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十日线(季线):多空的分水岭,是过去60个交易收盘价的总和÷60 季线代表过去六十个交易日,市场投资人的平均成本线,也是衡量法人、主力与散户平均成本最重要的指标。大盘跌破季线,代表市场上极可能一半以上的投资人都处于赔钱状况,这可能导致投资人对市场转趋悲观,而使后续的卖压更加沉重。因此,季线又称判断股市多空的“景气线”。 60日线的运用 顺势而为,就是市场(大盘)走多,你要作多;市场走空,就要保守,甚至作空。 1、大盘站上季线时,选择率先站上季线的股票介入。站上季线,代表主力又开始活跃,选择领先大盘率先上涨的股票优先介入,从中选到强势股的机率较高。多头趋势来临时,强势股有主力照顾,涨50%—100%都不稀奇,补涨的落后股可能涨10%至20%就拉回! 因此,大盘在季线以上,应专注于强势股,如果站上年线,即使是追高也在所不惜,落后补涨股完全不考虑。
2、大盘跌落至季线以下,即使手上的个股仍在季线之上,也要大幅减码。市场主力非常精明,看到大盘苗头不对,一定会想办法开始撤出资金;有些甚至还会製造个股续攻喷出的假象,引诱散户接手。 3、如果大盘不只跌破季线,连年线也失守,手上筹码则要全部出清,甚至还可找寻放空标的。年线可视为大股东成本线,如果连大股东都开始亏钱,市场信心将动摇甚至崩溃,后市还有得跌。 4、资金分三份进场。先买两成,赔钱(5%)卖掉一半 ,赚钱则加码至五成。操作时要大胆,但资金配置要谨慎。 选好股时,先投10%——20%的资金,走势不如预期的话,先卖出一半退场观望,继续转弱全部卖出! 如果做对方向,赚到钱了,应选择加码至50%;又做对,则再加码! 这种资金配置法虽然会导致持股成本持续增高,却是给自己留活路的办法。用小错换取小胜,进而扩大胜利的思惟 刚开始学技术分析操作时,往往是先重押50%,如果方向做错,常常自乱阵脚,不知所措;把持不住的话,则再把其他50%押下去进行摊平,犯下技术操作者的大忌。选择一开始就重押,可能的结果是大胜,但也可能是大错,完全没有回转的余地,这与赌博没什么两样! 4、懂得运用季线制定股市操作的战略与战术,并不代表你就从此稳操胜券,因为,大盘与个股出现“假突破”与“假破底”的现象屡见不鲜。加权指数站上季线后,一路沿着季线往上攻,每当指数拉回碰到季线,就出现强劲支撑再度攀高。在这种惯性下,顺势操作拉回至季线,是一个好买点。 (本金绝不亏损三○%以上。否则,阶段性休息。你损失30%,要回到原有的资金水准,要赚43%才行;如果损失50%,则要赚100%才能回本!) 二、双十法则 第一个“十”:10%的移动停止损法。止损设在10% 跌破就止损止盈 如果以一百元价位买进,首先就把止损设在10%,股价如跌破90元,就认赔出场。如果股价上涨每10%,就把止损点往上调高10%,设在100 × (1+10%) × 90%=99元。 如果股价上涨20%,就再把停损点往上提高10%,设在100 × (1+20%) × 90%=108元。」 用这种移动停损的方法,比较容易抱得牢上涨的股票,尤其是股性较活泼的小型股,而赚到波段行情。 另外一个“十”是指十日线。这主要运用在中、大型股上,理由是十日线通常是主力进货成本的重要考量。如果你根据起涨讯号买进股票,很幸运地股票开始攻坚,这时以十日线作为操作依据,股价上攻的过程中,跌破十日线就止盈出场。 |
|