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白云观白云讲堂周高德道长《道德经》简读一(第一章——第三章)

 大钧 2019-03-19

《道德经》简读第一讲

第一章


道德经简读第一章


      本章为《道德经》的首章,老子开宗明义,提出了“道”这一哲学范畴。全章紧紧围绕这个作为哲学范畴的“道”进行了纲领性的论述。老子认为“道”不可言和“道”不可名;这个不可言和不可名的“道”,它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同时可以用“无”和“有”来表述它。(这其中包含着矛盾对立统一之规律。)因此,称“道”为“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可道,非常道①;名可名,非常名②。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③。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④。 此两者⑤,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校释]

①道可道,非常道:帛书甲本为:“道可道也,非恒道也。”乙本为:“道可道也,[非恒道也]。”“恒道”,河上公本为“常道”。“恒”“常”义同,汉时因避汉文帝刘恒(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56年在位)之讳而改。“常道”,指宇宙万物的本原、本体。

②名可名,非常名:帛书甲本为:“名可名也,非恒名也。”乙本为:“[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此句承接上句“道可道,非常道”,其“名”指“道”之“名”。

       ③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帛书本甲、乙本均作:“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此句,河上公、王弼以“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为读,至北宋,王安石(1021年—1086年)则以“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为读。本书认为应从后者。“无”、“有”同指“道”。盖:“道”“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它“其上不曒,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14章)因此谓之“无”。“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21章)总而言之,“道”是真实存在的,它“有象”、“有物”、“有精”、“有信”。因此谓之“有”。正因为“有”,宇宙万物才得以化生。“有”和“无”皆为“道”的属性。因此,既可以用“无”来指称“道”,同时也可以用“有”来指称“道”。

④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帛书甲本、乙本“常”均作“恒”,并皆于“欲”后面有一“也”字。此句河上公、王弼等人以“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为读,王安石、苏辙等人则以“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为读。本书认为应从前者。

“妙”,微妙。此处指 “道”的内在本质,换言之即“道”的原始存在状态。

“徼”,jiào,边界。此处指 “道”的外在现象,换言之即“道”所化生的万物的运化状态。

⑤此两者:河上公《注》:“两者,谓有欲、无欲也。”王弼《注》:“两者,‘始’与‘母’也。”按:历代注家各抒己见,“此两者”或指 “道”与“名”,或指“常(恒)道”与“可道”,或指“无名”与“有名”,或指“无”与“有”,或指“始”与“母”,或指“无欲”与“有欲”,或指“妙”与“徼”。本书认为 “此两者”是指“无”与“有”。

[今译]

“道”,(虽然)可以用语言来表述,(但)不是那永恒存在的“道”的真实本身;“道”的名字,(虽然)可以用文辞来命名,(但)不是那永恒存在的“道”的本来名字。 “道”无法感知,它是天地的本始;“道”实有存在,它是万物的根源。所以,人如果时时保持无欲状态,就能够内观到“道”的本质;人如果常常处于有欲状态,就只能外观到“道”的现象。 “无”和“有”这两者都同样出自于“道”,它们是“道”的两个相互对立的名称。它们又都同样可以称呼为“玄”,盖“道”渺冥幽远、奥妙无极、神秘难测。玄之又玄的“无”和“有”(即“道”),是天地万物及其变化规律所从出的总门户。

[札记]

道不可言不可名,有无同出而异称。

无欲观妙有观徼,玄之又玄众妙门。

第二章


道德经简读第二章


     本章内容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自本章开头至“前后相随”)反映了老子的辩证法思想。老子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对立面,对立的矛盾双方互相依存(失去其中的一方,另一方也将随之失去)并互相联系、互相补充、互相作用、互相转化。一言以蔽之,即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第二部分(其余内容)老子论述“圣人”的行为准则,旨在教人做到“无为”。在本章中指出了其根本的做法,即像“道”那样——对万物顺其自然而不干涉;对已经发生的有功利的事情而不占有、不图报、不居功。“无为”是老子提倡的一种人类活动的重要原则。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①,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②处无为③之事,行不言④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⑤,生而不有,为而不恃⑥, 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校释]

①高下相倾:帛书甲、乙本为“高下之相盈也”。郭店楚简《老子》 为“高下之相 也”。廖名春《郭店楚简老子校释》云:“《老子》原本当作‘呈’,楚简繁化增加水旁,写作‘ ’  。‘盈’、‘呈’古音相近,帛书甲、乙本‘盈’乃‘呈’之借字,汉人避汉惠帝刘盈之讳,又改作近音字‘倾’。” “呈”,呈现;显现。“相呈”,相互呈现。

②圣人:指体“道”而行的人。“道”所具有的虚无、自然、清静、无为、纯粹、素朴、平易、恬淡、柔弱、不争等特性,都能从圣人身上体现出来。

③无为:“无为”是《道德经》中最重要的观念,大致说来,它有三个方面的涵义:其一、指不以人的主观意志而为;其二、指无个人目的而为;其三、指不当为之事情(或时候)而不为。

④不言:指不轻言、不多言、不妄言。

⑤不辞,意为不干涉。

⑥为而不恃:河上公注:“道所施为,不恃望其报也。”释“恃”为“恃望其报”。“恃”,shì,依赖;倚仗。“不恃”,意为不图报答。

[今译]

天底下的人,凡是认为美好的事物之所以是美好的,这是因为觉得(或认为)与之相比较的另一事物显得丑陋的緣故;凡是认为善良的行为之所以是善良的,这是因为觉得(或认为)与之相比较的另一行为显得不良的緣故。所以,有和无因客观存在与否而相互产生;难和易因客观存在或主观意识有别而相互形成;长和短因相互比较而映衬;高和下因存在差异而相互显现;音和声因相互作用而和谐;前和后因相互行随而发生联系。

因此,体“道”而行的圣人处理世事坚持顺其自然而不恣意妄为,施行教化注重以德化人而不妄言空谈。像“道”那样——任凭万物自然兴起而不加以干涉,化生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对万物有所施为而不恃望其报,功业成就而不居功自傲。(换言之,即像“道”那样——不干涉、不占有、不图报、不居功。)正是由于圣人法“道”而不居功自傲,因此他的功劳(在人们心中)便永远不会消失。

[札记]

对立统一天道恒,善者生存法圣人。

处事无为合大道,行教不言胜有声。


第三章


道德经简读第三章


      本章老子阐述了他的社会政治思想的总原则——“无为而治”。老子针对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具体地提出了“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的主张;并教人“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认为“为无为,则无不治”。本章旨在教人不追名逐利,并做到清静无为。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 弱其志,强其骨①。常使民无知无欲②;使夫知者③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④。

[校释]

①虚其心,实其腹, 弱其志,强其骨:“虚其心”、“弱其志”,是说“净化人们的精神世界”;“实其腹”、“强其骨”,是说“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这是就圣人治国而言的。若以个人治身而言,用道教的话说叫做“性命双修”,其为道教修行的根本。所谓修性,广而言之就是指心性品德的修养;所谓修命,广而言之就是指形体生命的修炼。“虚其心”、“弱其志”,则属于“修性”的范畴;“实其腹”、“强其骨”则属于“修命”的范畴。道教尊老子为道祖,其教理教义即渊源于老子之《道德经》。道教(内丹派)以“性命”为修炼的核心内容,即源于此。老子《道德经》中,其养生思想耐人寻味。隋薛道衡《老氏碑》文说,五千文“用之治身,则神清志清;用之治国,则反朴还淳。”(《文苑英华》卷八百四十八)《道德经》原文常以治国、治身分疏,河上公注文则以治身一方面阐发尤为精辟。

②无知无欲:“知”, 这里读zhì,通“智”,聪明,智慧。“欲”,贪欲。“无知无欲”,人们大多解释为:没有巧伪奸诈的心智,没有非分妄想的欲念。综观全书,“无知无欲”是老子所言之“婴儿”的写状。老子《道德经》第十章、第二十章、第二十八章等章中多次提及“婴儿”。“婴儿”,是老子哲学思想上的一个重要概念。婴儿,无知无欲、纯真无邪。老子说“常使民无知无欲”,相当于说“常使民‘复归于婴儿’(28章)”。因此,河上公注为“反朴守淳”;王弼注为“守其真也(即保持心灵的纯真朴质)”。

③知者:本书从河上公本。“知”,帛书乙本(甲本缺)亦为“知”,王弼本作“智”。“知”,这里读zhì,通“智”。“知者”即“智者”,狭义特指具有制作“难得之货”(即所谓新奇之物)技能的人。(第五十七章中曰:“人多技巧,奇物滋起。”)或指有才智但却很虚伪奸诈的人。广义泛指有才智的人。(范应元释为“智巧之人”。)

④为无为,则无不治:帛书(甲本缺)乙本作“为无为,则无不治矣”。

[今译]

不以高官厚禄去重用那些自我标榜有才德的人,以使民众不趋之若鹜而争相谋取功名;不重视、不贪求难得的珍稀物品,以使民众不萌生占有念头而为盗;不表现可能引起人们心生贪欲的行为,以使民众的思想单纯而不复杂。

因此,圣人的治国或治身原则是:净化人的心灵,充实人的肚腹;减少人的贪欲,增强人的体质。常使民众没有追名的心智、没有逐利的贪欲,像婴儿般的纯真质朴;使那些倚仗才智企图猎取名和利的人,也不敢胆大妄为。如果以“无为”的原则治理国家,那么天下就没有不太平的了。

[札记]

追名逐利是祸根,搅得天下不安宁。

虚心实腹能治理,弱志强骨利身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