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顺势而为更从容

 老刘tdrhg 2019-03-19

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这句话向我们描述了一种极高的精神境界:水依山而行,山因水而活,临水而居、依山而居是人世间最幸福的事。我们可以通俗地理解为一切随缘,没必要刻意追求完美,中庸之道强调的遵循规律、顺应自然也是这个道理。然而对顺乎自然的本性做事情,绝不是什么事情都不去做,索性守株待兔、听天由命。而是凡事不能蛮干,不要做与本性相违背的事情。

一个人看到一只茧上开了一个小口,一支新生的蝴蝶正艰难地在小口中挣扎,很长时间过去了,蜕变一点进展都没有,蝴蝶看起来已经竭尽全力了。这个人看得实在着急,决定帮一帮蝴蝶。于是他找来一把剪刀,小心翼翼地把茧剪开,蝴蝶并没有像他想像那样展翅飞舞,而是身体萎缩,死了。这个“助人为乐者”其实并不知道,蝴蝶只有靠自己努力从茧中挣扎出来,才能将体液挤压到翅膀上从而展翅飞舞,这是自然规律。做事不不遵从这个规律,再努力也不会成功。

春天来了,寺庙里,师父让小和尚准备一些草籽。小和尚问师父什么时候撒种。师父回答说:“随时。”春天总是刮风,小和尚撒的草籽有一些被风吹走了,他对师父说:“不好了,好多草籽被风吹走了。”师父说:“那些被风吹走的草籽多是空的。随性。”夜里下了一场春雨,小和尚着急地对师父说:“师父,好多草籽都被雨水冲走了。”师父说:“冲到哪里都会发芽的。随缘。”一个星期过去了,地面泛出了绿意,草籽长出了青翠的小苗,小和尚高兴地告诉师父,师父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随喜。”依照事物的本性而动,听任事态自然发展变化,自然会有收获。

吕坤说:“气忌盛,新忌满,才忌露。”“满”从中庸角度来讲就是“过”,就是极端,这是中庸之道所不提倡的。《孟子》说:“人要有所不为,然后才可以有所作为。”如果事事都想做,事事都想完满,不但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好处的。成功了不要骄傲,骄傲就可能失去你所得到的;功劳不可以盈满,盈满就会招损,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

洪应明说:“帆之扬五分,帆船便能安稳;水之注五分,器具便能稳定。”之后,他又说,韩信因勇猛而失信于刘邦而被害,陆机因才名盖世所以被杀,霍光的失败在于以权势威逼君主,石崇的死是因为他的财富太多。如果一个人能在极端中留下一个缺口,给自己一个回旋的余地,从自我膨胀中走出来,那么他便是一个智者、一个仁者。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唯一的导演,一切只有随时、随性、随缘、随喜,才能够彻悟人生,笑看人生,拥有海阔天空。

汉朝的陈平为魏王做事,因为犯了错误一直得不到重用。于是,他离开魏王投奔项羽,结果项羽又不赏识他。他又被魏无知介绍到刘邦处,刘邦封了他高官。周勃等人很不服气,问刘邦:“陈平虽然外表长得好看,但未必有什么真才实学,听说在家时,他与嫂子私通跑到魏国,魏王不信任他,他又跑到楚王那里,楚王还是不用他,现在他又来归附您。您这么器重他,任命他很高的官职来监督各部将领。我们听说陈平收受将领们送的金钱,谁送得多他就偏爱谁,谁送得少他就排除谁。可见陈平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还望大王明察。”刘邦开始怀疑陈平了,他找来引荐陈平的魏无知,批评他举荐不力,魏无知说:“我引荐陈平是因为他有才能,可以辅助您成就大业。而您今天问的是他的品行,如果今天有道德非常高尚的人,可是他们没有决定您命运胜负的能力,您会去用他们吗?现在楚汉相争,我举荐有奇谋异计的人,只是考虑他们的谋略是否对国家有利,而不是考虑他是否与嫂子私通、是否收取了贿赂。”刘邦觉得此话言之有理,于是又把陈平找来,责问道:“你侍奉魏王没侍奉好,投奔项王又不长久,现在又来到我这里,守信义的人难道总是这样三心二意吗?”陈平说:“我侍奉魏王,可是魏王不采纳我的主张,所以我又转投项王。项王不重视不相信人才,他只看重项姓本家人或妻子的兄弟。我听说汉王能够量才用人,所以我就来归附大王了。我空手而来,不接受金钱,就无法应付日常生活。如果我的计策中确实有大王值得采纳的,您就采纳它们;如果我的计策毫无价值,那么钱饭都还在这里,我会原封不动地送到官府,自动辞去官职的。”刘邦于是重重地赏赐了陈平,并升迁他为护军中尉,全军将领都受他监护,众将们再也不敢说三道四了。陈平果然献出了很多锦囊妙计,这些计谋成功地帮助刘邦平定了内乱,打下了天下。后来,陈平被刘邦任命为右丞相。

生活中不可能时时顺心,事事如意,也不可能一切永不改变,固有的规律和经验不一定适应变化的世界,所以不要完全相信自己的经历,要克服刻板的态度,灵活地面对人生,只有这样才会不死抱原有的看法不变。诚然,摒弃偏执似乎不能做到,但克服偏执做起来就不那么难,内心随时随地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外界已成的状况,我们就能避免更多的挫折和失败,更接近成功。

有些人常常为了无法改变的事实沮丧,其实与其为了固有的事实悲哀,还不如接受它适应它。一个美国旅行者在苏格兰北部过节,问一位墙边的老人:“明天天气怎么样?”老人也没看天空就说:“是我喜欢的天气。”旅行者又问:“会出太阳吗?”“我不知道。”“那么会下雨吗?”“我不想知道。”这时旅行者已经完全被搞糊涂了。“好吧,”他说,“如果是你喜欢的那种天气的话,那会是什么天气呢?”老人看着美国人,说:“很久以前,我就知道我没法控制天气了,所以不管天气怎样我都会喜欢。”大千世界,冲突和不顺在所难免,戒除偏执,适应和克制不可改变的事实是成功者的箴言。

任何事情都有它的内在规律,也就是它的限度,如果做事的时候没有触及,或者超过了这个规律和限度,那么就不可能把事情做好。每个人都拥有缺陷,这是我们应该看到的事实。外在条件不好,我们可以用内在条件弥补它;外在环境有缺陷,我们可以用内在的精神道德来填充它。所谓圆满,即是人生在世将自己该做的能做的事做好,那对于你来说就是圆满,而并不需要苛求自己或他人时时处处都能做到极致,有时候遵循规律顺其自然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