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关于颜色的那些事吧~ 胡萝卜一开始可不是橘色的 白色的小兔子,爱吃橘色的胡萝卜,这画面对大家来说应该再熟悉不过了吧。 但实际上,小兔子并不喜欢吃胡萝卜,而且,胡萝卜一开始也并不是橘色的。 我们现在吃的胡萝卜,是由一种叫野胡萝卜的杂草驯化而来的,最早出现在10世纪左右的阿富汗一带。 但当时的胡萝卜,还不是我们熟悉的样子,它们其实是黄色和紫色的。 据史料记载,东方人更喜欢这种紫色的胡萝卜,但就是嫌它太掉色了,总是弄脏衣服什么的。 黄色、紫色、橘色的胡萝卜丨vinegarlic.com 那胡萝卜什么时候开始变色的呢? 大概是17世纪的时候,荷兰出现了两种变异胡萝卜,它们分别是橘红色和桔黄色。 这可高兴坏了酷爱橘色的荷兰人,橘红色因太硬口感不好被放弃了,但桔黄色却被不断的选育成了现在的橘色。 当时荷兰的园艺技术高,培育的品种产量高,口感好,有这样的口碑加持,橘色的胡萝卜就这样风靡了全球。 荷兰人为何酷爱橘色? 因为喜爱,就把胡萝卜变了色号,可见荷兰人对橘色,有多么的热爱,可世间颜色千千万,为啥荷兰人就独爱橘色呢? 大家都知道,荷兰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荷兰的皇室叫做奥兰治·拿骚家族。 奥兰治,是不是听着有点儿耳熟? 奥兰治·拿骚家族,英文写作House of Orange-Nassau,也被称作“橘子家族”,所以橘色其实是人家的皇室色。 荷兰国徽 16世纪的荷兰正处在西班牙的统治下,高昂的税收压得百姓们喘不过气,当时奥兰治家族的长子,威廉·奥兰治,散尽家财带领着荷兰人民,打败了西班牙的统治者,但就在加冕的前两天,他不幸遇刺身亡。 当时橘子这种水果正好在欧洲流行起来,奥兰治家族发现这种水果的叫法竟然与自己家族的名称如此相似,就把这种水果纳入了自己的家徽。 威廉·奥兰治虽然没有加冕,但他早已成为荷兰人民心中神圣的符号,“橘子”和“奥兰治”虽然代表着两种不相干的意义,但也就这样合二为一,成了精神的象征。 荷兰国父 威廉奥兰治 国旗为什么没有紫色的? 国旗,作为一个国家的象征,既要有意义,又要与众不同。所以各种颜色几乎都被用尽了,连黑色和褐色都用上了,却唯独难发现紫色的踪影,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用不起...... 紫色在现在是一种很普通的颜色,但在古代,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代表着十足的尊贵。 清朝皇帝将自己皇宫称为紫禁城,西方世界里,紫色是帝王和贵族的专属颜色,平民是绝对没有机会穿的。 紫袍相当于龙袍 当时的紫色需要从骨螺分泌的粘液中采集,上万只骨螺才能制成1克,价格堪比黄金,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量产紫色颜料发明之前,根本没有哪个国家负担的起在国旗上大面积使用紫色。 而紫色是何时变得平凡的呢? 这多亏一名化学家,他在研制抗疟疾药时,不小心配出了紫色的染料,于是他果断放弃了制药,申请了颜料专利,发家致富了。 爱尔兰的国庆节大家都戴绿帽子 “绿帽子”在我国有着特殊的含义,说起“戴绿帽子”,大家一定是不愿意的,然而在爱尔兰的国庆节上,戴绿帽子那可是必须的装备。 每年的3月17日,是爱尔兰的圣帕特里克节,为了纪念爱尔兰守护神圣帕特里克,大家会穿上绿色的服饰,上街参加盛大的游行活动。 传说圣者帕特里克是利用三片心形叶子的酢浆草(三叶草),来向当时的爱尔兰人解释宗教上三位一体的教义的,因此酢浆草(三叶草)就成了爱尔兰的象征,到了现在更以发现四叶的酢浆草(幸运草)为幸运的象征。 为啥唯独我们不喜欢绿帽子? 在国外,绿色的帽子还是很常见的,为啥唯独在我国就有了特殊的含义呢? 民间传说是这样的: 话说古代有这样一对小夫妻,身为货商的丈夫,一出门就是好几个月,于是妻子就和卖布的老王好上了,一次丈夫突然有事折返回家,老王就在床下,瑟瑟发抖的躲了一晚上。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二人商量了一个办法,这位妻子给丈夫做了一顶绿色的帽子,只要老王看到他戴着绿帽子出门,就表示可以安心来了,于是绿帽子的传说就这样传开了。 当然,单靠民间传说的力量,很难让绿帽子的形象如此深刻,它还得到了明太祖朱元璋的加持。 朱元璋在收复中原前,就对中原的红灯区很是鄙视,于是登基后就下诏,规定这些红灯区的姑娘必须头戴“角冠”,穿长袍,与良家妇女区分开来。 不仅如此,朱元璋还规定,她们的丈夫也要接受道德的批判,因为逼着爱人做这样的事,一定也不是什么好人。 他们必须头戴绿头巾,腰系红布带,脚穿毛猪皮鞋,而且不得走在街道的中间。 于是“绿帽子”的形象,就这样深入人心了。 以上 就是关于颜色的冷知识了~~ 来源:费米科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