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视频】北京白云观白云讲堂周高德道长《道德经》简读二(第四章——第九章)

 大钧 2019-03-19

《道德经》简读第二讲

第四章


道德经简读第四章


      本章旨在论述“道”的本质。老子认为“道”为虚无之体,因此它深远莫测、幽隐不现,但是它又真实存在,其作用无穷无尽,为万物的祖宗。

      道冲①,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②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校释]

①道冲:言“道”为虚无之体。“冲”,虚;虚空。按:傅奕《道德经古本篇》为“道盅”。《说文》:“盅,器虚也。”此取其虚义。

②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这四句经文亦见于第五十六章。不少注家认为这是第五十六章错简重出。此种观点,可供参考。

[今译]

“道”虚空无形,为虚无之体,然而它的作用却无法估量、不会穷尽。(它)深不可识啊,好像是万物的祖宗一样。人应效法“道”之“渊兮”而深藏不露,做到——磨损其锐角而不露锋芒,调解其纠纷而与世无争;含敛其光芒而韬光养晦,混同其尘世而打成一片。(“道”)隐而不现啊,却又好像可能存在。我不知晓“道”是谁的孩子,好像在天帝之前就已经“有”它了。

[札记]

道冲用之或不盈,象帝之先万物宗。

渊湛莫测应效法,挫锐解纷和光尘。

第五章


道德经简读第五章


     本章老子由天道推及人道,教人要效法天地,无所偏爱,任其自然,持守虚静。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①。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②。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③,动而愈出。 

多言数④穷,不如守中⑤。

[校释]

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不仁”,意为无所偏爱;“刍狗”,是古人祭祀时使用的用草扎成的狗,并视之为神之圣物。因此,人们于祭祀结束后,便小心翼翼地将其置于无人践踏的地方,而任其自化。此句言:天地对待万物就像对待自己的左手与右手一样无所偏爱,将万物视如神圣之物一般而尊重。而天地尊重万物的根本体现,就是任其自然。

②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圣人效法天地对待百姓(就应该像对待自己的左手与右手一样)无所偏爱,将百姓视如圣者一般而尊重。而尊重百姓的根本体现,就是要求做到任其自然。

③屈:“屈”是一个多音字。这里读jué ,竭,尽。

④数:“数”,许多人读 shù,认为通“速”(sù)。“速”,迅速。本书以为:“数”,这里读shuò(音硕),意为“屡次” ,引申为急速,譬如中医所说的“数脉” 。

⑤守中:“中”,指经文所言的“橐籥”之“中”。“中”,空也,虚也。“守中”,意为持守虚静。

[今译]

(宇宙中神圣的)天地将天下万物视如同胞手足而无所偏爱,并把天下万物当做祭祀时使用的圣物刍狗一样而尊重,做到任其自然。(人世间至尊的)圣人(效法天地而)将天下百姓视如同胞手足而无所偏爱,并把天下百姓当做祭祀时使用的圣物刍狗一样而尊重,做到任其自然。

       天地之间,难道不就像一个大风箱吗?风箱虽然虚空,然而所蕴藏的风却不会穷尽。它鼓动起来,反而愈加出风。

       (倘若)过多言语就会迅速穷尽,(因此)过多言语不如持守虚静。

[札记]

天地不仁大爱浓,圣人法之百姓拥。

若明橐籥虚不屈,当舍多言贵守中。


第六章


道德经简读第六章


      本章老子运用比喻的方法,描写和赞颂形而上的永恒存在之“道”,旨在说明至虚无形的“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根。大道永恒长存,人学道养生则长生,而学道养生则要求重视“玄牝”。玄牝,在人身为鼻、口。鼻口之门,乃天地元气往来之门户。其呼吸,当绵绵微妙、若有若无,不当急疾勤劳。

     谷神①不死,是谓玄牝②。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校释]

①谷神:河上公注:“谷,养也。”“谷神”意为“养神”也。这是从养生的角度作注的。“谷”,此处应视为“穀”的简化字。《中华字海》载“穀”有“养育”之义、有“生”之义。(当作为“庄稼和粮食的总称”及“小米”之义时,“穀”可简化而写作“谷”。)

王弼注:“谷,中央无者也。无形无影,无逆无违,处卑不动,守静不衰。谷以之成而不见其形,此至物也。”王弼释“谷”,是借“山谷”之“谷”的虚无之状来形容“道”的虚无之体。综观王弼整章之注,是从哲学的角度而作注的。

以上两种解释,是由于所阐发的意旨不同的缘故。

②玄牝:“玄牝”,河上公注以口鼻为解,与《内经》合,当是古义。《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食,读如饲,用如动词。

[今译]

       “道”至虚无形、变化莫测、永存不灭,它可以称为渺冥幽远、奥妙无极的母亲。渺冥幽远、奥妙无极的母亲——“道”,它是化生天地万物的本根。这个至虚无形的“道”,它绵延不绝、若亡若存,其作用却无穷无尽。

[札记]

谷神不死谓玄牝,玄牝之门天地根。

若以玄牝修仙道,绵绵若存不用勤。

第七章


道德经简读第七章


      本章旨在教人效法天地的无私精神,做到先人后己,忘我无身。这是将“天道”的“无为”、“不争”的特性运用于现实生活中。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①,故能长生②。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③?故能成其私。

[校释]

①不自生:指(天地)不有意为自己而求长久生存,意即(天地)无私也。“生”,这里指生存或存在。“不自生”,通俗地讲即(天地)不为自己而活着。

古棣《老子校诂》本中作“不自私”。他认为:“天无私覆,地无私载”,盖古人常语。《管子·心术下》“是故圣人若天然,无私覆也;若地然,无私载也。”老子正是从“天地无私”引出“圣人无私”的。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与“天地无私”相通,“天地不仁”正是从“天地无私”中派生出来的。从“天地无私”推论“圣人无私”,与从“天地不仁”推论“圣人不仁”是同一个逻辑。

②长生:长久生存。诸本多如河上公本作“长生”,想尔本、景龙本、吴澄本,明太祖御注本等皆作“长久”。

③ 邪:语气词。念yé,又作“耶”;“耶”是“邪”的后起字。用在反问句末,表示无疑而问的反问语气,可译为“吗”。

[今译]

天地是长久生存着的。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久生存,是因为它们无私(而不为自己活着),所以反而能够长久生存。

因此,圣人效法天地的无私,把自身的位置摆在众人的后面,反而能赢得众人的拥戴而德高望重;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反而能得到众人的保护而安然无恙。这难道不正是因为圣人“后其身”和“外其身”而不自私吗?所以圣人反而能够因众人的成全而得到无意而求的私利(即“身先”和“身存”)。

[札记]

天长地久不自生,圣人法之无私心。

莫问身先身存事,只管后身与外身。

第八章


道德经简读第八章


     本章老子以“水”喻“道”,认为“上善”者“若水”,旨在教人应该具有水一样的品格,即“利物”、“不争”、“处下”等。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①, 故几②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③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校释]

①恶:这里读wù。憎恶;讨厌;不喜欢。

②几:这里读jī。接近;差不多。

③正:河上公本、王弼本及帛书本均作“正”。“正”通“政”,指政事。

[今译]

最善的人其品格好像大自然中的水一样。

水的好品格是善于默默无言地滋润万物而且不与万物相争,自自然然地停留在众人所厌恶的卑下地方并且无怨无悔,所以像水那样的品格最接近于“道”。具有崇高美德的人,像水那样(避高趋下)而善于位居众人之后,不计地位卑低;心境像水那样而善于保持深沉宁静的状态;和人结交像水那样而善于友好、仁爱而不求报答;说话像水那样而善于守信用;执政像水那样而善于做到清正廉洁、公平不倚,并达到“清静无为”的境界;处事像水那样而善于发挥能力并圆通;行动像水那样而善于随顺天时、把握时机、合乎时宜。

上善者正是因为像水那样而与物不争,所以便没有过错,也不会招人怨恨。

[札记]

上善若水品德优,利物不争处下柔。

如能若水致七善,几于大道永无尤。


第九章


道德经简读第九章


      本章老子通过形象的比喻、生动的事例——持而盈之、揣而锐之、金玉满堂、富贵而骄的结果——器满则溢、不可长保、莫之能守、自遗其咎,旨在告诫世人:凡事都不能过度,要适可而止;并特别指出“功遂身退”才符合“天道”。即在“功遂”之后,不盈满、不显露锋芒、不自高自大,当适可而止、敛藏锋芒、谦虚谨慎。换言之,即在“功遂”之后,韬光养晦、淡泊名利。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①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②。

[校释]

①揣:这里读zhuī,捶击。

②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河上公本为“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王弼本为“功遂身退,天之道”;帛书甲本为“功遂身退,天□□□”;帛书乙本为“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楚简本为“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本书从楚简本和帛书本。

[今译]

手里拿着东西,不断地往容器里装,使其充满,不如适可而止;捶击金属器具使之锐利,不能长久保持。

       黄金白玉堆满一大间房子,没有谁能够守藏得住;如果人因拥有财富和地位而自高自大、放肆傲慢,那是自己给自己留下祸根。

       事业完成后而谦让身退,这才符合自然的规律。

[札记]

追名逐利是祸根,搅得天下不安宁。

虚心实腹能治理,弱志强骨利身心。

友情链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