主动或被动减持宜华健康股票。截至目前,林正刚对宜华健康持股比例已经从14.89%下降至13.27%。 如今看来,刘绍喜在表面增持推高股价,林正刚在背后减持高位套现,二人合计上演了一出“双簧”,把投资者和资方都耍得团团转。 危机重重的宜华健康 宜华健康原名宜华地产,最初从事房地产业务。2014年,宜华地产转型医疗健康,并于2015年改名宜华健康。 短短数年间,宜华健康马不停蹄并购重组,不断推高公司规模,成为资本市场的“并购狂魔”。  宜华健康部分并购情况 截止2018年上半年,宜华健康旗下医院多达22家,医疗床位数近10000张,成为与华润凤凰、复星医药相媲美的医疗巨头。 频繁并购重组,也带来严重的后遗症。宜华健康的医疗帝国表面风光,实际已经千疮百孔。 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宜华健康的账面商誉已逾21亿,而账面净资产只有24亿,商誉占净资产比例接近90%,为公司未来稳定经营埋下一颗地雷。 此外,宜华健康的现金流日益紧张。2018年三季报显示,宜华健康的资产负债率接近70%,为全行业最高。 其中,宜华健康短期负债达到15.26亿,而公司账面货币资金仅有3亿元,短期偿债压力巨大。 结语 进入2019年,尤其是春节过后,A股行情大反弹,“一把梭”、“满仓干”、“配资炒”等现象死灰复燃,其中配资炒股愈演愈烈。 近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召集部分券商召开有关规范信息系统外部接入、防范场外配资风险的专题会议,命令券商排查配资风险,规范外部接入。 在这样的敏感时点,刘绍喜竟然铤而走险顶风作案,还被资方曝光出来,真的是往枪口上撞。对此,监管层会如何处理呢?$宜华健康(SZ000150)$ @今日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